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佩奥:中共斥資十億美元滲透美國校園/北春多伦多记者站译

 

 

蓬佩奥:中共斥資十億美元滲透美國校園
 
 
北春多伦多记者站译
 
 
美國的高等教育正處於十字路口。從激進的反猶主義在我們許多大學中肆意蔓延,到「覺醒文化」對自由思想的打壓,這些危險的意識形態如今終於因川普總統與國務卿馬可·魯比奧的主導行動而開始受到真正的審視。
 
然而,正如魯比奧國務卿近期在簽證問題上的舉措所揭示的那樣,我們的大學所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是來自中共(中國共產黨)的巨大影響力。無論是透過直接資助研究項目,還是有策略地輸出學生攻讀關鍵性的STEM學科並參與雙重用途技術的研究,中共正透過多種管道擴大其影響力、搜集情報並竊取我們的智慧財產。
 
蓬佩奥:中共斥資十億美元滲透美國校園/北春多伦多记者站译
 
在美國,我們對言論自由的尊崇促成了高等教育機構在創新與重大科研方面的卓越成就——尤其是在科學與技術領域。這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與學者,而當這些人是為了推動其學術領域的發展而來時,這對雙方都是有益的。
 
不幸的是,中共利用了美國的開放體制,向我們輸出宣傳與影響力、竊取我們的智慧財產,並破壞美國的國家安全。正如美國眾議院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所指出的,大學的STEM課程已成為「北京的特洛伊木馬」,為中國提供了不受限制地進入美國頂尖研究機構的機會,構成對國家安全的直接威脅。
 
我們早就知道,中共在竊取美國智慧財產方面投入了巨大精力。而在涉及國家安全的研究領域——這些領域往往與美國領先的大學緊密相關——這種行為構成了實質性的威脅。北京透過獎勵與脅迫雙管齊下,指使其代理人滲透量子計算、人工智慧、生物技術等研究領域——這些技術可能決定未來衝突的勝負。
 
中國政權並不是出於善意才讓中國學生赴美留學。最低限度,他們的目的是讓學生在特定領域接受最頂尖的訓練,然後將這些專業知識帶回中國。但更糟的是,他們企圖引誘或脅迫學生從事情蒐工作。
 
除了直接的情報蒐集,北京還利用其對美國校園的滲透來壓制學術自由,並監控海外的中國公民。例如,中共資助了一套貌似無害的「語言與文化中心」網絡,即孔子學院,用來審查批評中國的言論、招募潛在間諜,並傳播政治宣傳。類似的學生組織也曾騷擾持有異見的中國學生與教職員,而中共的安全機構則在幕後操控,以維持這種恐懼與壓迫的氛圍。
 
這場影響力運動的經濟層面同樣不可忽視。過去十年,中共對美國大學的資金投入已超過十億美元。許多學校對依賴中國留學生繳納全額學費已產生財務依賴,使得校方管理者在面對中共惡意影響的證據時,往往選擇視而不見,並在涉華議題上自我審查。
 
我在2020年就親身經歷過這一點。當時我原定在麻省理工學院發表有關中共對學術界影響的演講,卻被請求取消,原因是擔心會冒犯中方。試想一下:如果他們敢要求時任國務卿自我噤聲,那麼一位沒有終身教職的年輕教授,在發表觀點前又需要多少考量?最終,我將這場演講改在喬治亞州立大學舉行,並向聽眾警告道:「如果我們對正在發生的事情不夠誠實,終將被北京教訓一頓。」
 
我為自己在擔任國務卿期間所取得的進展感到自豪——我們打擊中共的間諜行動,說服多所高校關閉孔子學院,並提升了社會對中共威脅學術自由與國安敏感研究的警覺。然而,這場戰鬥仍遠未結束。
 
這場博弈的利害關係無比重大。當全球領導地位將由科技優勢所決定時,美國卻在為我們的主要戰略競爭對手——中國——培養下一代科學家與工程師,並讓他們接觸我們最先進的研究成果。
 
打破這一惡性循環需要多方面的持續努力。首先,國會必須加強對外國資金與研究合作的監督,特別是對具有「雙重用途」潛力的項目進行嚴格審查。其次,我們需要建立針對學術環境的強大反情報機制。聯邦調查局(FBI)及其他相關機構應與大學密切合作,辨識與反制間諜行動,同時維護美國大學賴以成功的開放研究環境。
 
大學管理層也必須重新找回自己的勇氣。當學術自由受到威權政權威脅時,校董與校長不能選擇沉默。最後,我們也需要誠實地討論其中的權衡。保護國家安全可能意味著要承擔一定的財務代價,並縮減部分國際合作。但為了維護美國在科技上的領先地位與國家安全,這些代價是值得付出的。
 
中國共產黨並不將美國大學視為推動人類知識進步的合作夥伴,而是視為可被利用與操控的目標。我們的回應也必須同樣明確、同樣堅決。
 
邁克·蓬佩奧,全球事務高級顧問
 
蓬佩奥:中共斥資十億美元滲透美國校園/北春多伦多记者站译
 
邁克·蓬佩奧曾任美國國務卿及中央情報局(CIA)局長,現擔任美國法律與正義中心(ACLJ)全球事務高級顧問。
 
全文翻譯自ACLJ:
https://aclj.org/national-security/communist-chinas-1-billion-takeover-of-american-campu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