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人三责任和人间四正道—-东海客厅论四家/余东海

 

 

正人三责任和人间四正道----东海客厅论四家
 
 
余东海
 
 
在极权社会,追求自由、批判极权、弘扬正道是正义之士和文化人应尽的责任,也是最大的文化意义和人生意义,我称此为正人三责任。儒者更是当仁不让。
 
有得乎道,就是正道。儒家得天地人大道之全,佛道两家有得乎地道,自由主义有得乎人道,都是正道,我称之为人间四正道。其中又以儒家中道最为中正,最符合人道要求和政治要求,可称为最高正道,最值得弘扬。
 
佛道和自由主义三家各有大偏,包括思想偏见、道德偏向和政治偏辟,如果成为社会主流,难免出现种种社会问题。然若儒家在上,宪纲独断,佛道和自由主义弊端会受到抑制,好处就得以发扬。同时,对于黜退两极,三家也各有相应作用。
 
在养心养生方面,在超越五欲和有所不为方面,佛道两家各有所长。尤其是佛家,既有高明的理论阐述,又有丰富的实践积累,形成了各种佛教特色的修持法门。儒者在坚定仁本主义立场观点的同时,在道德功夫和内养方法上,对于佛道两家不妨有所参考,取其精华,为我之辅。
 
佛道是好药,对于不少心灵精神疾患,颇有疗效。非儒家社会,人格非正常者众,心灵精神疾患普遍,佛道的存在颇有意义。然各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果服用不当或过量,遗患很大。唯中道君子人格健美,精神健旺,不需要佛道补救。
 
孔子讥道家,孟子辟杨墨,程朱辟佛道,各当其机,各适其宜,意义重大。而今再辟杨墨佛道,便不当机。因为中西大量学派宗派,邪恶度和危害性远远高于杨墨佛道,又以两极主义为最。于天道,杨墨佛道是偏离,不无可取;两极主义是悖逆,一无可取,必须一破到底!
 
李建春厅友说:“我认为现在辟佛、辟道已没有什么意义。有意义的是辟马。或许还有对西方哲学、宗教的回应。”然哉然哉,不同时代的文化责任不同,孟子辟杨墨、宋儒辟佛道就是他们那个时代的责任,当代儒家的责任是辟马列,同时对西方哲学和宗教作出必要的回应。当代儒家要对中西各宗派学派进行判教。
 
正文化自有正能量。虽然表面上不少佛道人士都在帮忙甚至唱红,但佛本道本信仰和物本信仰具有先天性的矛盾,佛道文化影响的提升,自然而然会对物本主义体系产生潜移默化的解构作用,并对世道人心产生一定的善化功能。东海早就指出,佛道和自由主义是儒家天然的文化盟友。
 
占武同仁说:“人类不可能再出现超越孔子的圣人,儒家文化包含了佛道两家的精华,佛心道骨一应俱全,只是人类没有发现而已,称儒为表。”
 
然哉。儒家得乎道体之全,故能包含佛道精华。于人类之所需,佛道有的,儒家都有;佛道没有的,儒家也有。佛道有而儒家没有的,是宗教和非中道部分,人类没有也无妨,无碍人道的文明建设、幸福追求和终极问题的解决。当然,既然佛道已经来了,作为中华辅统,也是好的。
 
于野厅友:“历来佛道两界中都有不少高德大僧、高人真人,少林武当,不仅独善其身,而且在特定时期也不凡挺身而出的侠之大者。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并列为正道之辅者宜矣。”
 
论文化性质,儒佛道三家大不同。儒家乾坤并建,但归本于乾元,是典型的阳性文化,雄性文化,佛道两家则是阴性、雌性文化。儒家当道的太平盛世,她们可以成为很好的点缀;国家内忧外患的时候,她们无能为力。但她们原则上也是有底线的。如能守住底线,如不欺贫弱不反正义不助邪恶不毁儒家,也很值得赞肯。
 
自由主义根源于人本主义哲学,其缺点是不明天道,其优点是能够以人为本,得乎人道,故导出来的自由政治和民主制度,颇有可观。除了外王学,自由主义不愧为最好的政治学。
 
李建春厅友“东海著作目录转发推荐语说:“当代儒家中最让我受益的人,他接通了儒家和自由主义。他的勇气,他的担当,他的方案,无不令人敬佩!”
 
这句话抓住了东海著作的两大要素:一是以儒为主融贯中西,从本体论和哲学的高度贯通了儒家文化和自由主义精神;二是吸收了上古禅让制、传统君主制和西方民主制之精华的儒宪方案。勇气和担当则是为人为文不可或缺的重要根基。一言以为智,短短一言,透露了一个大诗人的文化敏感性和道德透视力。
 
论德智人品,可分为超、上、中、下、贱五等。超人姑不论,真诚的儒生、佛徒、道士和自由派,皆上等。各行各业优秀人士,皆中等。盗贼、黑社会及儒佛道自由派之伪者,皆下等;两极主义和恐怖分子,最下等,最贱类,非人类。佛徒、道士和自由派反儒,大幅下降;两极主义者而能尊儒,大幅提升。
 
对于佛道和自由主义,我在思想上既有认同肯定,又有反对批判。但我完全尊重佛道人士和自由派的言论自由和人格自主。
 
人各有志,各有其愿欲、志向、追求、兴趣、爱好。别说自由派和一般朋友,即使儒友乃至儿子,我都一样尊重他们的言论自由和人格自主。认同我,我欢迎、欢喜;不认同,我也不会加以任何勉强和干涉。东海面向天下,中道而立,能者从之,不能者各从所好。只要守得住底线,走的是正道,我都高兴,都乐观其成。2021-7-18余东海于邕城青秀山下独乐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