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亦武文学简史 (2006年修订版)
1958年农历6月19日,出生在中国四川省盐亭县海门寺的一所乡村小学里。 1960年,因饥饿引起全身浮肿,差点丧命。 1966年,因文革失学,家庭解体,一度成为流浪儿。 1976年中学毕业前夕,因在墙上书写爱情诗,以及传播手抄本小说等问题而遭全校批判,并受到严重警告的处分。 1976年四五期间,在成都总府街张贴反动诗传单《请不要相信他们》(见成都地区四五运动的诗文集(《燃烧的泪》)。 1977至1980年,四次参加高考,均因政治、数学等科不及格而落榜。 1980年底至1982年,在川藏线开卡车,两次几乎翻车。 1982年发表诗歌,并接触到朦胧诗,随后在王尔碑、曾参明、白航等老一辈文化人的扶持下,由《星星》诗刊步入文坛,发表《儿子们的年代》《大盆地》〈人民〉等长诗,引起一阵阵轰动,几年间获得20多个官方诗歌奖。 1983年认识周伦佑、周伦佐、蓝马等大批在野诗人,步入文学黑道,参与或主编过《中国当代实验诗歌》《巴蜀现代诗群》《现代主义同盟》等地下诗刊,自此进入公安机关的黑档案。曾因为编印地下诗刊被执法机关围剿,危急中,从印刷厂的二楼跳窗逃跑。 1983年到1989年,写作并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草原》《诗选刊》《上海文学》《开拓》等几十家杂志上发表了《死城》《黄城》《幻城》《偶像》《杂种》《天问》《挽歌》《大循环》等一系列反叛性长诗及诗论,名噪一时,成为继朦胧诗之后最有影响力的青年诗人之一,并在反精神污染和反自由化运动中遭到严历批判和围攻,曾一度被停职审查,制止发表任何言论和作品。 1985至1986年,在老作家丁玲主编的《中国》文学杂志上发表大量探索性诗作,参加抗议中国作协停办《中国》文学杂志。并因此结识刘霞、邹进、吴滨、刘晓波、牛汉等作家。后来由于共同的命运,与刘霞刘晓波夫妻,以及著名的赌徒作家周忠陵成为跨越两个时代的至交。 1988年,参加后来影响深远的“中国新时期十年诗歌讨论会”,却因姐姐飞飞在5月因车祸夭亡而心智凄迷,屡屡捣乱会场,丑闻传遍江湖。 1988年夏,受著名女作家方方推荐,免试入武汉大学作家班混文凭,三个月后被开除。这是他第五次被国家教育体制拒之门外。 1988年至1989年初,受著名作家韩少功之邀赴海南“共创事业”,却因斗殴丑闻而离岛。 1989年4月初上北京,逢胡耀邦逝世,学潮眼看着将风起云涌。却因固守“不参加任何群众运动的个人原则”,拒绝多方之盛情挽留,匆匆离京。在京时出席了由北岛主持的《今天》首届颁奖仪式。 1989年6月3日白天至6月4日凌晨,在涪陵家中创作并朗诵了直接针对天安门惨案的长诗《大屠杀》,制作成磁带,交给在场的加拿大汉学家戴迈河。这一事件当即成为一道文学与良心的分水岭,《大屠杀》也因此被自由亚洲等国际电台反复播放,并由戴迈河、白杰明等人译成英文,被西方数十家媒体转载,成为六四惨案以后最有名的汉语诗歌。 1989年至1990年,在风声鹤唳中传播《大屠杀》,并筹备出逃。 1990年3月,组织、编剧、主演了《屠杀》之姐妹篇,诗歌电影《安魂》。影片拍摄完毕,即于同年3月16日上午被早已设下天罗地网的中共国家安全部抓捕,整个电影剧组20余人全部落网。稍后,远在涪陵、成都、乐山、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一大批诗人也受到株连,被传唤、审讯与关押。 1990年至1994年先后在重庆和大竹的收审所、看守所、监狱等地受审、坐牢和服刑,接触了大量的死刑犯、刑事犯和几代反革命犯。曾因违犯监规,导演室内政治讽刺剧被背铐23天,也曾因不堪肉刑折磨而自杀两次,诗人的身份几被忘却。 