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学与人学—–东海客厅论仁本/余东海

 

 

仁学与人学-----东海客厅论仁本
 
 
余东海
 
 
无论个体集体,都必须以仁为本,个体不仁必异化,集体不仁必恶化。无论利己利他,都必须立足于仁,利己不仁必非善,利他不仁必非正。无论为政为师,都必须从仁出发,为政不仁必害民,为师不仁必误人。
 
儒学即仁学,东海借用主义这个概念,特称之为仁本主义。“主义”与“本”近义,“主义”即内含“本”义,本来没必要重复。但为了与西方人本主义相对应,故称。同时,“主义”前面加个“本”字,强化一下仁的根本性,也未尝不可。
 
五常道具有至高无上的普适性,是中华特色的普世价值,其中仁最根本。其余义礼智信四德,在仁面前没有主义的资格,只能围绕着仁字转,就像月亮围绕着太阳。五常道即仁本主义五个普世价值,与西方人本主义五个普世价值相对,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要成为仁人君子人,就要接受仁本主义的启蒙,坚持中华五常道:仁义礼智信;要成为正人正常人,就要接受人本主义的启蒙,坚持西式五常道:自由人权平等民主法治。注意,个人主义、人道主义、人文主义都属于人本主义范畴。
 
從容厅友说:“儒家既不是神本主义,也不是寡头的人文主义,而是开放的人文主义。立足当下,坚持以人为本,不倒悬人道于神道,但不把人的内涵封限在有限的经验主体,而是向超越界开放。始于足下,贯通人天,方为中道。”这是将仁本主义降为人本主义、即夷仁学为人学了。
 
这段话足见從容不通儒学,不识中道。万物之本在人,不错,但不能停留于此,还需要更进一步,人之本在仁。只有认证仁性,才能贯通人天。如果儒家止于以人为本,止是开放的人文主义,与西方人本主义何异?
 
從容厅友自辩:“人本的外延本就包摄仁本的外延,没有脱离‘人’之‘仁’独立存在,仁本是人本的一个子项,没有与人本对待的仁本。东海是先把人的内涵窄化了,然后再于人本外另立仁本。”
 
大谬不然。正确的说法恰恰相反,仁本包摄人本,仁本体现于宇宙为人本,即人与万物、人与鬼神之关系中以人为本。人本和民本是仁本的两个子项。仁性于个体,统摄肉体和意识。仁性落实于德行,即为仁者,仁者爱人,以人为本;仁者为政,既为仁政,以民为本。
 
從容厅友说:“仁者人也!仁从人从二,东海于人本外另立仁本,恐是头上安头。”东海答:非也。仁为人类的本性本质,人为仁性的最佳载体,故圣经或说,仁者人也;或说人者天地之心。人之本在仁,仁与人是本质与现象即形上与形下、道与器、体与用之关系,固然不可割裂,但又不可混谈,更不能颠而倒之。
 
從容厅友说:“人本的外延包摄仁本的外延,仁本的内涵大于人本的内涵。人本与仁本这两个概念,类似学生与大学生两概念。受过基本逻辑训练,就很好理解。”东海答:这种狡辩最没意思。儒家讲天地万物一体之仁,仁作为天地万物包括人类的本质,当然大于一切现象。在仁面前,任何现象都没有本位的资格。
 
從容又说:“东海是先把人字低看,再头上安头另立仁本。”东海答:只有以仁为本,才能成为仁者。仁者比任何学派宗派的人都更重视人、关心人、尊重人,把人看得最高。盖仁者深知“天地之性人为贵”,故最能爱人,必然爱人。
 
仁本主义抓住了宇宙生命本质之大象,无愧于人类优秀文化之最。仁本文化高于人本文化,即意味着中华文明高于西方文明,王道政治高于自由政治,新礼制优于民主制。我相信,在建设官德和避免腐败方面,兼取传统和西方制度精华的新礼制,不仅可以比古代君主制做得更好,也可以比西方民主制做得更好。
 
世出世间最大的法,不是宪法,更不是刑法,也不是佛法,而是仁法,仁本主义大法。只有仁本主义导出来的宪政,才是中华宪政,现代仁政;只有中华宪政导出来的刑法,才是祥邢善法之最。

佛法和仁法,都是善法,仁法是善之善者。佛教大德宁可将身下地狱,不将佛法做人情 ,儒家君子同样,宁可将身下监狱,不将仁法做人情。

人学和仁学,都是正学,仁学特别中正;人话和仁话,都是好话,仁话是好上加好。正人正常人说人话,圣贤君子说人话更说仁话,揭示现实真相,更揭示道德真谛、政治真理和历史真相。2021-7-15余东海集于邕城青秀山下独乐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