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ijing Spring 欢迎光临 北京之春   快速通道 月刊首页 - 《北京之春》月刊 - 资料文集 - 北春新闻中心 - 订阅与支持 - 首页

 推荐新闻
· 周晋:也谈“亚投行”与.
· 专访香港占中学生领袖周.
· 《纽约时报》中国权贵家.
· 张千帆:寻衅滋事、刑法.
· 严家褀: 胡锦涛的青年时.
· 1933-1934年:共产党员�.
· 共産完了是共妻--必须.
· 新矛盾论:矛盾律的科学.
· 中国人的“爱国”怪现象
· 流亡的良心:从索尔仁尼.
· 余晓平: 中共高官为自己.
· 茉莉: 经典给我的馈赠
· 中巴经济走廊是令中国纳.
· 1万亿!中国央行“放水�.
· 余英时:习近平统治系统.
· 梁京:高瑜的噩梦能否成.
· 中国股市面临史无前例的.
· 丁子霖: 高瑜案的警示
热点新闻
<> 胡平在为刘晓波获诺奖举行的酒会上的讲话
<> 中国经济退潮速度远超预测
<> 胡平:“六四”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
<> “阴谋论”流传 王乐泉“阴谋”新疆75事件
<> “六四”遗孤已长大成人
<> 胡平:柏林墙的随想
<> 胡平:也谈李庄案
<> 胡平:温家宝高调纪念胡耀邦说明了什么
<> 村民走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
<> 谁是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
  即时新闻
<> 胡平在为刘晓波获诺奖举行的酒会上的讲话
<> 中国经济退潮速度远超预测
<> 胡平:“六四”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
<> “阴谋论”流传 王乐泉“阴谋”新疆75事件
<> “六四”遗孤已长大成人
<> 胡平:柏林墙的随想
<> 胡平:也谈李庄案
<> 胡平:温家宝高调纪念胡耀邦说明了什么
<> 村民走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
<> 谁是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
把心叫醒 将魂找回
日期:11/8/2007 来源:网络 作者:章诒和

—— 致谢(美国)中国民主教育基金会
章诒和
丁亥之秋,高耀洁女士和我获得设立于美国(旧金山)的中国民主教育基金会颁发的2007年度杰出民主人士奖。消息传来,深感意外——对奖项和颁奖者一无所知的我,慌忙打听:中国民主教育基金是啥来头,有何背景?没人告诉我。好在如今有“网”,“网”能告诉我们报纸广播以外的信息、动态及时尚。我用“谷歌”查到基金设立者黄雨川先生,当知道他是因爱国而回国,在1957年被划右派分子的时候,心理隔阂与情感陌生于瞬间骤然退去。还用继续打探吗?下面的“故事”,我都可以“复制”。他定是历尽坎坷后再度远行,一番打拼后获得成功,最终移居美国。人在异国难忘故土,身处安乐不忘忧患。困心衡虑,郁积思通,遂设立民主教育基金会,以推动中华民族之文明。果如是!

为什么要设立基金会?为什么要写作?人为什么而活?我们或许要用一生一世或几生几世,才能找到答案。吃“肯德鸡”,穿“伦敦雾”,看“好莱坞”,玩“自驾游”,读“哈里·波特”。外乃眼花缭乱之大千世界,内是层出不穷的各种欲望。活在这个全球化体系,我们和我们的后代其人生到底从哪里进入,又从哪里走出呢?是“钱”进“权”出,还是“权”进“钱”出?果真如此的话,那么民主、自由、平等、正义等最要紧的事情,由谁来承担?人的内心是否还能存放良知、悲悯、羞耻和忏悔?人世浮华,寒气未尽。假如理性和情感双双失落在红尘,那我们这个民族真的就没了盼头。假如私人领域受到侵犯也能逆来顺受,那作为一个人真的还有什么尊严。1997年香港回归,有些人认为这是一个结束,而另一些人则等待一个开端。十年后,2008年北京奥运会也是这样了,十二亿人期盼它的到来。它的到来是否同时意味着结束和开端呢?结束往往是一种现实的结束,而开端就难说了。五十年来,几代国家领导人讲了无数的“开端”,但多为理想化的开端。在我们这里只要属于理想的东西,似乎就模糊不清。就连邓氏创立的“中国特色”理论,在实践中不也是模糊不清吗?否则,干嘛要咱们都来“摸石头过河”呢?现在,胡氏“和谐”是开端了。以“和谐”开端,好!但要符合人性才会更好,别光打亲民牌,反腐牌。要知道,制度的民主化、科学化和人性化,根本不是什么对国人梦想的满足,而是还愿——对生者和死者的还愿。

我一再表白,对政治没有热情,酷爱的是文学艺术,记忆是我的一贯主题。有了这个不能忘却的主题,才引导出“生命战胜过去”的叙事结构和人物的精神境界。写作动机始终是明确的——我们这些苟活的人,当为那些在历史严寒中瑟缩的生命留下一口热气;从已然消失且一去不返的诗意里找到一丝甜蜜;讲出以往掩藏很深的痛苦,把它交给未来。也正是记忆使我得以于绝境中复生。一生平庸却获此荣誉,方寸之地,何以为安?我深知:生命的延续不等于人生之收获,故每日都有光阴从指尖前滑落的焦灼。不管成败得失如何,铁窗与美酒都同样可以使人忘却。我们已经忘却了许多,忘却的要找回;找回的避免再次忘却。即使明天就死,今天也要把心叫醒,将魂找回。思想无罪,社会永远需要批判。没有罪孽也就没有救赎,没有记忆也就没有未来。在人生的舞台上,我不能徒然活着,虽然已是步步皆老的向后光阴。

今岁以来琐事繁多,顿形劳惫,恐难赴美。此区区苦衷,尚祈基金会及其评委诸君鉴而原之。寸衷衔感,薄纸难宣,而知遇之恩,当思竭心力图以报。

谢谢大家!


相关新闻
李大同:汪信尖锐而真实
杨建利:坚强的善良
高耀洁章诒和获杰出民主人士奖
中国和解智库新闻稿
送别包遵信先生的通知
包遵信先生89在北大演讲照片
著名学者包遵信先生病危
Copyright ©《北京之春》编辑部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bjs201022@gmail.com webmaster@bjzc.org manager@bjzc.org
地址:BeijingSpring,P.O.Box520709,Flushing,NY11352 USA
电话:001-718-661-9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