永志不忘石板坡北里15号的重庆市看守所!廖在两尺多厚的几重石墙内渡过了两年零五个月,险些疯掉、死掉。但他还是用自制的竹签笔蘸紫药水断断续续写下了见证性的诗集《古拉格情歌》,后更名为《犯人的祖国》。1999年,作为对苦难的纪念,也为了抵抗遗忘,廖地下出版了这本只有30首短诗的狱中诗集,同为政治犯的著名文学评论家刘晓波为此写下候补的序言,称:“在我读过的关于死亡的文字中,对我的智力和想象构成威逼的,除了卡夫卡的《在流放地》的那种为纯粹的残酷而自杀之外,就是廖秃头的与囚犯们在脑髓中讨论被处决的细节了。” 1992年5月之前,同案犯们被全部释放,“文化间谍”戴迈河也被驱逐出境,可廖作为反革命首犯,双手背铐着接受了秘密审判,获徒刑四年,剥夺政治权利二年。 1992年冬至1994年1月,在监狱内重操旧业,开始创作长篇文学作品《活下去》,写完了卷一《汉人》和卷二《黑道》的初稿,并师从84高龄的老和尚司马,学会了吹洞箫。 1994年1月31日,因国际关注,特别是英国首相梅杰和国际大赦的不懈努力,提前46天获释。 1994年4月,前妻阿霞因长期遭受政治噩梦的折磨,要求离婚。廖光棍一条离开户口所在地涪陵,回到成都与父母住一块。 1994年3月21日,春分,认识18岁的美丽女孩宋玉,稍后确定恋爱关系,并患难与共,终于1999年2月结为伉俪。 1994年至1995年,因衣食无着,持箫在成都各酒吧卖艺,与三教九流之底层社会厮混得烂熟,动了写底层的念头。 1995年至1998年,为了生存,也为了重建家园,与宋玉一道跑推销、守茶馆,并在杂志和报纸打过工。曾自我推销地下音乐磁带《箫与啸》近1000盘。 出狱以来,参与多项人权、政治、改革方面的呼吁和签名。1998年5月,发出《致美国总统克林顿的信》,反对总统先生忌月访华。此外,也曾多次单独上书当地警察机关,抗议对其生存权的粗暴剥夺。这一年,廖还在北京数次私访老政治犯徐文立,导致后来被国安警察撵出京城。 出狱以来,被地方当局多次拘留,数度抄家,文稿流失上百万字。1999年2月26日,国安警察甚至在新婚大喜之际以“非法采访”之名拘捕了他。 1997年和1998年,主持出版了地下民刊《知识分子》,共两期。其中开辟专栏,重点刊登并介绍了捷克最重要的知识分子,后来成为总统的哈维尔,以及曾获诺贝尔和平奖的犹太作家威塞尔,这在中国大陆均属首次。廖在地下流传甚广的小说《黑道》也分两期刊登完。 1999年,在国内公开出版了《沉沦的圣殿——中国20世纪70年代地下诗歌遗照》,书中描述了民主墙的历史,多次出现魏京生、徐文立、刘青、刘念春等民运元老的名字,引起广泛震惊。此书在被几十位专家、学者评为本年十大好书之一的同时,被中宣部列为本年十大禁书之首。 同年,以笔名“老威”出版了《漂泊——边缘人采访录》,引起强烈反响,书评如潮,三个月中再版五次,随后被查禁。书商逃逸,印刷厂被封。 1999年6月4日前夕,冒险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并为纪念六四十周年而重新朗诵了长诗《大屠杀》。 2000年春节前后,与《今天》派诗歌元老芒克一道,主演了由日本公司投资拍摄的地下电影《飞呀飞》,艺术重现了出狱后的生存处境,此片曾入围2000年的柏林电影节。 2001年,以老威之名公开出版了《中国底层访谈录》上下卷,引起强烈反响。著名右派诗人流沙河在序言里说:“一如两千年前汉朝‘培养’司马迁那样,如今又用狴犴大学‘培养’出作家来。”稍后,50多家媒体报道并转载此书,几十名专家和几百名读者聚会北京国林风书店,展开激烈讨论。直至傍晚,移师京郊大觉寺,廖在会上吹箫并朗诵了《大屠杀》。 2001年4月19日,《南方周末》以整版发表了廖与著名记者卢跃刚关于《底层》的对话,引发了该报的人事地震,其主编、副主编及编室主任均遭撤职。