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恒均
从欧洲到广州,从广州到澳洲,发现对上海世博会的感觉竟有天壤之别。欧洲是世博会的发源地,历史上一大半的世博会是欧洲城市举办的,可是和他们聊起来,要就是一问三不知,要就是毫无兴趣。问多了,人家反而过来质疑你,世博会不就是一个规模大一点的展览会吗?真不明白你们中国人干吗那么夸张!
回到中国,发现我们也确实夸张了点,对世博会的宣传铺天盖地,你打开电视或者走到任何一个人群不允许集聚的广场,几乎都有上海世博会的倒计时在“滴答、滴答”进行中,弄得你好像置身一个随时会爆炸的定时炸弹的世界之中。
澳洲是除欧洲、北美洲之外少有的举办过世博会的国家之一,1988年的世博会在布里斯班举行。可当我和澳洲人谈起世博会,发现他们一点印象都没有,好不容易找到一两个有点兴趣的,可人家一开口竟然质疑起上海世博会澳洲馆的奢华。说浪费那么多钱搞那个东西干啥,政府是否投入不应该投的钱。后来我才知道,澳洲人也都认为世博会是一个规模大一点的展览。据说有几届世博会澳洲不去参加,因为筹不到足够的钱,可见人家的态度。
连碰了两鼻子灰的我就不能不去研究一下世博会的历史资料了。说是研究世博会,其实是想知道中国为啥把一个西方人渐渐淡忘的博览会能弄成举世瞩目的盛会,现在连世界各地的华人社区也折腾开了。研究一小时后我得出了结论:正在崛起的中国需要世博会,而世博会显然也需要崛起的中国顶一下。可得出了结论后随即出现了新问题,那就是:中国需要世博会干什么?换句话说,我们要利用世博会向世界展示什么?让我们对照以前的世博会展示的“产品”,检视一下我们的“存货”。
首先,万国博览会最早展出的都是各国的科学技术与经济新成果,包括一些影响世界的发明。例如,1855年巴黎世博会上,游客看到一个奇怪的玩意,有人问,“这是啥?”旁边一位憋了很久的哥们跳出来答道:“这是新发明的乐器,叫萨克斯风。是我发明的,我叫阿道夫。萨克斯。”游客听后,捂着嘴巴忍住笑离开了,因为还有很多没有见过的小玩意等他们去参观,无暇停留啊。今天,我们每一个人都听过萨克斯风。
那么,中国能否在上海世博会上展出有创意的发明创造?我想,虽然我们的经济是发展了一些,拉近了同西方国家的距离,但在科学技术发明与文化艺术创新领域,实在是令人汗颜的。我们总不能指着堆积如山的廉价中国产品骄傲地介绍道,先生,这是我们国家生产的耐克鞋,连我们的孩子都能生产呢……或者,我们推出一台可以把地沟油变成国宴上的美味佳肴的机器?又或者我们公布把三聚氰胺加进牛奶后只增加牛奶的营养而不损害孩子肾脏的小配方?
其次,每一个世博会都有一个主题,这个主题要就是代表人类发展的方向,要就是标识着举办国的独特文化与文明。例如,1971年的匈牙利布达佩斯世博会的主题是“狩猎对人与艺术的影响”,1855年的巴黎世博会展示了“农业、工业与艺术”,而上面说到的澳大利亚世博会的主题则是“科技时代的休闲生活”……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说实话,上海世博的这个主题要想给世界一个惊喜,那绝对是打错算盘了。实事求是地说,在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发展时期,中国的城市发展突飞猛进,城市的边界以小时计算在向四面八方疯狂拆迁,高楼大厦则是以分针计算在向天空崛起……难怪很多中国人到西方城市旅游,发现那些城市已经停止了生长,几十年如一日,就觉得自己的国家发展最快。他们不知道的是,今天发生在中国的城市扩张,早在几十年前,甚至一百多年前就在西方完成了。而现在,人家已经认识到,要想生活更美好,到乡下和郊区去啦,哪个傻冒还呆在城市里?
再说,那种生活空间挤迫,年轻人不得不蜗居的城市,能够让生活更美好吗?更何况,即便北京和上海等城市确实让一些人生活更美好了,但得不到大项目(如奥运、世博会与亚运会)的其他中国城市,还有广大的农村,生活怎么美好呢?所以,上海世博的主题最多能够引起西方人惊叹:“啊呀,你们竟然能够用那么小的空间养活那么多的人,真了不起啊!”
我们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值得炫耀,也显然无法让北京、上海的“美好城市生活”领导世界新潮流(就是领导,也应该先领导中国中西部包括贫穷落后的青海玉树附近的地区吧),也就是说,历史上历届世博会展示的东西,中国都乏善可陈。那我们用了举国之力举办一个世博会,到底又为啥呢?只是为了卖卖门票,搞成收支平衡,或者赚点钱?但你是否知道,即便收支平衡了,投资的是全国的纳税人与社会公器(所有的媒体),而收入却不会回到纳税人的口袋?
