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專門介紹弗格林對馬克思及思想的批判研究
——弗格林對馬克思及其思想的批判性研究(一)
仲維光
按:
馬克思主義思想不僅是學說,而且是一種語言及語言方式,一種思維方式,因此它不僅至今統治著中國大陸,而且由於五四後席捲華人世界的片面西化潮流,就是在香港臺灣,這種語言及思維方式也無所不在,至今也沒有西方學界思想界對於這種思想的哲學及文化思想上的深刻的認識。為此,全面介紹著名社會學家弗格林對於馬克思及其思想的認識及批判是十分必要的。
由於馬克思主義是在政教分離後,歐洲社會出於對啟蒙運動帶來的變化的恐懼的反動,所發生的羅馬化運動的產物,它是一種基督教思想世俗化的產物,因此本文所介紹的弗格林對於馬克思及其思想的研究及批判的特點是:在哲學上圍繞認識論知識論和本體論真理論的區別,在文化思想上圍繞古希臘思想啟蒙主義思想與羅馬帝國後的受基督教思想影響的教條學說、意識形態的區別;來具體地辨析介紹究竟馬克思主義是一種什麼性質的思想,以及它在學術領域中、政治、社會及歷史生活中的地位。全文約5萬字,目錄如下:
一.為什麼要專門介紹弗格林對馬克思及其思想的批判研究
1.弗格林和馬克思主義
2.為何要著重解析弗格林對馬克思主義的看法
3.本文結構
二.《政治化宗教》一書中對於馬克思及其思想的論述
1.關於馬克思的歷史觀
2.政治社會思想
3.精神思想問題
三.弗格林的政治宗教思想的基礎——根本的哲學感覺及基礎
1.奧地利的經濟學與馬克思主義
2.著名德國社會學家韋伯的決定性影響
3.新康德主義
4.美國制度及文化思想的英國哲學基礎
四.意識形態與馬克思主義
1.作為意識形態、意識形態分子的馬克思及其思想
2.西方文化思想史中的意思形態
3.弗格林對於意識形態的批判認識對馬克思主義意味著什麼?
4.關於封閉的意識形態系統對內和對外關係的考察:
A.封閉系統內部的爭論
B.封閉系統與外部,與學術研究的關係
5.意識形態-馬克思主義對基本倫理、人性的敗壞
6.封閉自大的意識形態必定導致一個社會正常語言及文化氣氛的敗壞及變態
五. 基督教與馬克思及其思想
1.馬克思主義的社會政治思想不過鏡像倒置的基督教內容
2.在知識及思想層面上馬克思是個知識騙子
3.在文化及社會層面馬克思是謀殺上帝和神的策劃者及直接執行者——劊子手
一.問題與方法——為什麼要專門介紹弗格林對馬克思及其思想的批判研究
1.為何要特別解析弗格林對馬克思主義的看法:馬克思主義不止是政治要求及學說,而且是一種思維方式。認識論基礎、方法論、語言方式
2.作為弗格林終生研究及對抗對象的馬克思及其思想
3.本文結構:《政治化宗教》中的馬克思主義;弗格林思想的形成;馬克思主義是一種意識形態;馬克思主義是基督教世俗複製
1. 我為什麼要特別解析弗格林對馬克思主義的看法:
我為什麼要特別設專章解析弗格林對馬克思主義的看法:因為馬克思主義不止是政治要求及學說,而且是一種思維方式。認識論基礎、方法論、語言方式
在我計劃中的有關弗格林及其《政治化宗教》一書的介紹及研究中,(注1)關於弗格林及其在這本書中是如何提到馬克思及其思想問題,本來只是作為我的一個概述性的子題目,但是由於有友人在看到已經發表的兩部分內容後,來信直接詢問:對於馬克思及其思想,弗格林究竟是從什麼角度,如何批評馬克思的,有沒有這方面較為詳盡的材料?這使我注意到,至少就到目前為止我看到的西文和中文文獻,還沒有一篇專門談這個問題的,或許其原因是對於西方學界來說,馬克思及其思想既不是哲學,也不是學術問題。而這也促使我思索,對於中文界,馬克思及其思想是否還是一個問題,且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對大陸乃至對於整個中文世界,究竟從什麼角度來談馬克思主義問題,才是最切中要害,切中時弊?
