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由化之后,实行什么制度好---东海客厅论制
余东海
【制度】制度资本和制度成本这两个概念值得深长思。制度大资本而低成本,正是西方政治的优势。而儒家可以提供最雄厚的制度资本,并将制度成本降到最低程度。马家相反,制度资本匮乏而成本高企,成本之高已经到了史无前例、令人窒息的地步。法网密密麻麻,规矩层层叠叠,人民动辄得咎,出门即有碍也。要摧邪显正说点真话,助人为乐做点好事,更是困难重重,往往代价沉重。要凭真才实学致富和成功,别说不可能,就是侥幸有所成功,也缺乏基本保障,一不小心就成了竹篮打水和为权作嫁。这种情况下,制度资本不是零而是负数,制度成了文明进步的拦路虎。在这样的环境中,很多科技发明不仅不能造福于吾民吾国,反而成了防范人民、制造麻烦、阻碍发展的工具。呜呼哀哉,哀民生之多艰,哀“我国万事不进步,而独防民之术乃突过于先进国”。梁启超之痛,变本加厉于东海之心,欲哭而无泪!
【制度】制度问题文化解决。制度不良,要因有二:一是文化虽好,脱离政治,需要加强文化建设,使之落实到政治中去,以之指导制度改革;二是文化本身不好,需要革旧换新,换上另一种好文化,用来指导制度建设。例如,马学在上,任何好制度都无望,民主制新礼制都无望。无论怎么改革,永远是在党主极权制的螺蛳壳里做道场。
【制度】制度具有与时偕宜的时代性,既不能太落后,也不能太超前。所谓与时偕宜,就是与当时的社会,与其官德民智和文明程度可以同频共振。民主制都需要一定的社会道德基础,何况新礼制,对人民的德智要求更高。太愚昧的社会建不起美好的制度,就像太野蛮的人无法适应文明的环境一样。新礼制的建设和落实之前,必须有一个道德启蒙和智慧开发的过程。
【法律】法律的性质有善恶之别。无道缺德的法律为恶法,如法家之法,伊教之法,马家之法;有道德奠基的法律为善法,如西法和王法。西法是以人为本的自由主义法律的特指,王法是以仁为本的王道政治法律的简称。两者各有各的道德基础。西法立足于西方五常道,即自由人权平等民主宪政;王法奠基于儒家五常道,即仁义礼智信。
【德治】儒家不是法治,更不是人治,而是德治。德治的要义是德主刑辅。德主即以德为本,道德挂帅,导之以德,齐之以礼。礼是礼制,礼乐刑政具备。刑即刑法。故德治有礼有法,礼法并重,礼以约官,法以治民。礼严于法,意味着制度上严于官而宽于民,民众只要守法既可,官员非礼都不行,非礼就要受到礼约的惩罚。德治不是法治,胜似法治,因为德治对制度法律的品质要求、对官员的文化道德素质要求都更高。王道礼制德治仁政,四个概念相辅相成,相互交集。
【人治】人治是两极主义的共性,基本特征是权大于法,主要表现有三:一、有宪法无宪政,有法律无法治,法律沦为权力的工具,无道缺德,背天逆理,以维护特权统治为宗旨;二、善于以言治罪和迫害异己,有巅妇罪、山巅罪之类法条,对人权自由构成严重侵犯和剥夺;三、司法严重不公,常向权力倾斜,官员重罪轻判或者法外开恩,民众轻罪重判甚至非罪重判,道德问题法律解决。
【法治】法治与道德毫无矛盾。法治和德治,道德含金量不同而已。法治也需要一定的道德基础。首先,法治本身的公正性就属于道德的范畴。无道缺德的法律,就是恶法,就无公平正义可言。其次,法治需要一定的政治道德和社会道德支持。太悖道的政治势力,太缺德的社会环境,是支撑不起法治的。马家无法建立法治,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理论】理论指导实践。政治和制度之反本开新,有赖于理论之反本开新。这方面儒家百年来问题很大,从康有为、熊十力、牟宗三到蒋庆们,反本不足,开出来的新理论包括道德理论和政治理论,各有各的缺陷。康有为之宗教化,新儒家之民主化,蒋庆之人格神化,都有违儒家原则。这些理论作为一种探索,意义重大,但各有幼稚之处,如果付诸实践,必产生各种误导。个体实践之,不足以取义成仁,栖居仁宅;政治实践之,不足以制礼作乐,建设王道。历史自有等待的耐心,等待儒家的成长,包括道德成长、智慧成长和理论成长。在新的历史平台上重建中华文明新一轮,需要一整套成熟的中道和王道理论体系,既又符合孔孟原教旨,又符合时代新要求。
