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020召集人、前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
■林郑月娥带领的政改三人组必须尽快向公众交代第二轮公众咨询的大纲,促进社会广泛讨论。资料图片 全国人大常委会8.31决定,是雨伞运动的导火线,但不是唯一原因,香港积压了多方面的深层次矛盾,民怨甚深,不满情绪一触即发。这场运动的骨干是学生和年轻人,他们为自己和香港的未来而奋斗,因为他们越来越察觉到,香港的核心价值、自由及「一国两制」受摧残,即使大学毕业,工作前景暗淡,楼价和租金高企,连一个有尊严的容身之所都遥不可及。 我不得不承认,我们年长一辈愧对这一代年轻人,他们正处于黄金时期,但感到被特区政府、社会特权阶级和既得利益者漠视和边缘化,令他们失望,无法尊重和信任政府。与其不断指摘他们触犯法律,我们更应该抚心自问,是什么原因迫使年轻人走上公民抗命之路?我们可曾做过什么防止这事发生? 我敢肯定一事,雨伞运动是香港人自发而起。有些人别有用心,声称这场运动受「外部势力」唆摆或指使,是试图转移视线的可笑指控,侮辱了雨伞运动参加者的智慧和人格,也回避了运动的诉求:兑现《基本法》的普选承诺。我相信,只有那些终日躲在冷气办公室里,犹如活在云端的人,才会有意无意误解雨伞运动的真谛,与街上的民情严重脱节。 香港中文大学最新民意调查结果反映,行政长官梁振英为首的特区政府已经失去道德力量管治香港。政府严重低估市民对实现2017年真普选的渴求,可耻地扭曲政改的第一轮公众咨询结果,最终成为压垮特区政府的最后一根稻草。 特区政府面临九七回归以来最大的政治危机,梁振英及政府高层却靠边站,明显在等候北京指示才敢采取任何行动。在这个具挑战性的时刻,梁振英及政府高层必须展示勇气与能力,为目前困境觅一条出路,重获公众的信任,否则,无法管治下去。 首先,特区政府必须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呈交一份补充报告,清楚说明8.31决定招致民怨爆发的理由,并在报告中指出,普遍民意支持2020年全面废除功能组别,因而2016年立法会选举办法必须修改。 第二,林郑月娥司长应重申,特区政府有诚意组成一个多方平台,令政改对话持续下去,容纳社会不同界别和人士的意见,而多方平台的议程不只2017年以后政改,亦要有2017年行政长官选举办法。为证明这平台的公正性,应由大学学者主持,不是由政府主导。 第三,林郑月娥带领的政改三人组必须尽快向公众交代第二轮公众咨询的大纲,促进社会广泛讨论。提名委员会组成办法和提名程序方面,特区政府若只是建议小修小补,无济于事。公司/团体票改为个人票,全面废除立法会功能组别,是改革方向之一。特区政府须承担责任极力游说中央政府,政改方案需要重大而实质性的改革,才有机会获得立法会三分之二支持票通过。 梁振英说溜了嘴,认为月入14,000港元以下的市民不应与其他人享有同等提名权。姑勿论他个人立场如何,特区政府绝对有责任确保每名合资格选民享有平等提名权。 政府既然多番表明公民提名不可取,便须确保提名委员会的提名门槛低,容许不同政治背景的人入闸成为行政长官候选人,各有机会向公众解释政纲,争取选民支持,一人一票决定选举结果。 政府第二轮政改公众咨询中,若不包括上述改革建议,根本不可能获得社会支持,更不足以说服雨伞运动的参加者撤退。过去一个多月,他们挨过催泪弹、胡椒喷雾和警棍,绝不会在政府毫无让步的情况下无条件撤走,驱赶一次,又会回来,这是梁振英政府必须承认的现实。 相信很多市民跟我一样,衷心期待特区政府和平解决今次政改争议。政治是妥协的艺术,妥协须靠双方各走近一步才可达致,而政府是拥有权力的一方,肩负的责任最大。梁振英及政府高层勿存侥幸之心,以为拖延策略便能阴干这场运动。特区政府责无旁贷,必须尽快提出可行的解决办法,避免香港演变至不可收拾的局面。 来源:苹果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