民主的理解误区
诗琪
对于民主概念的理解通常会产生两个误区,其一,民主并不是全范围的。实行民主体制的目的是为了集思而广益,用群体的智慧来代替个人的智慧,最初的民主体制的缔造者的初衷如此,但却弄巧成拙,在群体智慧并不优于个人智慧的社会早早的开启了民主的时代,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民主体制也在慢慢的逐渐自我革新优化,从低效向高效发展,从广泛而客观公平的完全民主演化为有指向性、目的性的,更加稳定的民主体制,误区其二在于对于现在的社会来说,民主决策制已经是历史了,已经在发展中被社会淘汰掉了,民主的形式从集思广益演变为民选选拔出一位领域内最高水平的强人,而选民在民主过程中有着投选某人、不投选某人与弃权的权利,这让这种结果上的精英政治永远不会演变为独裁统治,这对于选民的政治嗅觉和社会的洞察力要求很高,但当我们把完全民主制、民主代议制和选举制度放到一起,我们不难看出这种体制是最容易实现且最稳定的。
由上面提到的两个理解误区看来,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选主是目前最先进的民主制度,其他的民主形式都是被淘汰掉的,由此不难看出,任何在现代社会中试图建立民主决策制度的尝试,都是在试图造就一种政治上的混乱局面,因为政府的公权力往往与民主权利产生冲突,而权力极高的政府往往可以左右民主机关,这是社会契约赋予政府的权利,而这种权力限制下的议会只是名义上的民主机关,可见决策而非选举性质的议会只是名义上的议会。同理的,没有选举制度的体制,不能直接决定行政机关构成的民主制度,都是名义上的民主制度,同时有着很大可能沦为政府,让其行使权利的形式合法化,并扩大其权力的工具。
选举的民主制度也有可能被某个党派或某个政府所操控,而要想规避这种风险,有很多可行的手段,已经被实践的手段类似多党竞争、法治宪政的体制,都是在尝试用其他权利来约束政权,而最重要的社会因素,同时也是建立民主制的基石,就是民主的政治基因与开放的社会价值观,这是民主制胜的关键,比哪个政党的领导,哪种理论的指导更具有现实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