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ijing Spring 欢迎光临 北京之春   快速通道 月刊首页 - 《北京之春》月刊 - 资料文集 - 北春新闻中心 - 订阅与支持 - 首页

 推荐新闻
· 周晋:也谈“亚投行”与.
· 专访香港占中学生领袖周.
· 《纽约时报》中国权贵家.
· 张千帆:寻衅滋事、刑法.
· 严家褀: 胡锦涛的青年时.
· 1933-1934年:共产党员�.
· 共産完了是共妻--必须.
· 新矛盾论:矛盾律的科学.
· 中国人的“爱国”怪现象
· 流亡的良心:从索尔仁尼.
· 余晓平: 中共高官为自己.
· 茉莉: 经典给我的馈赠
· 中巴经济走廊是令中国纳.
· 1万亿!中国央行“放水�.
· 余英时:习近平统治系统.
· 梁京:高瑜的噩梦能否成.
· 中国股市面临史无前例的.
· 丁子霖: 高瑜案的警示
热点新闻
<> 胡平在为刘晓波获诺奖举行的酒会上的讲话
<> 中国经济退潮速度远超预测
<> 胡平:“六四”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
<> “阴谋论”流传 王乐泉“阴谋”新疆75事件
<> “六四”遗孤已长大成人
<> 胡平:柏林墙的随想
<> 胡平:也谈李庄案
<> 胡平:温家宝高调纪念胡耀邦说明了什么
<> 村民走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
<> 谁是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
  即时新闻
<> 胡平在为刘晓波获诺奖举行的酒会上的讲话
<> 中国经济退潮速度远超预测
<> 胡平:“六四”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
<> “阴谋论”流传 王乐泉“阴谋”新疆75事件
<> “六四”遗孤已长大成人
<> 胡平:柏林墙的随想
<> 胡平:也谈李庄案
<> 胡平:温家宝高调纪念胡耀邦说明了什么
<> 村民走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
<> 谁是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
中国的威胁在于民族主义情结
日期:12/26/2003 来源:大纪元 作者:大纪元

大纪元记者夏菲编译报导/尼古拉斯.克里斯托夫(NICHOLASD.KRISTOF)于2003年12月20日在《纽约时报》登载题为“中国威胁?”的文章。作者指出他对中国的担心并不是它的核力量和它可攻击他国领土的军事能力,而是担心这个政府给年轻人灌输的日益扩大的民族情结。

文章说,崛起的力量对于他周围的邻居来说总是一种威胁,即使在民主政治中,比如雅典(Athens)发动的波罗奔尼撒战争(thePeloponnesianWar)和美国在十八世纪发动的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侵略。

作者说他对中国的担心并不是它日益升级的核设施和它可攻击他国领土的军事能力。中国的军事条款是很谨慎的,并且主席胡锦涛正带领著中国在国际事务中逐渐发挥著建设性的作用。

以上都不是,作为一个喜欢中国并且希望它成功的人,作者担心的是这个政府给年轻人灌输的日益扩大的民族情结。当1999年美国炸弹轰炸了中国使馆,愤怒的中国人攻击了美国驻北京大使馆;当9.11恐怖攻击发生时,幸灾乐祸的言论充斥了各大网站。美国人都从中得到了一点警示。

从中国人对于日本人的态度中,也能清楚地看到了一种盲目爱国可能导致的社会动荡。作者列举几个月前报导的一群日本商人集体到珠海嫖妓的事件,愤怒几个星期内迅速蔓延到了整个中国。但是,在中国的确有成千上万的妓女公开提供性服务。作者说去年他在珠海,有一群妓女敲打他所在酒店房间的房门,他则胆却地躲在屋里。

作者认为不断提升的民族情结扭曲了中国人判断事务和决策的能力。民族情结也使得政府在国际争端中采取强硬的态度,尤其是针对台湾,一个错误估算就很可能导致一场与美国的战争。

作者认为中国政府想利用民族情结作为一种国家的粘合剂,当各种意识形态消失时,把中国人粘合在一起。在不断的批判日本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民族主义的同时,其实中国人的民族情结变得并不亚于当时的日本人。

作者说,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日本和德国得到的一个教训就是,凶残的民族主义是真正对全球安全的威胁,这是美国及其他国家应该不断提醒胡锦涛的一件事情。值得高兴的是,一些有远见的中国知识阶层呼吁改变中国的“受害者心理”,他们认识到,这是羁绊著中国成功迈向他本应该成为的全球领导者的一个最大障碍。

中国的真正威胁在于它的民族主义情结。


相关新闻
余杰:温家宝与杨子立谁更爱国
Copyright ©《北京之春》编辑部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bjs201022@gmail.com webmaster@bjzc.org manager@bjzc.org
地址:BeijingSpring,P.O.Box520709,Flushing,NY11352 USA
电话:001-718-661-9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