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郦食其
读《解放日报》四月三日陈椿年同志的《却说郦食其》,从维护知识分子的个人尊严说开去,把某地五位教师的境遇又深挖一层,别出机纾,发人深省。不过读后仍觉得意犹未尽,我从这五位教师何以有这般精神状态生发开去,不知当否?
陈文中说:那位文教书记权力未必大于当年的刘邦,就凭他那十足的官僚架子也就谈不上有甚么威信、郦食其单枪匹马,还敢于教训刘邦一通,而五位教师却不敢吭声,等了他一百五十分钟,居然还有心情「笑睑相迎」,其中难道没有一些可供我们想一想的东西吗?
于是我想了一下,觉着这五位教师在文教书记家里守候两个多钟头,见着他进门,笑睑相迎,文教书记进门对这五位不速之客异常冷漠,只顾着打热水洗脚,五位教师仍不吭一声。应该说,这五位「士人」,还是得体的、合情合理的,因为他们遇着的是自己的顶头上司,是当地文化教育事业的主宰,对自己的现在和将来执掌着可上可下,可幸可不幸之命运。这就是这五名知识分子长期积累的基本知识。何况这位文教书记又是官僚架子十足,对部下习惯倨傲不恭呢!
众所周知,我国四五十岁以上的知识分子,都经历过长期的艰苦的思想改造,又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我不否认思想改造对知识分子的脱胎换骨确实起了正面的作用,但它产生的消极的效果仍然不能忽视。比如说吧,有些地方搞思想改造,就是要知识分子老实,不能有个人独立见解,历次政治运动总是把青壮年的锋芒磨平磨光。要是偶而出言不逊或冒犯虎威,其后果不堪设想,没完没了的检讨,把自己骂得狗血喷头,还是落一个思想没改造好的恶名。返观汉初的郦食其,此人肯定没经过思想改造,他敢于在汉王面前自称[高阳酒徒」,足证此人野性未驯,不仅是酒鬼,还带有几分流氓气,竟敢当面顶撞上司,此等人不经思想改造,如何安排工作?
依我看来,某地五位教师,思想改造方面已有一定进步,但只能说是及格生,还不能算「毕业生」。何以见得?如果是毕业生,就根本不会寒夜跑进文教书记的公馆去啰唣。如今这五位教师所以有勇气相约一同闯进这位衣食父母的邸宅,正是这几年拨乱反正、思想解放,并开始注意提高知识分子社会地位促进的。这正如何士光所作的小说《乡场上》中的那个早就忘记了自己是个「人」的冯幺爸,在三中全会以后的农村发生急剧变化的年头,他终于觉醒了,说出了触痛权贵的那句公平话。这五位教师的精神状态与冯幺爸岂不处在同一的水平上?
由此看来,要使当代的教师们在文教书记跟前敢于伸直腰说话,必须首先打掉一言堂和家长制,真正实施民主平等的精神舒畅的社会条件,才谈得上恢复人民教师的尊严。如果像某地的这位文教书记那样,依然在那里发号施令,作威作福,却责备他的属下未能像郦食其那样,据理力争,当面讲理,怒其不争,未免责之过甚。
一九八三年四月十七日《解放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