接着,《底层》被中宣部和新闻出版署查禁,勒令销毁,长江文艺出版社被整顿,蒙受了巨额经济损失。再接着,《底层》盗版泛滥,与海外种种禁书一道,流入地摊。 2002年6月,因耶鲁大学康正果先生的力荐,《中国底层访谈录》三卷全本由台湾麦田出版社推出,在彼岸文化界引起反响。与此同时,获得中国独立笔会之《倾向》文学奖。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举行的颁奖仪式上,笔会主席刘宾雁和副主席郑义均对其创作高度评价。刘宾雁说:“王力雄和廖亦武,代表着七十年代以来在中国大陆崛起的一代崭新的中国人。就我所知,这个国家几千年从来也没有过如此富于独立、叛逆和批判精神的一代新人。” 同年,再次改定已写了十年之久的长篇文学作品《活下去》,分卷一《汉人》,卷二《魔界》,卷三《黑道》和卷四《证词》,约80余万字。卷五《传与记》的写作正在构思中。80年的诗歌集《死城》《长廊》也相继编定。 同年,开始了《中国冤案录》的采访与写作,并继连载《底层》之后,在著名流亡作家苏晓康主持的《民主中国》上续载《冤案》。迄今,这项文字工程已持续了四年。 2002年10月7日凌晨,父亲李德奎因肺癌在成都病逝,享年80岁;一个多月后,难友蒲勇也因胃癌夭亡,悲极痛极,鬓须为之添白。 12月18日清晨,因著名作家王力雄发起为“活佛爆炸案”要求司法公正的请愿签名,以及其它几项网上的人权签名,公安警察又一次突袭抄家并拘捕了廖。 1999年至2004年,先后在自由亚洲、法国广播公司、台湾中央电台做有关中国底层状况和见证文学的专题和连播节目,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2003年5月底,《中国底层访谈录》法文版面世,引起强烈反响,首版3500册,两个月间售出2000册。由于中国地方政府拒办护照,廖不能前往法国出席《底层》首发式,因此巴黎《世界报》记者米福夫妇冒着萨斯,亲往成都采访作者,写出长篇报道。 2003年10月,由于违反夫妻间的承诺,与美国的明镜出版社签定了出版文学自传《证词》的合同,以及在公开场所朗诵《大屠杀》等问题,与爱妻宋玉产生裂痕,随后,宋玉出走,并书面提出离婚。凄风苦雨中,廖拼力挽救婚姻无果,也出走云南丽江、北京等地。绝望之际,邂逅1980代的湖北女孩某某。 次年7月,宋玉重返家庭,因廖的失脚背叛而深受刺激。彼此的谴责、哭诉、忏悔均无效,只能于10月签字离婚。随后,廖和宋玉都背井离乡,逃离伤心之地。宋玉断绝了和一切旧友的联系,独自一人为生存而打拼;而廖放弃精英或公共知识分子的角色,重新混迹江湖,吹箫歌吟,寻访各类底层冤案。 2003年7月,与刘宾雁、王力雄一道,获美国赫尔曼/哈米特写作奖,这是继1995年之后,他第二次获得此项奖励,理由是“面对种种迫害,仍以充分的勇气坚持独立的创作”。 2003年底,当选为中文独立作家笔会理事。 2004年3月,《活下去》五卷本之《证词》一卷由海外的明镜出版社出版,影响更广泛,被公认为“具有文学和见证之双重意义”。著名作家王力雄在序言里说:“廖亦武对今日中国的不可或缺,就在于他提供的证词填补了中国历史一个长期空白,将成为这一时代的中国之‘末日审判’文本,并将因此而进入永恒。”著名评论家胡平称它为“必能流传后世的不朽之作”。 2004年10月,结合自己寻访北京郊区上访村的经历,编著了《中国上访村》一书,于2005年初由美国的明镜出版社推出;此书由著名艺术家高氏兄弟实地拍摄了100多副图片,并由耶鲁大学学者康正果作后记。 2004年11月,法国国家电视一台之头号主播亲自到成都,对廖进行了“作家专访”,在西方世界引起反响。随后,因在文学和历史等领域的独创性成就,曾多次被世界各媒体追踪报道,多次被西方各文化机构邀请,但中国地方政府8次拒办护照,甚至拒迁户口,使他出狱至今,仍是自己家里“人户分离”的黑人黑户。