這個思索讓我立即發現,如何認識馬克思及其思想不僅對於大陸,而且對整個中文界來說依然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近年來,大陸社會伴隨物質化的放鬆,由於人們可以不再被完全限制在文化思想領域的宣傳中,而可以更多地置身於物質化內容的事物及其文化,因此人們常常說,在大陸馬克思主義已經退去,沒有人還相信馬克思主義、運用及致力於宣揚或實現馬克思主義的內容。總之馬克思主義和人們的日常生活無關了,人們也越來越淡漠馬克思主義了。但是,這麼看問題是對於如何看待思想及文化問題,如何看和制度及政治問題相聯繫的思想,以及如何認識在歷史及社會中的思想存在的問題的誤解。
馬克思主義思想在今天的大陸,乃至被五四後的所謂新文化傾向罩住的華人社會,不僅沒有退去,反而是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深、更廣泛地存在。它反映在一下四方面:
首先因為馬克思主義不僅是一個隨便任意的思想體系,而是一個意識形態體系,一個有著獨特的、獨斷的認識論基礎及方法論的思想及語言系統。這決定了一個人,一個社會,以及一種社會的意識形態:如果基本的認識問題的基礎——獨斷的唯物論不變,如果其基本的所謂辯證的方法不變,那麼即便是它在某些觀點上游離來回,甚至改變和放棄,採取另外的說法,但是它的本質還是馬克思主義的。即如十九世紀的馬克思主義和二十世紀的馬克思主義,歐洲的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的馬克思主義,雖然它談的可能不再是歐洲問題、十九世紀問題、資本主義問題乃至階級鬥爭問題,甚至在結論上有根本的不同,但是歸根結底因為思想基礎及方法,決定了他們都是馬克思主義,不是別的思想。它告訴我們,決定人們的思想及文化,乃至人生態度的是思想方法和語言方式,它會更為根本地存在在不同環境中,讓他們以同樣的個人行為,在與以前一樣的社會文化政治氣氛中繼續存在。所以重要的是一個社會,一些個人對於決定這個思想系統的認識論、方法論的基礎、概念及語言方式的認識及有無變化,或者放棄,重要的是這個思想系統的文化氣質及其傾向。
從這樣的認識論及方法論的基礎上看問題,我們就會發現,幾十年來中國共產黨堅持的馬克思主義沒有過任何改變,從來沒有離開過馬克思主義教科書的框架。這也就是說,如果你的語言概念、語言方式沒有改變,那麼馬克思主義的問題,就依然是問題。
為此,在對當代中國大陸乃至華人知識界問題進行具體分析時,弗格林對於馬克思及其思想的看法不僅沒有過時,而且依然會讓你在閱讀時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絕,感到這簡直是直接面對時下你遇到的問題而道出的!而這就讓你更感到,系統地介紹弗格林對馬克思及其思想的對抗及批判——他的那些顛覆性的看法,在今天依然是非常必要的。由於他談到的問題在于根本,且一针見血,甚至會讓你感到:到現在為止弗格林的工作仍然是無可替代的。
其次,由於馬克思主義是一種獨特、專斷的以論帶史的意識形態系統,這就造成使用馬克思主義語言及方法的人對於思想、思想史問題的很多看法出現了問題。它是從它自己獨特的眼鏡中,而不是从一般的學術意義上看世界。為此,它所使用的語言的含義及其使用方式,對思想及思想史問題的看法,都和一般學術界對於哲學史問題的認識不一樣。例如,對於本來的古希臘的哲學,philosophy,科學,science的理解,對於英國的經驗主義哲學傳統,啟蒙、康德及新康德主義、意識形態問題、唯物唯心主義等的含義、傾向的認識,馬克思主義者的看法和這些概念思想本來的含義,以及一般社會的學界對此的理解及解釋都不一樣。在這個意義上,弗格林對於馬克思及其思想的認識極具典型意義。重新具體地介紹及認識弗格林對於馬克思及其思想的認識及批評,對於那些生活在馬克思主義教科書的土壤上,使用馬克思主義語言討論問題的人就更具有特別的意義。
第三,意識形態統治著一個社會就決定了這個社會的文化思想的意識形態化,決定了整個社會對於歷史、社會及其文化思想看法的意識形態化,也就是把以論帶史強加給了歷史、社會及其伴隨它的文化思想一種本體論的僵硬結構,因此這個社會的人的眼中的歷史及社會觀和其它社會的看法不僅在根本上不一樣,而且也不相通、無法對話討論。例如,對於一切人類歷史都是階級鬥爭史,人類社會發展的五個階段論,宗教是民眾的鴉片,以及關於意識形態的理解。
如果一個意識形態化的社會及知識界使用的都是另外一種語言及思維,如何從更為開放的角度,思想史的角度看待這種語言及思維,即馬克思及其思想,對於問題的認識,對於這個社會的人打開思想桎梏,以及對於要了解這個社會的文化及政治思想的人都非常重要。
第四,讓我感到仔細介紹弗格林對馬克思及其思想的批評的一個外在的原因是,既然國內已經出版了大量的弗格林著作的譯本,那麼為了讓這些譯本真正發揮他們本來應該有的,也是弗格林一生工作希望賦予給他們的意義,我決定把弗格林對於馬克思的認識及批評作為一個專題。這樣我就一下子可以借力於國內汗牛充棟的對於弗格林的介紹和翻譯工作,使它們變成為真正的弗格林的著述,並且也成為推廣我對於弗格林介紹的輔助工作,何樂而不為!
