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号-民主墙 温启源简介 温启源文章检索

 

 

“尊孔”并非“人渣”之源
——与黎鸣先生商榷

温启源

 


  今日于《北京之春》看到黎鸣先生的《拒绝"尊孔",即拒绝当"人渣"》一文,对于文中大多观点不敢苟同。虽然温启源不过无名晚辈,但本着"真理存身之处,无关乎身份、长幼"以及"真理愈辩愈明",故撰文与黎鸣先生商榷。

  《拒绝"尊孔"即拒绝当"人渣"》一文中认为,中国人因为"尊孔"而全都变成了"人渣",结果是被周边有力量的"少数民族"欺侮。并且中国人盲目把孔子这个"政治流氓"当成"圣人"。

  我不知道黎鸣先生文中的"中国人"指的只是历代统治者,还是知识分子阶层,抑或全民。按照文中"阿Q"的例子,我想理解为全民或者大多国民,应当最贴近文章的意思吧。可是我以为,尽管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算起,至今"儒教"已流传了上千年,然而千年以来的中国百姓却未必"尊孔",或者说"尊孔"的市场远远没有我们某些学者或者媒体渲染的那么大。为什么呢?我们不妨先看看孔子的头衔有哪些。

  西汉元始元年,汉平帝刘衎(音同"看")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北魏太和十六年,孝文帝尊称孔子为"文圣尼父";北周大象二年,静帝宇文衍追封孔子"邹国公";隋朝文帝杨坚称孔子为"先师尼父";武周天绶元年,武则天追封孔子"隆道公";唐开元二十七年,唐玄宗李隆基追封孔子为"文宣王";宋仁宗至和二年,头衔又成了"衍圣公";西夏仁宗三年,西夏仁宗尊孔子为"文宣帝";元朝大德十一年,成宗又把孔子名片换成了"大成至圣文宣王";明朝嘉靖九年,尊称"至圣先师";清顺治二年,又被清世祖尊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民国二十四年则被民国政府组为"大成至圣先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毛时代"批林批孔","胡温时代"又兴起"孔子学院"尊孔。

  千年的中国史告诉我们,专制集权社会一切思想文化的兴衰与最高掌权者的意志息息相关,尽管思想文化不由最高掌权者创造,但其存在乃至发展,却须得到最高掌权者的支持或默许,否则结果便如明代"泰州学派"大儒李卓吾一般,只能"藏书"、"焚书",被排挤到社会边缘。因此结合历代掌权者给予孔子先生的"名誉奖项",我们不难推论:历代王朝的"尊孔"大都始于集权者。

  既然"帝王"都公开"尊孔",那么作为"学而优则仕"的知识分子阶层,不"尊孔"者,又能几人呢?从表面看似乎统治阶层及大多知识分子都"尊孔",可是我们不禁要问,这种"尊孔"是真的"尊孔"吗?

  以汉平帝刘衎为例,刘衎于元始五年便去世,时年十四岁,也就是说追封孔子的时候不过九岁左右,由于当时太皇太后王政君垂帘听政,那么与其说是汉平帝"尊孔",倒不如说是

  "太皇太后"的意思。可是太皇太后真的"尊孔"吗?我们知道齐景公问政于孔子时,孔子提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汉平帝继位时不过九岁小儿,尽管是太皇太后这个自家人"垂帘听政",但是国政实际由王莽操持。假设实际"尊孔"者是太皇太后,那么"君君臣臣"是从道德上对稳固政权有一定的作用,让"臣"做好"臣"。此外,《汉书*卷十二》说百官聚于朝廷东厅听取王莽指示,王莽代表朝廷颁布诏令推行孔子的"赦小过,举贤才",要知道此前"举贤才"的条件可是很苛刻的,比如有过"前科"的就人再有才华,也没有被举荐的资格,所以这不就是明显的拉拢人才嘛!

