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号-百草园 讀者简介 讀者文章检索

 

 

蛙蛙其談2508

 

  我是個讀者,沒有別的動機和企求。只想談談個人一點看法。
  蔡瀾生於1941年,長我五歲。彼此都是「八年級」的老人。所以,我只想談談,他人生晚期形象轉變的一個關鍵弔詭:如何從一位風骨有個性、愛憎分明的文化人,漸漸變為一位在大陸媒體與商業世界中淡化立場、遊走權勢與市場之間的名人美食家。
  幾年前許知遠與蔡瀾在《十三邀》節目中有過一次對談。背景是香港當時正在搞「反送中」。
  許知遠問他:「你怎麼看現在的年輕人和社會?」
蔡瀾大笑:「你問我?我都八十了,哪裡懂這些?嗬嗬嗬。」
許再追問「香港是不是變了?」
蔡瀾邊吃飯邊說:「吃好點比較重要,政治的事太複雜了啦。」
跟著許帶出「自由」「不自由」的話題
蔡瀾淡淡回答:「我覺得吃東西自由就好了。其他我不懂啦。嗬嗬嗬。」
一句「嗬嗬嗬」,掩飾逃避、卸下立場。
充分暴露了蔡瀾「後期人格轉向」的深層表徵:迴避價值、滑不溜手、精於保身。
  故有學者如此評論蔡瀾:「他從不拒絕品味與名利的誘惑,但在享樂的浪潮中,逐漸丟掉了批判的鋒芒。」
他的粉絲也分裂為兩派:
一派認為他「活得通透,不必強迫一位老者去與政治死磕」;
一派認為他「消費信任,背叛理想」,變成了「自己曾批評過的那種人」。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蔡瀾是自由文化的象徵。他與黃霑、倪匡談酒論性罵政權,筆下嘻笑怒罵、舌尖上下皆文章。他寫食,也寫人性,寫如何在不自由的世界裡活得自由。
他的語言風格是:「不愛裝正經,也不肯裝不知道。」
那時的蔡瀾,不肯向權力低頭,也不肯向市場媚俗。他的批判不在口號,而在姿態——一種活得清醒的姿態。
  然而到了晚年:他不再說「不對」,他只說「好吃」
2010年後,蔡瀾轉向商業市場。他成為廣告代言人,為速食食品、保健品、醬油、泡麵站台。節目不再談風骨,而是談「這碗麵吃起來有幸福的感覺」。
他說自己不懂政治,也不評論當下,因為「吃飯比較重要」。這樣的態度,在《十三邀》裡被放大成一種令人尷尬的精神沉默:當許知遠努力想激發蔡瀾這位文化人內心僅存的最後一點誠實的感慨,換來的只是「嗬嗬嗬」。
這不是謙遜,而是一種精緻的逃避。
  這更是華人知識份子如何老去的故事。
當一代人不再相信言論的力量,選擇與市場共舞、與權力擦邊,他們不再犯錯,也不再冒險。
  他們以為沉默可以保命,卻沒想到,沉默也會毀掉自己曾經的光芒。
蔡瀾的「嗬嗬嗬」,像一種自我嘲諷,也像是對那些相信他曾經會說真話的讀者,一種無聲的背叛。
有人說,不該苛責一位老人;也有人說,他選擇了自己的方式過老年。
但我仍記得那個曾說「寫字是要有立場的」的蔡瀾。
 那個說「好吃要說,好爛也要罵」的蔡瀾。
 那個說「我不求名利,我要好玩、要有味道」的蔡瀾。
在人生晚年,蔡瀾的確還在吃、還在笑,但那笑聲裡,已沒了骨氣的風味。

分享:


相关文章
- 极权复辟——个人崇拜与国家控制的新时代/Ye Ethan
- 后中共时代,如何建立一个真正的民主中国?/北春多伦多刘岩
- 中南海密信为何越传越火?其实这才是真实中国政治生态/蒋大公子
- 镇压即治理:从江油少女案看中共如何维系独裁暴政/李聪玲
- 江油校园霸凌事件引发的正义与压制之夜/冯仍

作 者 :讀者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25年7月6日
关闭窗口
Copyright ©闁靛棗锕ょ€佃櫕绂嶉璺吅闁哄嫨鍎埀顒€顑囩槐顏呮綇閹达箑鍔�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bjs201022@gmail.com webmaster@bjzc.org manager@bjzc.org
闁革附婢樺ḿ锟�:Beijing Spring, PO Box 186, Bogota, NJ 07603 USA
闁活澀绲婚惁浠嬫晬閿燂拷001-718-661-9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