為此,我也就必須感謝真理部的子弟,感謝真理部掌握的龐大的出版機器,感謝大陸所謂學界,大學對我的工作的直接和間接地幫助。他們著實地為了這位終生反共,可謂共產黨的死敵的弗格林的介紹及影響的擴展,起了非常巨大且根本性的作用。由於他們的誤解,對於弗格林著述的出版,到此為止,在全世界,包括弗格林曾經半生工作的美國,出生地和最後任教的德國,乃至整個歐洲,中國對於弗格林作品的出版及有關他的文字介紹,可謂數十倍地多出上述地區。為此,對於這樣一位終生毫不妥協地堅持反共、反對極權主義的學者,我們更有責任,充分利用中國難得的這份出版資源。我希望在我的擦拭、揭示中,所有弗格林的文字都能夠重現弗格林的靈魂、思想,以及他一生的良苦用心!
2. 作為弗格林終生研究及對抗對象的馬克思及其思想
2-1弗格林的學術研究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那就是他习惯直接地點名、具體地對那些他不同意的思想家、各類人物進行毫不留情地批評。這不僅包括古人,而且也包括當代和他有著間接乃至直接關係的人。這些人甚至包括他的導師凯爾森,以及同樣是出於維也納的他的同代人、當代著名的科學哲學家波普。
在所有他點名研究的人中有兩個人可謂是他不僅對他們的思想有看法,而且涉及到人格,提到他們幾乎可說是蔑視及痛恨,一位是黑格爾,另一位就是馬克思。而關於黑格爾和馬克思,他永遠幾乎是或者並列提出,或者雖然提了一人,但是可以讓人們毋庸置疑地看到,他說的就是這兩個人。馬克思和黑格爾的區別,在弗格林看來只是學術基礎上遠不如黑格爾深厚,對於問題的論述更為直接和粗疏,在知識上更加放肆地使用欺騙手段。
他在《自傳性反思》中說:“我的研究在歷史哲學中達到了頂點,其源出的動機是簡單的。它們來自政治處境。”(注2)
雖然很難說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他對於思想問題關心的方向和黑格爾馬克思一樣是歷史哲學,還是由於他對於黑格爾和馬克思的專注,或者說痛恨直接導致了他一生對於歷史哲學的關注。但是這個說法可以肯定的是,弗格林一生的工作和黑格爾及馬克思有著直接的對立性的關係。
在這裡,他所特別指出的這個政治環境就是產生於二十世紀初期,弗格林青少年時的共產黨極權主義,以及在他大學期間,二十年代在歐洲蔓延的法西斯主義和納粹極權主義的潮流。在這之後,這三個極權主義影響下的政治環境的國際局勢貫穿了整個二十世紀——弗格林的一生。
但是,弗格林和一切思想家一樣,他並不是在政治中尋求政治的原因,而是幾乎從一接觸到這些問題就立即朝向了產生它的基礎——思想方法及認識論問題,以及圍繞它的更為根本、更具普遍性的文化思想及哲學問題。這就是在這段話中,他所說的“在歷史哲學中達到了頂點”。
弗格林的這個對於文化思想及歷史的哲學探究,直接涉及到導致這三個極權主義的黑格爾及其思想,以及馬克思及其思想。
在弗格林看來形成這三個極權主義思想的意識形態問題、政治宗教問題,以及作為替代宗教、世俗化宗教的諾斯提派問題,在始於十八世紀末期的羅馬化運動中,在黑格爾和馬克思及其思想中得到最具體的體現。其中意識形態問題包括了對於馬克思主義語言系統、一般意識形態分子的符號系統所帶來的根本問題的徹底辨析批判。
