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号-理论探索 茨仁卓嘎简介 茨仁卓嘎文章检索

 

 

中亚视野下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从方块字的真正起源来权威解读
 
 
茨仁卓嘎
 
 
习近平总书记近来启动了一个学术项目,学界称之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这一工程,本身体现出中国第二代学术界自身学术研究分析能力的下降。
有鉴于此,笔者作为老一代高阶学者培养出来的研究人员,给我的读者补一补课。
 
方块字的真正来历是什么?
 
学中文,自然离不开认方块字这一课,但鲜有中国人能知道自己每天使用的方块字的真正来历在哪里。一般来说,他们会根据教科书里的错误知识回答——来自殷墟甲骨文。
 
但真正的正确答案,要追溯到中华文明的上古时代,即华夏与匈奴的交往交流历史。
 
匈奴是一个文明程度很高的古代民族,拥有五种文字,其中之一是组成中文基本单元的方块字。与之相接近的华夏,为了学习匈奴的先进的文化,从匈奴部落处学来了代表匈奴文明的1/5的方块字。因此,笔者把中文称之为“匈奴五分之一文”。
在匈奴先进文明的输入和播迁时期,则是中华文明的繁荣和发展期。在“中国化”时期,则是衰颓和止步不前的时期。这就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规律。
 
在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院校中,读文科的学生,智商高者,一般去报考中亚研究系,那里有突厥学,藏学,蒙古学。一个神奇的现象是,匈奴研究在它的故乡——蒙古国已经断代,而在瑞典的社科院里,匈奴研究却至今延续。
而智力一般者,一般报考东亚研究系。
 
分享:

相关文章
作 者 :茨仁卓嘎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24年2月19日16:46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