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在经历其特有的品质危机,官员正在寻找170吨仍然在货架上的三聚氰胺奶粉,这是在丑闻爆发一年多后,经营者为了蝇头小利置公众安全于不顾,让人难以置信。而最近在日本,在丰田汽车的召回事件后,讨论着重于汽车业的所有问题。米德勒(PAUL MIDLER) 是《中国制造劣品》(Poorly Made in China)一书的作者,他在《华尔街日报》9日发表文章指出,仔细检视这两个产品丑闻,可以看出这两个国家在他们达到品质的方法上有多么不同,也可以看到中国真应该向日本多多学习。
中国目前遇到的品质挑战,有时候被和日本在50和60年代从生产低质商品的坏名声中走出来的经历相比。当时日本也遭受惨痛的工业灾害,如水俣市(Minamata)的水银中毒导致1000人死亡。不过,日本的领导企业从此能够建立强力的品质信誉。虽然目前的汽车召回事件规模很大,有设计错误和电子故障问题,但和中国故意操纵产品相比,尤其是这种操纵涉及到狡猾避开第三方控制的努力,是完全不同类型的问题。
在中国,经营者为了蝇头小利置公众安全于不顾,让人难以置信。2008年的乳品业丑闻很有启发性。我们只知道最终的结果:6名婴儿死亡,30万人生病和超过5万人住院治疗,给许多中国家庭带来的无限的悲痛。
三聚氰胺丑闻是近年来中国品质危机中最令人不安的一个事件。这不仅是受害人痛苦的问题,而是污染事件可能是几十家公司、数百人知情的公开秘密的问题。虽然一些涉及2008年丑闻案的人声称他们不知道三聚氰胺会造成这么大的伤害,最近这一波被查获使用三聚氰胺的人不可能不知道。
更糟糕的是中共政府的顽固反应。北京对于今年的三聚氰胺丑闻严重掩盖。中国记者被警告不得报导牛奶案的细节。孩子受害于三聚氰胺产品而试图组织起来抗议或要求赔偿的父母,被以“扰乱社会秩序”关入监狱。
中共政府指挥下的法律制度无法为受害者伸张正义。分销和生产毒牛奶的犯罪人当中只有少数人受到严格的处分。两人被处死,更多人被放过。对于过去的丑闻,中共的反应一直是用政府的盾牌来保护产业,在这样的环境下再出现欺骗行为也不会让人惊讶。
三聚氰胺事件说明了中国制造商只注重短期获利的危险。生产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出现意外,不过三聚氰胺混入牛奶并不是巧合。警方指出,这次的三聚氰胺事件可能是2008年事件的继续。一些分销商把受污染奶粉重新包装并且上架。他们无法接受这么多奶粉被扔掉,即使这种污染很危险,即使可能受到惩罚。
日本近几十年的高品质声誉多归功“全面质量管理”之父戴明博士(W. Edwards Deming)。戴明强调,品质必须被正面对待,必须被视为推动长期成长的关键。部分由于戴明的影响,今天的日本极为重视对品质的追求,而这种眼光使日本成为各种制造业的创新者。
在中国,即使是最明显的生产错误或最令人震惊的不道德行为,员工也不敢告发。在和许多工厂合作中,我发现线上作业员完全不愿提出任何报告。经理人忽视可能会导致麻烦的问题。每个涉及的人都在计算风险,决定保持沉默以减少纷争,至少在短期内。当员工应该大声说话时,他们倾向用别的方式代替。
中国的问题之一是,努力提高品质的努力着重于制成品。每一次丑闻爆发时,解决办法就是测试更多的成品。这种事后的办法不符合一个持续的、系统性的改善。正如戴明所说,“我们应该在过程中努力,而不是结果。”
中国不应该因为日本最近的失误而幸灾乐祸。日本的品质出问题令人遗憾,不过那是失常,并不能代表日本的制造业。中国现在比以往更应该把世界羡慕的日本作为中国经济采取品质和产品开发哲学的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