為此,如果說弗格林一生的工作就是對抗在二十世紀產生的極權主義及其帶來的文化思想潮流,那麼它最具體地體現就是他對於馬克思的看法、分析及批評。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弗格林和馬克思及其思想的對抗貫穿了弗格林的一生。而這其實意味著的是,如果離開弗格林對於馬克思及其思想,對共產黨及其文化的不斷深化、廣泛化的認識及批評,就根本無法談論弗格林一生的學術思想工作。事實上還不僅如此,這些批評還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它的激烈性及徹底性遠遠過於一般學術性的批評討論——說它們是粉粹性的,帶有仇恨性的都不為過。
為此可以肯定地說,弗格林對於馬克思及其思想的探究及認識,貫穿在他一生的思想研究發展的軌跡中。
2-2按照弗格林一生的思想發展,他圍繞馬克思及其思想的探究經歷可以概括簡述如下五個階段:
A.具體在經濟及經濟史學術上的拒絕——馬克思及其思想在學術上站不住腳:十八歲,一九一九年時。
B.更普遍根本的學術思想史及基礎上的拒絕:從根本上——方法和思想基礎上奠立拒斥馬克思及其思想的基礎:二十歲到三十歲時,二十世紀二十年代。
C.政治思想史上的拒絕——馬克思主義是一種意識形態和政治宗教:三十歲後,三十年代初期、中期。
D.文化思想上的根本拒絕——諾斯提派代表:四十歲後,四十年代到五十年代中期。
C.思想和人格上的徹底拒絕——馬克思是徹頭徹尾的知識騙子:五十歲後,五十年代到辭世。
這個分為五階段的弗格林對於馬克思的批評的思想發展描述,基本上圍繞著兩個範圍的問題。首先是在求學及進入研究階段,從高中畢業時對於馬克思的否定到他進一步為這個結論尋找各種驗證的思想基礎。這一階段的描述告訴我們,弗格林究竟是從哪些認識論和方法論的基礎,及從哪些哲學和文化史、歷史問題入手拒絕馬克思及其思想的。作為這一階段的總結性工作就是一九三八年出版的《政治化宗教》一書
其次是進入專業研究以後,即在第三到第五階段,弗格林在文化思想上對於馬克思及其思想的究竟關注集中在哪些問題。這一階段弗格林留下的著述和言論告訴我們,它們分別是:1.意識形態、2.政治宗教、羅馬化結果,3,諾斯提派——世俗宗教問題。而作為這一階段的起點及基礎的還是一九三八年出版的《政治化宗教》一書。
縱觀構成弗格林一生的兩個時期,求學及研究,人們可以輕易地發現,關於馬克思及其思想,他的看法清楚明了,最後得到的結論非常簡單、直接:馬克思是個徹頭徹尾的知識騙子。
3.本文結構:
本文將繼續前兩章的關於弗格林及《政治化宗教》一書的介紹進行討論。首先是《政治化宗教》一書中所提到的馬克思及其思想;然後是關於弗格林對抗馬克思及其思想是如何形成的;其三進入具體的為什麼弗格林認為馬克思主義是一種意識形態;最後是為什麼他認為馬克思主義是基督教世俗複製,馬克思是上帝的謀殺者。
本文涉及的一些概念問題,由於基本上都在此前的介紹有關政治宗教、世俗宗教思想的討論,弗格林的生平及思想,以及《政治化宗教》一書的簡介評述等三篇文章中有所討論,為此,本文直接進入弗格林的思想經歷及對此的辨析。
由前述弗格林的研究工作及其思想經歷的五個階段的探索,人們可以看到,此前筆者曾經圍繞討論的,弗格林出版于一九三八年的《政治化宗教》一書,可謂弗格林一生治學的一個最重要的節點。在這個節點之前弗格林圍繞他對於馬克思及其思想的看法,從思想方法上進行了廣泛的探索及準備,這個準備階段的工作在他三八年的這本書中全面集中地體現出來。
在這個節點之後,即在一九三八年之後,弗格林為了躲避納粹的迫害,流亡且移民到了美國。而在這第二階段中,弗格林開始了他思想上的具體的探尋,這個探尋可說是起於一九三八年的《政治化宗教》一書,並且從此離開了三八年以前的提法及看法。具體準確地說,不再從方法論認識論的基礎探究問題,而是在他自己已經形成的方法論的基礎上轉向或者說開始更為具有普遍性、根本性的知識問題,精神思想問題,甚至是決定人們思想及生活的最根本的假設性的形而上學問題,即他所說的,人從何而來,到何處去的問題;由上帝所創造的且和上帝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的真正的存在,表述它的符號是什麼;以前,三八年前關注的那些問題及現象和這個根本性的問題的關係是什麼,在這裡應該如何表述。