【礼制】在政治上,民国诸儒大多主张民主化,把民主当成王道。殊不知,王道的制度形态必须是礼制。新礼制除了要学习西方民主制的精华,还要吸收古代君主制及上古禅让制的优点。新礼制与民主制,既有大同又有大异。大同处主要有二:一是主权在民,公开定期选举君王;二是经济上实行私有制和市场经济,大异处亦有二:一是实行德治,德主刑辅,礼法并重,礼以约官,法以制民;二是教权在儒,实行新科举制。
【礼制】大同王道,天下为公,要义有三:一、意味着“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即主权在民;二、政治公道,制度公正,尽量保障公民权利和机会的平等;三、制民之产,藏富于民,为所有公民的财产权提供刚性保护。当然,在民有制和市场经济前提下,可以根据需要发展国有公有企业。
【礼制】中国意味着中华文明,中华文明的支柱是中道文化和王道政治,王道的制度形态是礼制。礼制精神万古不易,礼制形式因时而异。自尧舜至明清,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教育制度等等,都一直有变。例如,政治上,尧舜禹是公天下禅让制,此后是家天下世袭制;夏商周封建制,汉朝开始郡县制。土地制度上,先秦井田制,汉朝开始土地私有制。教育上,夏商周学在官府,两汉官私并行,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隋唐和之后科举制,历代科举制又同中有别。礼制形式的历史变化自有一定之规,有三个原则性规定:一、“礼时为大”,以与时偕宜的时代性最为重要;二、因时损益, “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既有因袭又有损益,既有继承又有发展;三、“礼以义起”,可以根据需要因时制宜。未来中国新礼制,若能遵循三原则,传统和西方什么好东西都可以为我所用,什么好制度都可以制作出来建立起来。
【宪政】西人常言,政治是一种必要的恶。这是西人的善恶观不当。对于人道,任何恶都是不必要的。既是必要,必然非恶。政治是人道之大者,当然必要,但必须是善,越善越好。西方宪政就是现代仁政,大善;儒家宪政更是最好的现代仁政,最善。
【儒宪】儒家宪政与西方宪政有同有异。都是宪政,都具有主权在民、限制权力、维护人权自由等宪政要素,此其同也。不同在于意识形态和制度模式。儒家宪政在意识形态上独尊儒术,高举王道大义,建设礼乐新制。新礼制将上古禅让制、历代君主制和西方民主制的精华,融会贯通集为一体。
【儒宪】自由政治有二弊。其一是民意常常过界,民意对立法、司法、行政和教育的影响太大,就是捞过界。其二是任期往往太短。如美国,总统任期四年,连任一届也才八年,大不利于各种正确的政策方针的延续。因为民主制度虽能与能,无法选贤,无贤可选,领导人短任期作为防止腐败方法之一,自有必要。但对于儒家政治没有必要。贤能在位,任期不妨延长。故吾在中华宪制的设计中,将元首任期定为八年一期,可以连任一届。
【民本】人民利益高于国家利益,是民本原则应有之义。人民利益是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既要兼顾全体,更要重视个体。故人民利益必须落实到民之个体。同时,人民利益包括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包括合情合理合乎良法的人权自由和人格尊严,故人民利益必须落实为生命权、财产权、自由权和人格权。
【打牌】儒家不怕烂牌。儒眼相看,只有烂人,没有烂牌。烂人手里,最好的牌也会打烂;大人手里,最烂的牌也可以打得流光溢彩。想想王文成公、曾文正公,当时面对的牌何尝不烂,却被他们最大程度地打好了。为政为国,只要能把三纲抓好,就不难把烂牌打好。三纲者,意识形态、制度形态和干部队伍也。明乎中华之礼,三纲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
【儒法】百年来大多数学者,分不清传统礼制与秦制的本质不同。两者都是家天下君主制,但是,礼制的意识形态是儒家,政治民本位;秦制的意识形态是法家,政治君本位。故礼制是仁政德治,开明专制,即使出现暴政,也是君主个人行为;秦制是极权主义,其暴政具有文化性和制度性。注意,传统礼制有公天下和家天下之别。三代是古典公天下礼制,其原则和精神最适合未来新礼制。
