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联储局和其他五家中央银行降息之后的数分钟之内,中共央行做出了一个象征性的举动— 调降利率。中国的降息举动显示其对信用危机影响中国经济的忧虑升高。这是中国在一个月内的第二次降息。
彭博新闻9 日报导,人民银行将一年期的放款和存款利率调低0.27%到6.93%和3.87%,然而人民银行网站上的声明却没有提到是与美国联储局和欧洲央行协调的结果,中国持有5190亿元的美国国库债券。
华尔街日报9 日刊登麦理格投资银行(Macquarie Capital Securities.)中国经济主管凯维(Paul Cavey)的分析文章,他说:星期三中国做出许多经济学家预期的动作,并调降了放款利率和银行准备要求。 这个举动是中国面临1978年以来最大的经济挑战时采取的一种传统的货币激励方式。不过凯维认为:一个不一样的、自相矛盾的策略可能更好:就是采取激励性的紧缩。
凯维指出:中国比较大的问题是最近几个月销售下滑50% 以上的国内不动产市场。在正常经济当中的解决办法可能是降息。事实上,北京星期三宣布调降放款利率到6.9%同时降低银行准备要求0.5%,两项措施都是为了刺激流动性。然而,这些经济问题的根本结构性因素是中国独有。虽然经过了30年的经济改革,经济当中最重要的价格-- 货币的价格-- 仍然受到控制。
北京货币政策引发泡沫
凯维说:人民币的低估引发海外要求重估的呼声。北京做出回应,允许人民币在今年升值了约8%。然而,这个升值只是鼓励了更多的资金流入,所以北京把利率维持低档以避免扩大流入的问题。加总起来,这些政策是传统上引发泡沫的方法。流动性的流入创造了货币的过度供应和低名目利率--目前是7.2%,远低于20%的名目经济成长率—导致了超额需求。
北京的办法一直是透过规定限制放款的成长,银行被要求不要放款。信用余额相对于经济规模从2003年占GDP 的125%下滑到100%。同一期间,美国的信用占GDP放大到180% -- 这还不包括金融业的超级杠杆负债。
乍看之下,中国不像其他地方那样,它的的金融约束措施似乎保护了银行免于摧毁自己和整体经济。问题是,这些政策正在阻碍银行展开使它们成为自立商业机构的风险管理和其他技巧。
还有一个结果是,较小的私人公司即使在相当低的利率环境中也很难取得借款。多数证据显示,小型私人公司在中国最有生产力,雇用人工也最密集。然而,它们被推向利率可能高达40%的地下放款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