在這樣一個軌跡中,本文採取的具體描述分析方式也是如此。
首先,本文把在《政治化宗教》一書中弗格林是如何提到馬克思及其思想的部分摘錄出來,以了解在這本集他三八年前思想之大成的著述中是如何提到馬克思及其思想的。
在這一章中,筆者首先把在中文世界中的對於弗格林的論述的中譯文原封不動地引述出來,然後根據筆者自己閱讀弗格林的原著的理解,重述在弗格林原著的論述中想要說的是什麼。
我之所以採取這樣的方法是希望讓中文讀者一方面了解到弗格林的思想,對馬克思主義的看法,另一方面希望讀者能夠通過對比自己分析,你是否能夠通過目前在中文世界流行的對於弗格林的翻譯看到、理解到弗格林本來的思想是什麼。如果這種翻譯存在嚴重問題,那問題出在什麼地方。而這其實也是本文介紹的第二個目的,對比揭示在馬克思主義統治下的,在人的感知思維的鏡頭前,被加上了濾鏡的大陸學界的癌變問題。這也是說明本文第四章所強調的弗格林對於意識形態及被它所裹挾的人的看法的一個具體的案例。
其次,筆者在第三章著重描述了形成他三八年思想,徹底地摒棄馬克思及其思想的最重要的思想經歷及訓練。由於幾乎所有這些弗格林經歷的學習、訓練及思想經歷完全都是馬克思主義之外、異於或者是徹底地和馬克思及其思想對抗的思想。因此筆者必須要說的是,不僅在大陸受到的那套馬克思主義教科書的教育對於所有這些思想的定義及認識是有問題的,而且五四後到今天在中文界對他們的討論及認識還很不充分,甚至沒有看到這些思想在思想史及認識論方法論上所具有的根本性的意義。因此筆者不得不畫蛇添足地添加了具體的思想史的註解——他們究竟在哪些具體方面,為什麼影響了弗格林。對此具體、諸點地介紹了弗格林在奧地利所接受的經濟學、新康德主義、韋伯以及美國及英國的經驗主義哲學的影響。不僅如此,還對於一些中文界的譯法、提法進行了辨析,以讓人們能夠更為直接清楚地看到這些思想本來的意義。
在求學及步入研究階段的思想的影響下,弗格林在思想上,在建立在認識論基礎上的認識中最重要的,起到核心作用的認識,是他對於意識形態問題的探究及看法。鑒於馬克思主義本身誠如馬克思本人所說,它不是解釋世界的哲學,而是改造世界的工具,以及它本身就是政治領先,以論帶史的觀念論體系——意識形態。而弗格林對於意識形態問題的探究及看法,在整個學界可謂獨樹一幟,不僅敏銳而是觀點極為鮮明。為此,筆者獨立成篇、非常具體詳細地介紹了在意識形態問題上弗格林對於馬克思及其思想的看法。這一節不僅是本文的重點,而且是認識弗格林整個學術生涯及貢獻的最重要的內容。
在描述了何為意識形態,意識形態對個人及群體的影響,以及意識形態對於一個社會文化及語言的敗壞後,在本文最後一部分具體描述了,弗格林對於馬克思及其思想的具體內容的看法,認為它毫無創造力,不過是對於基督教教義及思想的一個世俗複印品;而就這個複製系統的認識論基礎看,它是典型的諾斯替派傾向在當代的代表。在這個意義上,馬克思及其思想和基督教及歐洲社會文化思想的關係是,他是一個知識騙子,偷換了概念,竊據了基督教的位置。為此他不僅具體地謀殺了上帝,而且謀殺了人類及其社會和宗教相聯繫的最可貴的追尋超越的人性、宗教性和神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