让我们还是从过去世博会推销的另外一种“产品”入手。从第一届大英帝国(1851年)登上历史舞台,要靠万国博览会展示自己的蒸气火车与新型政治之外,后来的世博会几乎都是在有相同理念的西方国家之间转来转去。而世博会炙手可热的年代,也正是西方的价值观在紧密锣鼓形成,并逐渐登上全球舞台的时候。说白了,以展示科技、工业、经济与文化成果为主的世博会,在本质上其实是推销一个国家价值理念最好的平台。而世博会之所以在西方逐渐没落,失去了昔日的好风光,正是因为普世价值已经在西方不再是一个需要推广的东西,而世博会自然也就降格到一个“规模比较大的展览会”的地位。
日本和韩国的例子可以作为反证。上个世纪末,当西方对世博会开始抱可有可无的态度时,韩国和日本却急不可耐地加入进来。而在这之前,所有的世博会几乎都是在欧洲、美洲和澳洲的城市举办的。当韩国和日本逐渐登上西方人主导的世界舞台后,迫不及待地接过了世博会的大旗。而在西方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的世博会,在亚洲的日本和韩国确实起到了向世界推销这两国的作用。但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当日本和韩国成为唯一两个举办世博会的非西方国家的时候,也是这两个国家正式接受了西方普世价值观的年代。
现在,轮到崛起的中国了?虽然我们没有高科技,文化显然也无法引导世界,生活方式就更不用说了,但中国的经济发展举世瞩目,更有传说中的“中国模式”,以及“无与伦比”的制度优势,还有马克思加秦始皇再稍带上孔子的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对于西方国家,这也是上海世博会最大的卖点。当世界各国来到中国的上海,当上海的世博会把中国呈现给世界的时候,也是我们向世界输出中国价值的千载难逢的机会。
最后,问题就归结到一点:我们有自己的价值观吗?如果有,是什么呢?是否得到民众认同?是否拿得出手?
过去三十年,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而能够发展的主要原因就是对外开放了。我们从打开国门引进外资(包括台港澳)开始,到世界上较为先进的生产与生活方式逐渐流传开来,无一不在与世界先进的经济、社会与文化接轨。当我们有了一点实力的时候,我们发挥了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举办了世界上人均收入排名在100位左右的国家连想也不敢想的奥运会,以及接下来的世博会。虽然,“集中力量办大事”背后的逻辑是同时集中了那些贫困人口的力量——他们应得的收入、福利和不该缴纳的税收——办了最大的好事,也办了最大的坏事,但从我自己来说,我真地很支持中国举办奥运会与世博会,这是好事,也是一个进一步开放与学习的机会。
可是,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我们虽然引进了奥运会与世博会,却几乎是掏空了内核地引进了人家的硬件,而对于更重要的软件——奥运精神与世博的意义——却拒之门外。他们大概以为,引进奥运会与世博会也像引进飞机大炮以及可口可乐生产线一样,却忽视了依附于奥运会与世博会的价值观念。奥运会是从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希腊开始的,世博会也一直在西方举行,这两个分别标志着体育与文化的盛会无疑都打上了西方价值的烙印。如果我们中国真有一个折服世界——或者至少能够折服中国人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我们完全可以用旧瓶装新酒的方式,借用奥运会与世博会,展示中国人的理念,向世界输出价值,从而赋予奥运会新的精神,赋予世博会新的意义。
但是,我们做到了吗?一场轰轰烈烈的奥运会,弄得西方人都傻眼了。他们第一次发现,原来奥运会可以这样办啊。而且我们的运动健将也获得了金牌第一。可是,才两年不到,你去世界各地问人家,北京奥运会如何?人家最多告诉你,规模宏大,吃得不错……当时我写了一篇《我们要那么多金牌干什么》,现在我还要问,一场弘扬体育精神的奥运会过后,我们孩子的操场上多了一些体育设施没有?我们的教育(包括体育设施)经费增加了多少?我们民众有了更好的健身条件?那些举国体制包养的运动员,夺取的金牌和银牌真地在国际上提高了中国人的地位?还是正好相反,让人家更看不起你?每一块用金钱加起来的金牌背后,又有多少孩子的锻炼器材被减少了?
有人说,中国人办了一场登峰造极的奥运会,西方人都不知道今后怎么办好了。其实,真正“以人为本”的西方国家永远不可能办中国这样的奥运会,人家的运动员照样在到处筹钱训练,很多运动员在平时还要靠打工甚至卖苦力养家活口,但这些国家的国民体育素质,却高出中国何止是GDP的那个差距?这,其实就是在西方流传了上百年的奥运精神的一种:公平竞争只能是公平社会的一部分,体育场上的公平竞争,如果没有社会上每一个孩子对体育资源与教育的平等获得权利做保障,并无多少意义。可这种精神并没有和“奥运会”一起引进到中国。而中国在2008年赋予奥运会的那些中国特色与中国价值观,在风光了几天之后,甚至连北京城都没有出,留下的是世界上最豪华的奥运会,以及世界上最大的一群失去了基本体育资源的孩子……
现在,又轮到世博会了。我不知道当世博会开幕后,大家是否可以在中国馆里找到一种叫“中国价值”的东西,但从成功申请世博到现在,中国特色与价值观念一直在主导着我们。举国体制齐上阵,全国人民办世博,弄得举办过世博的澳洲人和世博会的老家欧洲人都迷糊了,你们这哪里是在办世博会啊?我们玩了一百多年的世博会不是这样玩的啊?现在,听说连议论和批评上海世博会也不行了,真是遗憾,因为以科技与文化创新为主的世博会的最大的意义就包含着否定前人和权威的批评精神与创新精神。你现在连这个也禁止了,到底想把世博会搞成什么样子呢?
我支持中国举办奥运会与世博会,然而,剥离了奥运精神的奥运会,与失去了原有意义的世博会,又没有自己的价值观支撑,顶多是一堆瓜分钱财、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一场具有中国特色、轰轰烈烈的政治宣传运动而已……
2010-4-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