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共人士的艰辛与无奈/曹泽锋

 

 

反共人士的艰辛与无奈
 
 
曹泽锋
 
 
2012年,玛雅人所谓的“世界末日”并未以自然灾难的形式到来,但对于许多人而言,这一年的确开启了某种意义上的“末日”——一个压迫与控制逐步加深、思想自由渐渐消失的时代。
 
对于中国的反共人士来说,这一年象征着一个新拐点,因为习近平在这一年上台,随之而来的,是对民主、法治、言论自由等普世价值的更大规模的迫害和剥夺。 “孩子是我们这些不听政府话人的软肋。”这句话广为流传,其背后揭示了极权主义国家通过家庭关系进行控制的深层逻辑。对于中国的反共人士而言,家庭,尤其是孩子,不再仅仅是情感寄托,而被政权作为施压工具使用。 
 
这种打压并非抽象的理论,而是活生生的现实。2015年的709律师大抓捕便是最典型的例子之一。超过300位律师及其家属在这一事件中遭到迫害,许多人的孩子被拒绝入学,甚至被强制转校。例如,知名人权律师王宇的儿子包卓轩被限制出境,无法与母亲团聚,其家属长期生活在政府的监视和骚扰之中。这种政策试图通过打击家庭的方式让反对者感到无助,甚至迫使他们放弃抗争。 不仅是个案,中国政府利用“连坐”政策威胁异见人士及其家属,已经成为一种系统化的压制手段。联合国人权高专办公室在多份报告中多次谴责这种做法。例如,维吾尔族群体中,有大量家庭因政府监控而失散。许多流亡者无法与家人取得联系,其亲属被迫“认罪”,甚至录制视频公开谴责流亡者的行为。这种无声的控制,实际上剥夺了人们最基本的家庭权利。 这一切都源自对权力的绝对控制欲。正如人权观察组织(HRW)在其《2023年世界人权报告》中指出,中国政府通过“连坐”政策压制异见人士的抗争和国际曝光。这种做法并不局限于个人,而是将目标扩展到其社会关系网络,意图彻底孤立反对者。
 
 对于反共人士来说,每一次发声都可能意味着对家庭安全的潜在威胁。他们的子女或父母可能受到无端骚扰,甚至更严重的迫害。这种控制的可怕之处在于,它并不需要直接的武力镇压,而是通过对社会关系网络的渗透,将每个人都置于无形的监视之下。这样的枷锁看不见摸不着,却让人喘不过气。 然而,家庭的牵制不仅是极权统治的枷锁,更成为民主抗争的代价。许多反共人士选择流亡,以避免更多的家庭牵连,但这种选择并不能完全免除政权的威胁。许多流亡者的家属仍然生活在压迫的阴影下,他们被剥夺正常生活的权利,承受来自社会和经济的多重压力。709律师事件的受害者及其家属是如此,维吾尔族群体更是如此。
 
 家庭本应是人类情感的避风港,但在极权统治下,它被转化为一种束缚甚至武器。习近平政权对民主与自由的摧残,不仅让民主人士无法自由表达,还剥夺了他们作为父母、子女、配偶的权利。这种对亲情的利用,极大地加深了反对者的孤立感和无力感。 尽管如此,无数反共人士仍然选择坚持。他们明白,真正的自由不仅仅是个人的权利,更是为了下一代能够生活在一个无恐惧的社会中而努力。孩子或许是他们的软肋,但也正是孩子,让他们拥有了无畏的勇气。 这种艰辛和无奈并不限于中国,也不限于709事件或白纸运动,而是极权主义的本质所致。无论是通过人权组织的数据、联合国的谴责,还是无数真实案例的揭露,我们看到了压迫的蔓延,但也看到了反抗的希望。历史一次次证明,极权无法彻底摧毁对自由的渴望,反共人士的抗争正为未来的光明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