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泊塔恩格斯故居的塑像
仲維光
按:
七一是中共生日。
我拒絕共產黨,不只是政治。因為政治上的“中共”從一九六九年就與我無關了。
我拒絕中共的是價值、語言,生活及思維與研究問題的方式。所以我在大陸時,雖然工作在人大會堂西側三百米處八十六中,後在南側三百米處二十九中,但一九七六年四五、其後民主墻及八十年代各類所謂新潮,我從不參與,甚至連看都不看。
出了國開始談政治,亦是因為希望能明確地表明導致文化及生活方式的禍原及其思想根源,希望自己的文化思想,學術追求能夠更直接清楚。
共產黨問題涉及到東西文化價值及方法區別;西方文化內部的兩個傾向問題;人類及這個星球未來所面臨的災難問題。
這篇文字一如我的所有文字,涉及依然是這些基本的初等問題。
此文中所涉及的問題,你深陷此中生活里的一切,已經使得你的藝術及學術就是個自欺欺人的笑話,如果你無認識,不能急流勇退,那麼你就是再努力致力名利雙修,也依然不過是“行尸走肉”(雅斯貝爾斯語)一生。——2025.7.1
閉關八年,昨日開門迎客,老友天邊而至,深感人生如寄……。
抗戰不過八年,卻是翻天覆地。想我八年,雖無翻天覆地,卻也有“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當初,二〇一七年十月決定閉關,要徹底完成此生一九六九年反叛時的目標與計劃,以章記自己五十余年努力。每日告誡自己,不抓緊,稍鬆懈,人生就會倏忽逝去,到今日感到還是比自己想的還要迅速——寓形百年,而瞬息已盡……悲夫!(陶淵明•感士不遇賦)
雖然如此,幸喜計劃超額完成,且增加了奧威爾《評註民族主義》研究專題,老天教我成了標準“文人”,且寫出一二百首詩詞……。
昨日,首度開關——接待了半世紀前老友自美國來訪,八年後的六月亦如八年前的六月,又陪友人去了烏泊塔,觀賞了建於十九世紀的烏泊塔高架懸浮鐵路——懸浮電車,瀏覽了恩格斯故居。為此,看到那兩座由歷史及今天共產黨國家贈送的,形式規模迥然不同的銅塑,發個隨想留念。
與波恩貝多芬故居不同,烏泊塔恩格斯故居的雕像只有兩座,一座是一九八七年東德總統昂納克訪問西德時贈送的不到五十釐米高的,玻璃罩子中的全身銅塑;一座是二〇一四年中國贈送的將近四米高、霸據街心花園前沿的巨型銅鑄,稱他是哲學家……。
看來,拿得出錢,覺得“有必要”鑄造恩格斯塑像的只有東德和中國!
我出此言,不為別的,只為此地,當初在西德及時下德國是貨真價實地門可羅雀。如果哪位藝術家去塑制恩格斯也一定有病……,如果哪位稱恩格斯為哲學家,那當然會讓人感到突兀。因為不僅恩格斯在哲學領域毫無貢獻,甚至談的問題及其討論問題的方式都不是哲學領域的事情。他是個以論帶史,宣揚學說的意識形態分子,Ideologe(德語),ideologist(英語)。中文字典把它對譯成“思想家”,那是把駱駝叫“腫背馬”。直譯它是“觀念學說分子”,這個十八世紀末產生的新的單詞,之所以應運而生,是因為已有的詞語不足以表示這類新生事物的性質。它不是哲學家,也不是哲學意義、學術意義的“思想家”,而是帶有世俗宗教傾向的那類所謂思想家。它的使用在今天的學術領域中有著很強烈的否定性,負面意義。
所以,這兩件外來塑像的存在,著實地反映了兩種政治文化的人及藝術家的精神狀態、社會氣氛;而銅塑的不同體積及貌相,則反映了同質的兩個社會當時的思想文化氣氛。
昂內克訪西德送的是小的,袖珍型的,——不是東德沒錢鑄造巨型,而是他們了解德國固有的文化及城市氣氛,知道恩格斯著名在什麼地方,哪個領域,在個部分人中的評價;巨型立在這個古幽城市,不合時宜,會遭到市民嘲笑。
中國送巨型,百倍材料及空間體積於東德的,——則是不知好歹地彰顯!他們忘了,準確說自以為佔有真理的革命氣息,讓他們從來沒有過時空的文化及價值考慮、評估,只有赤裸裸的政治及附屬於它的經濟考量。“窮”“富”導向意識形態分子們的路只有兩極:爆發暴走的土地主及流氓無產者。暴發戶、土地主與商業社會的溝通血管只有金錢,如此“土地主”捐贈塑像及其帶來的旅遊收入,拜金社會自然無法抗拒且毫無理由拒絕——唯有讓它挾裹著嘲笑的氣氛,在媒體就社會半是認真、半是雜以諧謔解嘲地含笑接受。
走在這個祥和的德國山中小城,靜謐優雅,仔細品味,你一定會感到,東德與中國贈送給烏泊塔的恩格斯雕像,尤其是中國的那座巨大而呆滯的,注視著市外天空的巨毋霸——把嘲弄帶給了這個古幽、祥和的城市,把一種帶苦澀的怪異帶給這個城市。它使得在巴爾門小區的樹木中,瀰漫著滑稽,政治荒誕——散發著侵擾氣氛的竟然是一個帶著德國臉譜的外來者……。
這座磅礴碩大的外來者,在烏泊塔,拋開它的經濟及政治效應,只談人文風景,套句北京人的話說,完全是“添堵”一詞的風光寫照。
這座商業性、政治性的塑像,作者是曾成鋼,它為這個時空及氣氛帶來的嘲弄——是多向的……;它的造型及相術,它的不合地態、民風、時宜的存在,早晚會讓市民感到:對烏泊塔的山水風土,對我們想要的安靜、和諧、美好的生活來說,是一種雜質……。
2025.6.28草,2025.7.1定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