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马克思主义与儒教(5)
韩家亮
上一篇我从四个方面来看马克思主义的反动[1]。现在考虑二千多年来中国的主导意识形态,儒教。儒教导致中国过去的政治停滞但还不至于反动。而且儒教在孔子提出时仍然有正面意义。
先鸟瞰一本常用的意识形态学的课本Andrew Heywood 《政治意识形态(Political Ideologies)》[2]。这本课本的第一个意识形态是自由主义。考虑到自由主义是西方大多数政体的理论基础,不难理解这样的安排。第二个意识形态是保守主义。保守主义在西方政治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第三个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包括社会主义的一个分支,共产主义)。现在考虑为什么保守主义这样重要,仅次于自由主义。
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1730 – 1797)是最著名的保守主义思想家,他的代表作是《法国革命的反思》。他的时代出现了两次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伯克批评了英国当局对美国殖民地的政策认为美国殖民地争取权益是合理的,虽然伯克并不赞成美国独立。另一方面伯克坚决反对法国革命。他认为法国革命破坏了社会的结构(fabric)和传统的国家和社会的机制。他也抨击法国革命势力迫害教会的行径。事后的发展说明伯克的看法有相当的道理。虽然法国革命的动机和目标很高尚,但是大幅度急速改变国家和社会的机制可能伴随许多原来预料不到的负面效果。保守主义这一章的内容值得注意。英国能够成功地实现现代化同时经历比较少的破坏,保守主义有很大贡献。保守主义在世界许多国家受到尊重。中国需要改革但步骤要慎重。中国许多人反对革命呼吁改良可能也是参照英国的经验。经过中国大陆文革的一代人会记得一些政治口号,“大破大立,不破不立”。从政治理论角度来看,这些口号完全错误。
现在来看孔子提出儒教的时代。孔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代。孔子深为当时的战乱困扰,怀念周朝的秩序。他提出天下有一种天然的政治秩序,维护这种政治秩序才有和平安定。他的政治秩序被后人总结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如果以前一篇讲到的四个方面来衡量,儒教没有推进政治进步。实际上黑格尔明确讲到东方的政治(当然包括儒教)是停滞的。但孔子时代的中国不知道古希腊哲学和民主的先例,当时孔子提出儒教有其正面意义因为它促进那时的和平和政治稳定。可以认为儒教属于一种保守主义。反过来看马克思的时代,已经有霍布斯、洛克、和自由民主制,相对于这些先进哲学和政治来说,马克思主义是极端反动的。
儒教传统国家演进到自由民主制不是太困难,这可以从比较顺利的南韩和台湾的民主转型看出。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共产党政权的机制有许多与儒教传统类似。下面是著名历史学家McNeill对中国政治的一段观察 [3]:
“中国的发展从太平天国暴动开始(1850)到共产党控制的建立(1949)大部分相似于过去的朝代更新。许多遥远的附属国脱离满清帝国,而一系列的内部叛乱和持续的外国侵略震撼中国本土。这一切与以前极其相近。而中共政权自1949年以来的外交政策,重新申明中国在外延区域例如西藏,朝鲜,越南的影响,也效仿熟悉的前帝国方式。
“更近一步,共产主义的党和政府的级别结构接近于复制儒教的学者和官员的级别结构。这种结构的相似甚至到它们在权力实行上的相互解释穿插。实际上,出现在欧洲1917年来在马克思主义和纳粹主义旗帜下的专制国家社会主义表现出与传统中国官僚的实行,原理,和偏见有显著亲近性。对好的儒家,忠诚的共产党人,和献身的纳粹党人来说,他们有下面的共同性:实行把广泛任意的权力交给受过教育的经过特出挑选的精英,用国家权力为多数人的福利和为此甚至不惜用严厉的镇压,和对以下各种邪恶的偏见,奸商,外国人,宗教迷信。”
这说明:1)中国比较容易接受共产党政权因为其机制与儒教类似。2)中国应该注意克服上述偏见因为这些不符合新的政治秩序。实现中国的民主转型需要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反动性和儒教的局限性,并尽量实现和平渐进方式。
注释:
(2)Andrew Heywood, "Political Ideologies," 4th ed., Palgrave Macmillan, 2007.
(3)William McNeill,”The Rise of the West: A History of the Human Communit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 p.781.
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