  作为"孤儿寡(祖)母",最担心的当然应该是权力的掌控,"尊孔"的好处一个是拉拢势力,另一个则是希望从道德上约束各级官僚。不过既然王莽是国政的实际操持者,那么"尊孔"也许是王莽借朝廷之名,为自己拉拢势力,也不无可能----《资治通鉴》里说汉平帝死于王莽进献的椒酒。所以无论是太皇太后"尊孔",还是王莽尊孔,其实说白了不过是"政治需要"而已。既然集权者为了"政治需要"而去"尊孔",那么作为知识分子阶层,但凡想要捞取半点名利,往往也就难以逃出"尊孔"的紧箍咒。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尽管我们不能说和掌权者穿一条裤子(或者想和掌权者穿一条裤子)的知识分子都是小人,但是追逐名利或想要追逐名利下的"尊孔",又有几分可信度呢,大多不过假货而已!

  既然是"假货",那么表面所谓的"温良恭俭让"背后,潜藏着虚伪、世故、奸诈......又有何怪哉!权势阶层以及知识分子阶层的"尊孔"尚且大都是"假货",那么一般苦于生计的平民百姓中,又有多少"尊孔"的真货呢?心里未必尊孔,但奴隶主高唱"尊孔",奴隶们自然嘴里也不得不应和着。这就好比"共产主义"于今日之中国。名义上,所有中国共产党员的最高名目标是要"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可是内心深处又有多少党员真的这么想呢?

  所以我要说,中国虽有千年的"尊孔"传统,却很少有真的"尊孔"。孔子的观点无论对错,不过个人言论自由而已。可悲的是,生不得志的孔子,死后却被历代集权者拿来"追封",以满足各自的政治需求,反正孔老夫子又不能从坟里跳出来为自己辩解,只好任人作各种政治文化玩偶,这是政客的无耻,是孔子的悲哀!这种悲哀的结果之一当然是:奴隶主自满地奴役着奴隶,不思进取,结果其它奴隶主一打过来,便招架不住,或被砍杀,或溃败而逃。

  不过既然如上所述,千年来的"尊孔"大都是假货,那么即便千年来的的中国人多为"人渣",那也不是孔老夫子,或者"尊孔"的问题,而是制造假"尊孔"的根源。

  我们试想一下,倘若自古以来,我们的国民处在一个言论相对自由的环境中,可以"思想争鸣,百花齐放",那么如果有某种势力推崇其中一种思想,其他人起码可以对比、可以听到不同声音,正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那么无论什么结果,至少可以有自己的思考与判断。再比如,一个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那么实际权力在于民,而不在于"帝王",那么无论是什么帝王政客,若想利用"孔子"也好,"孙子"也罢,来掩饰自己的政治算盘,至少也远没那么容易吧。

  我不敢说、也不认为千年以来的中国人都是"人渣",本来"人人生而平等",只可惜生在专制酱缸的环境中,耳鼻喉舌统统被一只无形的手控制,久而久之,便只能言他人之言,语他人之语,如同行尸走肉而不自知。

  所以从深的层次来看,鲁迅当年的"打到孔家店",实质是对于躲在"孔教"背后,以所谓"孔礼"禁锢民众思想的专制的声讨。如果说"反孔"真的只是针对孔子,那么深谙国民"劣根性"的鲁迅先生"反孔"却不反在"孔子"这木偶背后牵线的专制,岂不是很肤浅、也很矛盾么!

  "尊孔"也好,"反孔"也罢,其实本应是个人自由。可是千年来的中国历史却让我们看到"尊孔"的背后往往是专制者的政治游戏,愚弄着信息闭塞的民众。所以黎鸣先生担心的"人渣"问题,解药不在于是否"尊孔",而在于社会思想言论自由程度,以及"奴隶"到"人"的转变。

  2014年3月13日夜,于中国大陆

 



相关文章
作 者 :温启源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14年3月13日20:38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