【杂家】在杂家眼里,往往忽略和混淆各种是非、正邪、善恶、华夷之别,儒家与法家、儒家与马家、正派和邪教、文明与野蛮、自由与极权、王道与暴政都可以调和,遑论孟荀。某些杂家还善于颠倒乾坤倒打一把,把极权暴政粉饰成正义的象征,把自由宪政诬蔑为邪恶的化身。在马杂时期,这种颠倒的杂家特别多,不仅马门及其它学派宗派中很多,儒门中也层出不穷。
【击蒙】或说:“儒家支撑不起来现代化,只能提供一些伦理道德上的价值”云,门外话也。儒家道德不仅具有伦理意义,更圆具政治和制度意义,可以撑起或开出最文明美好的政治和制度来。礼时为大、礼以义起、与时偕宜就是儒礼原则,强调的是礼制的因时而建、与时俱进的时代性。而现代化是时代性题中应有之义。
【击蒙】蒙启派喜欢搞对立。把儒家文化与现代文明对立起来,把仁义礼智信与自由人权平等民主法治对立起来,把王道与自由、德治与法治、儒宪与西宪、礼制和民主制对立起来,是他们的习惯性做法。对于传统,他们只知其恶不知其善,更不知传统的核心是道统。他们号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其实把传统精华和道统全都当成了糟粕。他们号称打倒孔家店救起孔夫子,其实把孔夫子坟墓和精神统统连根掘了。他们救起来的是马恩列斯商韩洪杨们。经过蒙启派的努力,古今中西暴君恶棍乱臣盗贼纷纷翻身得解放。
【击蒙】或说:“儒家传统文化一直没有解决权力产生机制,更没有解决监督机制,不管说成什么样子,都改变不了这个事实。”东海曰:两个机制理论上早就解决了,也有过不同程度的实践。尧舜“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禅让,解决了权力产生机制;在家天下局限之下,历代儒家固然未能为皇权制订刚性的制度约束,但官员监督机制亦颇可观。若能实行天下为公,一切皆可迎刃而解。
【答客】或问:常闻君言,抓纲治国,君若为政,抓什么纲?如何抓法?(大意)东海答:四个字:弘儒去马。千方百计地弘儒,开展儒家教育,推动儒家发展;最大程度地去马,将马学诸子化,设立修宪小组,制订宪法大纲,先让全国人民讨论,后由三界精英表决。这就是抓纲,具体如何进行,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中华】中华文明是王道文明,仁本主义文明,有两大支柱:文化支柱是儒家,制度支柱是礼制。换言之,只有建立在中道文化和礼乐制度基础上的文明形态,才是中华文明。传统中华文明又有大同文明和小康文明之别,小康文明中,夏商周汉唐宋相对正宗,元明清偏离严重。传统中华文明彻底终结于清末,然后去儒家化、去中华化的百年浩劫开始,直到于今。欲开出现代中华文明,需要在文化政治和制度的反本开新。凝结东海大半辈子心血的仁本主义思想体系,旨在为有志于开启新一轮中华文明的仁人义士提供理论参考。
【未来】对于各种邪说恶道,包括马家和毛派,儒家一方面严厉批评他们的思想错误,一方面高度尊重他们的言论自由,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让他们畅言无忌。如果儒家为政,还应制定良制良法,为他们的人权包括言论权提供刚性保障。希望儒友们和未来为政者善体吾心。在王道中国,人权自由应该受到坚定严密的保护,任何人都不会因为言论信仰问题而受到政治迫害和法律惩罚。
【未来】制度问题可以讨论。中国自由化之后,实行什么制度,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基础。能够立即实行新礼制,当然最好。如果新礼制不为人民和各界人士接受,也不妨先实行民主制。民主制下,儒家群体享有言论权结社权,可以通过自身的坚强努力,不断扩大儒家的思想、道德和政治影响,争取为政的机会,逐渐儒化社会和制度。得民行道,此之谓也。
【未来】无论儒家社会民主社会,都应该是自由社会;无论新礼制民主制,人民都必须拥有主权和人权;无论选择什么制度,都必须反对党主制。这个窃据主权、剥夺人权、坚持特权的极权主义党主制,没有任何合理合法性可言,应该永远退出历史舞台,还国于民,还权于民,还自由于儒。
2022-10-7余东海集于青秀山下独乐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