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熟知北京高层圈子的消息透露,最近温家宝冷化处理一位应他召唤、从海外回到北京的亲信助理。这显示北京的政治气候仍然冷峻,政治人才只要涉及「六四」,或在六四之后离开中国大陆,或涉及海外,就很难被起用。 据可靠消息指出,这位前温家宝的亲信助理,曾经撰写起草过八粼年代不少重要文件,包括中共中央的党内外重大改革报告及文章,深受当时中共中央办公室主任的温家宝器重,引为自己的核心助理。这位助理后来到美国当访问学者,也一心从事学术研究、学习英语,政治上很低调。但他在公开发表的著述,也不免涉及高层政治。这位助理人在海外,毕竟英雄无用武之地,渴望回国参加经济发展热潮。 据称,当他在温家宝的再度延揽召唤下,愉快回国,准备一展身手,为中国大陆的政经改革发展效力。起初,他与温家宝重聚恳谈,各方欢迎也使他欣慰激动,于是他敬候佳音。但最后,在一段「了解调查」时日之后,他未能如愿回到温家宝身边工作。于是这一冷化,引发北京圈内外人士的议论。 自执掌总理大权之后,温家宝以中华天下为己任,鞠躬尽瘁,体现务实亲民作风,深得普通民众和知识界好评。他为何十分小心?显然,温家宝十分小心有几大原因,今天任何涉及六四敏感事物,或者涉及海外工作研究经历的政治人才,均会受到保守人士的反弹排斥,也被掌握最高军事领导权的江泽民以及江系人马所关注,即便没有外力干涉。温家宝在目前的中国大陆政治局面和气氛下,也不会轻率重用一个旧部下。尽管人才难得,但「政治正确」仍然十分重要。 温家宝是当时陪同总书记赵紫阳,赴天安门广场探望绝食青年学生的高层负责人,14 年来,他不仅得到邓小平的信任,也得到江泽民的器重,这不仅说明中共党政军高层,对于「不改革就要亡党亡国」的深刻体认,具有一致共识,也更体现温家宝为人正派,具有领导干才,才能成为第四代领导集体的第二号人物。现在,他不能重用自己过去的助理,想必也有不少无奈。 一个欲图振兴的中国,如果没有海内外归心的大度与包容,如果没有拋弃政治前嫌的胸怀,如果没有符合民意民选产生并受到人民监督的「人民服务员」,如何能够真正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