2006年6月,他手持美国笔会主席的亲笔邀请,去重庆涪陵区出入境科申请护照,结果仍遭回绝。为此,他聘请了北京和成都的律师藤彪和王怡,开始打漫长的出国权官司。 2005年春,美国华盛顿的劳改基金会推出了《中国冤案录》第一卷,引起广泛关注。廖被誉为“中国黑色纪实文学的先驱”。著名作家郑义在序言里说:“在神奇的超级现实面前,绝望的作家索尔仁尼琴与绝望的诗人廖亦武放下了雄心万丈的艺术抱负,谦恭而无奈地开始记录原始案件。当然,还有绝不自我欺骗的良知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派。这是集圣徒、苦难代言人和行吟诗人为一身的那种大文豪的基本素质。” 曾译过《底层》的法国权威汉学家玛丽.侯芷明再次接手《冤案》,预计2007年能够译完出版。 2006年8月,美国劳改基金会推出《中国冤案录》第二卷,著名作家余杰和北明为之作序。余杰说:“廖亦武笔下的每一个汉字,都是这座‘一个人的大屠杀博物馆’中具有永恒性的砖石——对于长期以来患上了严重的失忆症的中国来说,这是一笔无价之宝。” 2005年9月,美国权威文学杂志《巴黎评论》推出了廖的《底层》专辑,并附有英文译者黄文的详细评介文章,引起强烈反响。本期的另一个专题人物是美国笔会主席拉什迪,他曾因写作《撒旦诗篇》而被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悬赏500万美金,追杀了近10年。 此后,西方媒体开始竞相转载《底层》,廖被视为“中国底层见证文学的第一人”。美国最大的经纪人公司开始介入,接受了《底层》英文译者黄文的委托。 通过反复的谈判,不厌其烦的编辑,几十万字的《底层》英文版将于2007年通过一家著名的商业出版社面世。
2005至2006年,日本的《蓝》杂志多期推介《底层》和《冤案》,在日本文化界激起强烈反响。由《蓝》杂志主编、著名女作家燕子主译,有日本奥斯威辛博物馆馆长山田正行教授、80高龄的权威汉学家竹内实等勉力协作的《底层》日文版已完工,全书50多万字,仅注释部分就达5万多字。将先在东京的《观察》杂志上连载,于2007年出版。 2005至2006年,廖将注意力集中在对1950至1952年的土地改革的追寻。他多次深入穷乡僻壤,抢救采访年事已高的地主、贫农,力图重现“新生政权”建立之初的那一段被掩埋掉的残酷历史,这将构成《中国冤案录》第三卷。 2006年11月,廖的狱中诗集《犯人的祖国》法文版在代理人孙山杉的参与和努力下,翻译完毕,将于2007年在巴黎的一家著名出版社出版。这是作为诗人的廖亦武在地球上公开出版的第一本诗集。 2006年12月,《巴黎评论》再次推出廖的专辑。这是继上个世纪40年代推出著名作家海明威以来,破例两次刊登同一个作家的专题。 除了文字写作,廖数年来制造并个人发行的地下音乐CD有:《汉奴》,2000;《叫魂》2001;《大屠杀》,朗诵,2002;《情兽》,朗诵,1989年制作,2002年翻录;《箫吟》,2003。与此同时,他对民歌民谣的追访、搜求怀有浓厚兴趣。 2005年底,廖创作并录制了音乐作品《不死的流亡者》,艺术化地回溯了他这些年的精神历程,感动了海内外许多人。将来正式出版,他会把这张专辑题献给中国纪实文学的真正先驱,他父亲的偶像刘宾雁师傅。 2006年8月,受法国代理人孙山杉的委托,法国两名极有才华的年轻记者在云南某地采访了廖,拍摄了他的纪录片。其中他在中国民间影响十分广泛的“廖式即兴音乐”将首次被西方观众接触到。 2006年12月底,廖亲自导演并制作了安抚历代亡灵的实验电影《苍山下》。 廖今后要努力完成的文学作品是《活下去》第五卷——《传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