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转型的道路
——评暴力非暴力之争
独孤锐(四川)
暴力和非暴力的争论又起硝烟,似乎这真是一个“月经”话题。首先要做的是对其进行界定,以使辩论更有意义。两者都是民主转型的路径,本质是抗争,目标或者理念都是激进的,即认为现政权并无改良的意愿和能力,要实现民主转型,就必须实行革命。如果认同现政权的改革方案,则暴力非暴力根本不会发生。两者的区别是是否对人身及肉体消灭为目的,强力只有用在人身上才能称之为暴力,人杀人是暴力,人杀鸡,人破坏电缆设备这些,就不称为暴力,而是非暴力的范畴。
需要将民主转型的暴力与暴政的暴力区分开来。权力应当以同意为基础,如果权力的后盾是暴力,就堕落为暴政或极权,是一种暴力的崇拜和滥用。而终结这种暴力的暴力却是正当的,虽然按照宗教法则来看所有的暴力都是恶的,但民主转型的暴力仍具有美学上的意义,武侠小说中的侠义本质是一种终结暴力的暴力,人们仍对其津津乐道。而实际上终结暴力过程中必然会显示暴力,而处于暴力中反而不会觉得有暴力(别尔嘉耶夫,人的奴役与自由)。
没有一次革命是革命者发动和煽动的,在政治体权威真正完好无损的地方———主要是军事力量可靠的服从于国内权威的地方,革命就根本不能发生。而一个四分五裂的政体唾手可得,率先发动革命的人不过时顺手捡了个大便宜【1】。
这个理论是经得住实践检验的。法国大革命中,御林军遇到游行的群众迅速倒戈。苏联崩溃时,戈尔巴乔夫被苏共高层软禁实行政变,政变计划向人民开枪,但根本没用士兵执行,当时的苏联军人也已经参与了游行示威。辛亥革命中,由新军发起的武昌起义迅速席卷大半个中国,而此前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发动的十余起武装起义无一不以失败告终。而中共之所以取得政权,还是以在抗日时期后方发展得几十万军队为后盾,再加上共产主义思想在中国肆掠,许多国民党士兵无心恋战,就连美国都受到共产主义思想的侵袭,马歇尔在关键时刻停掉了对国民党的支援,这一措施使蒋介石绝望,从而提前做了留守台湾的准备。这说明了军事力量的倒戈是革命成功的保证。
改革已死,也没有民主转型之革命,中国目前处于一种溃而不崩的状态【2】。体制内吸纳了大部分资源和军事力量,对潜在的政治对手予以强力打压,加上不少民众被洗脑而接受现政权的意识形态,追求民主自由的人是少之又少,这从公务员考试及招募新兵的热门就可以看出,现在的行动并不具有成功的可能,不管是暴力和非暴力。但在不少异议人士那,暴力或非暴力先入为主成了胜利的关键,对对手的批判仿佛有充分的理由——这不过是革命不成功的理由。
暴力和非暴力的讨论之所以如此热门,是因为异议人士需要其用来发动革命。一场行动,参与的人越多,成功的可能性越大,在如何行动上就需要最大范围的共识,手段上的论证和辩论就成了必要。目前异议人士所有的行动都是集中在非暴力领域,更多的是公民政治权利如游行、示威、组党的个体践行,但这些行动遭遇极权的强力打压,被消灭在萌芽状态。在极权下,没有政治反对派存在的空间,这些行动,更多的是先行者的个体选择和个人宗教,不具有立刻形成民主转型的效力,因此,不必用现在非暴力的失败来证明非暴力手段的无效。这种践行仍是可敬的,激励民众为了社会正义而进行行动,以及提供可选的反对道路。在极权的一元政治下,提供另一种政治话语和价值,给民众可选择的理念和政治价值,这需要极大的勇气和牺牲。
革命爆发的条件是权威丧失殆尽,且存在足够数量的人对它的崩溃作出准备,渴望为了共同的目标组织起来共同行动【3】。从法国大革命到苏联解体,几乎没人能预测革命发生的时间点和将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爆发出来。因此在革命爆发前不能说一定会以暴力或非暴力的方式进行民主转型。在革命中,暴力与非暴力更像是互补,而不是竞争。无论是哪种抗争手段,在面对极权时,都会遭遇对方暴力的打压,不会因为抗争手段的不同而区别对待。没有面对暴力的勇气,暴力和非暴力根本就不会存在。任何一种手段都是有条件的,非暴力虽然付出代价较小,需要发育良好的公民社会,且需要较大范围内的共识。而暴力付出的代价则较大,且需要必要的军事设施。这需要根据当时的情势来选择,就像当下就选择代价较小的非暴力抗争。多样化的抗争手段方能应付复杂的局面。
任何一杨东西都是有代价的,民主自由从来是属于强者的胜利品。目前有一种神话非暴力的话语,这固然考虑到了中国人基于中国大革命的惨痛教训而对暴力革命敬而远之的心理,但非暴力并非等于零代价,民主转型无论怎么温和,总有人付出甚至生命的代价。因为这取决于极权的暴力打压,而不是抗争的手段,面对暴力,决不可轻言放弃暴力抗争。
从现有的抗争手段来看,街头是最常使用的。如果大规模的民众站上街头,有嫡系军队愿意执行命令向民众开枪,成功的关键则是有不有军队站在民众这边,我们当然不奢求像苏联崩溃那样,连一只执行开枪命令的军队都没有。凭借民众的冷兵器,是无法抵御现代战争的机枪坦克的。从中国历史上看,没有任何一次政权更迭不是伴随着暴力流血的,而唯一流血较少的要算是辛亥革命,但建立的政权并不稳固,为随后的军阀混战埋下伏笔。国共内战,更是造成百万人死亡。
总会有人害怕革命的无政府状态带来的无序,而对暴力进行鞭挞,实际上非暴力的目标仍是让旧政体的秩序失效。这种无序是旧政体的秩序的消亡,但这种秩序在革命前就已经在人心里死掉了,是革命的原因。之所以要进行民主转型,是因为极权的秩序在人心中不再具有价值。但自然秩序,即基于人类的生存和延续尚在,它来源于人们的内心深处,体现在一些风俗习惯中。且在革命的无政府状态中,还暗含未完全建立的新秩序,它体现在人们的行动中,这种新的秩序也就决定了革命的成果。如在中国古代王朝更迭时,农民起义是为了生命的延续,是基于一种自然正义,而在起义前,总会搞一些封建的迷信求神问卜,以期起义之事得到神的祝福,才能安定起义者的人心,因此起义后都建立了皇朝制度。美国独立,是基于对自由即参与政府的向往。法国大革命,是基于对穷苦人民权利的维护。过于强调现有的秩序,即是犬儒,就成为民主转型的阻碍。
【1】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P99-100
【2】何清涟.透视2012年:从溃而不崩走向砂砾化.中国人权双周刊.2012年81期.http://biweekly.hrichina.org/article/1619
【3】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P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