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笑容中阅读悲痛
——寒冬里的记忆和风雪中的逆行(三)
张智斌
三、艾未未和他的“F草”
2014年秋、冬季的温哥华,对中国大陆艺术家而言,无论如何都可以称得上是“艾未未的季节”。2014年9月5日~11月30日,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的莫里斯和海伦贝尔金美术馆(Morris and Helen Belkin Art Gallery)举办“艾未未——纽约摄影展1983~1993”;12月15日,温哥华美术馆(Vancouver Art Gallery)“中国当代艺术展”开幕,艾未未的装置艺术作品“嘭”(Pang)入选;12月17日,温哥华露天艺术博物馆双年展在海港绿色公园(Harbour Green Park)揭幕艾未未的大型钢制作品“F草”(F Grass)。一系列艾未未作品的密集展出,令人目不暇接,也让温哥华人大饱眼福。
其中,我最推崇的,就是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莫里斯和海伦贝尔金美术馆举办的“艾未未——纽约摄影展1983~1993”。从一万多枚底片中精选出的227张黑白照片,记录着不只是艾未未个人的纽约十年生活、奋斗的片段,更可以看到几乎涵盖中华当代艺术多个领域的代表人物——李安、谭盾、陈逸飞、姜文、冯小刚、顾长卫等一长串名字和他们曾经在纽约生活、求索和工作的各个侧面。那些当年无人知晓的名字和面孔,如今早已成为大腕而被大家熟知。
图三:2014年9月5日~11月30日,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莫里斯和海伦贝尔金美术馆(Morris and Helen Belkin Art Gallery)举办“艾未未——纽约摄影展1983~1993”。本文作者拍摄。
通过这些黑白照片,我们不难体会到当年这些初来纽约的艺术追梦者的无奈和痛楚,其中大量的画面表达了这样的情景:语言的障碍,游离于边缘而无所事事,浪迹街头,贫困、窘迫和居留身份的困扰等生活中的种种艰辛和不易。但他们在纽约的拼搏和滚打,开阔了他们的眼界和见识,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和韧性,这对于一群从刚开启的国门中走出来的迷茫青年来说,尤其重要。
阅读这些照片,我对艾未未会有后来的人生轨迹一点也不会觉得奇怪。在一组“纽约中领馆印象”的摄影作品中,他将完全可以表达成“高、大、上”和“正能量”的主题,活生生地演绎成一组被他们践踏了无数遍,逆来顺受、脏兮兮和皱巴巴的地毯。而那幅记录着1992年比尔·克林顿在纽约布鲁克林贫民区竞选美国总统的照片,我完全能够体会到拍摄者当时所受到的心灵冲击和发自内心的感叹。
2015年元旦,我脚踏着足有四分之一英吋厚的霜冻,独自来到温哥华港口绿色公园,首次凝视艾未未的新作“F草”,阅读展牌上用英语这样写着的文字:“艾未未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和人权活动人士之一。他的护照在2011年即被收缴,他通过照片挑选了这片展出地,并在他北京的工作室按此场地创作了这件作品。用普通的草来暗喻,他制作了一组相似的叶瓣状铁块,将这些叶瓣状铁块汇集起来,形成一个‘F’形状。每片叶瓣象征着无数的民众,他们聚集起来,形成一股不屈的、势不可挡的力量。在中国,‘草’字的发音,就像英语中的粗口‘F Word’,艾未未常用它来挑战审查制度。”
图四:艾未未的大型钢制作品“F草”局部。2015年元旦本文作者拍摄于温哥华海港绿色公园(Harbour Green Park)。
迎着刺骨的寒风,我却读得心情激昂、热血沸腾。透过这些无尽的草根,我看到的是艾未未作品背后更多的故事和支撑他和他的团队不断创作的力量和源泉——《念》、《老妈蹄花》、《深表遗憾》、《一個孤僻的人》、《美好生活》以及他所记录的亲身经历的强拆体验——《河蟹房子》…… 这些作品和故事汇集起来,自然而然就汇集成了一片巨大的“F草”的海洋。
在这片“F草”的海洋里,我隐约觉得,这每一片叶子,仿佛都能读出埋藏在内心深处的痛楚,哪怕他们脸上依然洋溢着青春般纯洁迷人的笑容和不懈的希望。今天,他们顶着风雪在寒冬中艰难抗争所踏出的每一步痕迹,也必定会成为明天最为动人的精彩故事……
(作者声明:作者与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个人、组织、机构、企业、品牌无利益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