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潘
本名潘建志,台湾彰化县人。台北医学大学医学系学士。任职於台北市万芳医学中心精神科主治医师。目前担任台湾部落格协会理事长。
马政府加入亚投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犯了三个严重错误:
1.总统黑箱作业,事前未经行政立法部门和公众徵询同意。
2.矮化国格,中华台北,经由中国国台办递交意向书。
3.深陷於『一中市场』迷思里,更恶化台湾的分配正义。
台湾加入亚投行,扮演的是出资方的角色。过去台湾曾加入日本主导的亚银,最後一笔借款已是60年代。现在台湾中央银行外汇存底超过4000亿美金,世界第3。台湾对中国是资金输出国,台商历年投资中国总合早就超过亚投行1000亿美金的规模。台湾没有借钱的理由,只有出钱的责任。
但亚投行中国出资超过50%,中国势必主导,藉由贷款时的搓商直接『指导』或『干涉』他国内政。1997年,韩国金融风暴,外汇存底只剩39亿美元,向IMF(国际货币基金)申请紧急贷款,以美国为主的IMF粗暴干涉韩国经济政策。台湾加入亚投行,不可能有这种影响力。而国对国贷款政治性十足,金融利息很低,也无利可图。
分析起来台湾加入亚投行只有在国际上『交朋友』的好处,但这点也被马英九的黑箱决策和矮化国格蹧蹋光了。美国日本拒绝加入亚投行,对马英九的倾中和一中市场迷思会更加深疑虑,也会担心台湾成为岛链战略破口,加入亚投行不利台湾对美日关系。蔡英文要访美,『亚投行』一定是必考题。小英要当总统,得到美日支持相当重要。
Money Talks,金钱掌控话语权。台湾在2005年受IMF的影响,把GDP(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由『现金制』改为『权责制』,台商在中国赚的钱,在企业帐上认列不必汇回,也可以算入台湾的GDP成长数字。因此国家每年告诉我们经济成长只是虚幻,事实上海外(中国)生产所得已占GDP的一半。电子业「台湾接单,中国生产」,2013年上市柜公司获利汇回台湾金额比率只有3.5%。更惨的是,受雇人员报酬占GDP比重降至43.8%,创下史上最低,而营业盈余比重则攀升至34.6%,史上最高。也就是说,一中市场後,员工赚到的变少,都跑到大股东口袋里了。如果回到1996年,员工报酬在GDP占比50%的年代,现在每人平均加薪约8,000元。
从历史上来看,台湾过去从未在『一带一路』的海上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圈里面。明清时早先实施海禁,寸板不许下海,台湾和中国间是靠走私海盗维持地下贸易。郑和下西洋并没有经过台湾。清治时期,汉人要移民台湾有渡台禁令严格管制,不准携带家眷,多是罗汉脚偷渡。1895年甲午战争後,清廷因根本不重视台湾乾脆割让给日本。日治时期经济以台日间为主,日本帮台湾完成基础建设,台湾提供日本大量农林产品。而国民政府来台後更长年和中国隔绝,靠中小企业和全世界贸易,但台湾却能一路发展成现代化国家,1970年代造就举世惊艳的台湾经济奇蹟。直到这十多年来深陷『一中市场』後,台湾国力才开始衰退。
骆芬美写的『被扭曲的台湾史:1684~1972拨开三百年的历史迷雾』有这样的描述: 在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台湾人就已经过着富裕的生活。她在书中提到,『1684年,台湾被正式收入清朝廷的版图後,一般人以为台湾是个蛮荒初辟、亟待开发之地 。但在十一年後,《台湾府志》提到:台湾土地膏腴,沃野千里,汉人移民来台後,不需要像在中国内地那麽辛劳,就可以有好的收成。也因此,当时的台湾社会奢靡成风。当时台湾流通的货物大部分由中国运来,虽然售价是大陆的好几倍,但人们照样购买。』
这是台语古谚:『台湾钱淹钱目』的由来。台湾不必要加入亚投行,经济上更不能被『一带一路』和『一中市场』所綑绑。台湾现在最需要的是分配正义,改善年轻人的生活和相对剥夺感。最需要的是国家在国际上的尊严,建立台湾人的自信心。
我反对马英九加入亚投行的思维决策和过程,错错错连三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