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名学联代表今日将带同写满港人愿望的横额上京,希望向中央面陈港人对真普选的诉求。马泉崇摄 【雨伞革命 第49天】 30年前,香港前途谈判陷入僵局,人心惶惶,大学的年轻学子去信时任国务院总理赵紫阳,获对方回复承诺:「民主治港是理所当然」。30年后的今 天,港人面对中共落闸封杀普选,占领街头和平抗争已踏入第49天。三名学联代表在董建华、范徐丽泰拒绝协助下,今日坚持上京,希望向中央政府表达港人诉 求。学联《时代的选择,人民的呼声——致李克强总理书》全文3,000多字,现节录如下: 你好,我们是一群来自香港的大学生,坐在香港的街道上给你写这封信。 自九月底以来,香港几个主要街道上坐满了学生和市民,迄今已有四十多天。我们是在争取自己应有的政治权利,而不是甚么「反对派的密谋」和「境外敌 对势力」指使。我们诚意邀请你来香港,看看街上这些个多月没有回家的香港人,听听我们每个人的真实心声,便会知道这一切都是为了甚么。如果你不能来,也没 有关系,我们很乐意前往北京和你见面。总理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管香港事务的最高级官员,我们希望你可以直接聆听数十万港人心声,而不是偏听来自「有关部 门」的各种报告,从而做出正确的政治判断。 这数十万走上街头、占领街道的香港人,诉求简单而直接:人大应撤回8月31日对香港普选问题的决议,重新启动香港政治改革的讨论。原因在于:一、 决议代替了港府向立法会订定「如何修改」的内容,逾越了2004年人大释法中,提到当特首提交政改报告给人大审议时,人大只能做出「是否需要修改」的确 认。二、该决议漠视了广大市民与学生对实现普选诉求的坚持。三、决议打击了香港年青人对「一国两制」下能否实现「民主回归」的信心,动摇了香港与内地良性 互动的基础。 我们这一代年青人,从出生开始,最深的感受,就是香港是个不公不义,机会极度不平等,并由极少数权贵把持政治经济命脉,教人感到绝望的城市。 为甚么香港会走到如此局面?因为香港并没有良好的管治,没有良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改革蓝图,无法保障言论自由与司法独立,建立公平的社会经济制度,减低贫富悬殊。为甚么良好的管治、发展、改革难以出现?因为香港被卡在政治改革的樽颈上。 早在三十多年前,香港市民已经在争取民主普选。当时,香港中文大学及香港大学两校学生会分别去信当时的国务院总理赵紫阳,要求香港实行「民主回 归」。学生会很快收到赵紫阳总理的回信,并在信中承诺「将来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民主化的政治制度,即你们所说的『民主治港』,是理所当然的。」虽然中英谈 判之中,北京始终拒绝港人参与,但这份民主承诺,却是香港人争取民主的重要依据。 总理阁下,「一国两制」实践进程中的问题,正是历史摆在我们面前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实在感到,香港走到这一步,我们已退无可退,必须努力承担起时 代的责任。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女士在与学生对话时,曾经明言:「香港问题,未必能做到香港解决」。故此,我们决定亲往北京,堂堂正正把港人的民主诉求带到 你面前,向你清楚说明这次民主运动的前因后果,以及「一国两制」实践不顺的深层次原因。希望你也和我们一样,面对历史,正视现实,兑现中英谈判时对香港民 主的承诺,也兑现中国共产党建政时对广大中国人民的民主承诺。 香港专上学生联会 二零一四年十一月十五日 来源:苹果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