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红包”一夜之间点燃了中国互联网从社交媒体到网络金融的想象力,微信的朋友圈、群聊、公共号也开始挑战中国一度的舆论中心平台——新浪微博的地位。越来越多的用户放弃监管很严的新浪微博,转战腾讯微信。
有趣的是,过去中国互联网遵循“克隆-封锁”模式,即先拷贝国际Web2.0产品,然后封锁原站,建立与国际互联网“平行”的中国网络。国际有谷歌,中国有百度;国际有Youtube,中国有优酷;国际有Facebook,中国有人人;国际有Twitter,中国有新浪微博。当外媒介绍中国社交产品时,都会有一个注脚:“这是中国的(此处填西方原型产品)”,帮助老外理解克隆的中国版本。
不过在新一波中国互联网风口浪尖上的微信,却没有任何西方原版,它最初模板是中国香港一家小创新公司的语音对话软件Talkbox,之后增加的各种模块基本都是原创。这似乎表明,今年开始的中国互联网故事,可能会演绎与西方互联网世界不同的逻辑。
为什么中西互联网创新不再是平行世界了?微信成功的原因何在?微信引领的独立创新,其限度又在哪里?这得从这些产品的基本结构特性谈起。
以Facebook和Twitter为代表的各种国际Web2.0网络产品,有三项基本特性:第一是“去中心化”,内容生产去中心化,也不存在中央信息控制单元,任由用户“野蛮生长”内容;第二是“开放性”,这样产生的内容就可自由地被外界分享;第三是用户之间通过订阅或跟随来建立所谓“弱连接”。
这三项特性颠覆了传统信息社会。去中心化的结果就是产生内容自由竞争的“信息市场”,原来由精英垄断的信息生产过程,现在越来越被普通用户通过“信息市场”选择出来的新精英内容取代;而开放性和自由分享导致的免费效应,反过来让收费的传统媒体生存艰难。代表精英信息生产皇冠的《纽约时报》,曾经受到如此赞誉:“没有被《纽约时报》报道的新闻,并没有真正发生过”;但今天的情况却是:“不在Buzzfeed(一个靠用户投票来决定信息重要性的网站)首页的新闻,并不值得报道”。
而“弱连接”功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市民社会国家中的社会连接,形成了Web2.0的政治效应。这就是“阿拉伯之春”能发生的技术结构原因,这一点已有很多论述。
但中国版微博与其西方模板有一些细微的特性差别,而这些差别,可能就是微博式弱的原因。第一,微博是“半去中心化”,虽然内容去中心,但存在严格的中央控制,其热点不是真正由用户选择出来,人为干涉甚至伪造的热点越演越烈,信息自由市场并未完全形成;第二,微博是“伪开放性”,因为严格执行内容管理,大量微博被隐匿甚至删去,结果就是并未真正开放;第三,用户之间连接也不稳定,再有名的大V也可以一夜之间失去全部账户,因此微博不是“弱连接”,而是“破连接”。
腾讯微信与西方Web2.0产品、新浪微博都有特性上的不同:第一,微信基本“去中心化”,虽然存在一定的内容控制,但暂时不存在中心化内容推广,信息自由市场基本可以形成,这点很像西方产品,很容易产生新精英媒体;第二,微信是完全“不开放性”,只能从手机微信账户观看内容,这样的产品,不适合形成全国中心化的舆论场,不能形成广播效应,但这个“缺点”,却使微信规避了政治风险,其封闭性也保护了用户隐私;第三,微信用户关系是产品的中心功能,主体用户关系不是仅仅通过网络才结识的“弱连接”,而是包括亲朋好友在内的“强连接”。它和银行卡的捆绑,更让商业化能力大大加强。
因为这些特性,当前版本的微信和新浪微博不一样,它无法直接挑战中央传统媒体的舆论地位,但它会大大催生“去中心”的熟人小圈子团体、增加地方和社区精英的话语权、培养市民社会的自组织能力。另外,因为支付手段进化,它也能帮助新型媒体的生产试验。也就是说,从微博到微信,中国人从北京大广场回到了市县商业小茶馆。
但微信形态最终是由腾讯公司和监管部门定义的,如果未来政府希望在微信中也实施“舆论导向”,强制向用户推送官方信息,改变朋友圈时间线内容,那样就容易破坏“信息市场”,非中心的新精英信息无法顺利自由竞争出场,就会重蹈微博覆辙。如果用户管理越来越严格,开始删除用户,就会损伤微信核心价值——用户“强链接”,最终也会影响其商业化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