鍥涘窛缁存潈浜哄+闄堜簯椋炶鎵瑰噯閫崟缃戝弸璐ㄧ枒榛戦緳姹熷簡瀹夊幙鐏溅绔欒瀵熷嚮姣欐梾瀹�涓佸鍠滃か浜轰唬棰嗙涓€灞娾€滃叕姘戝姏閲忓鈥濈殑绛旇阿璇�鍙版咕杈捐禆鍠囧槢鍩洪噾浼氫负灏兼硦灏斿湴闇囧彈闅捐€呭姙绁堢娉曚細缂呯敻鏋滄暍鎴樻枟鎸佺画鏀垮簻鍐涜鎸囨姠鎺犲ジ娣濂�銆婁腑鍥芥湭鏉ョ増鍥俱€嬪悡姝讳汉鏂扮枂鍏淮鏃忎汉琚寚娑夋亹琚皠鏉€ 浜斾竴鍓嶅弽鎭愬ぇ娓呮煡灏兼硦灏斿湴闇囧悗锛屼腑鍥芥梾瀹㈣褰曟挙绂荤湡鐩�骞夸笢涓婂崈宸ヤ汉鍔冲姩鑺傛父琛岄伃鍗冭闀囧帇鈥滆壇蹇冪姱鈥濆瓙濂冲皢鍦ㄧ編鎴愮珛灞炰簬鑷繁鐨勫叕鐩婄粍缁�澶栭€冨姞鎷垮ぇ鍓嶄腑鍏遍珮瀹樹箣瀛愮▼鎱曢槼姝g敵璇封€滈毦姘戔€濊韩浠�涔犺繎骞虫俯瀹跺疂瀹朵汉 鎶曡祫鐜嬪仴鏋楃粏鑺傛洕鍏�骞夸笢涓滆帪鏁板崈宸ヤ汉娓歌绀哄▉娉板浗鍐嶅害鍙戠敓缁村惥灏斾汉閫冧骸浜嬩欢 浠嶆湁8浜哄湪閫�绗崄灞婃棌缇ら潚骞撮琚栫爺涔犺惀鏂伴椈鐗圭ǹ4路29鍏ㄥ浗鍚勭晫浜哄+杩芥€濈キ濂犳灄鏄伃鍒板綋灞€绠℃帶鎵撳帇灏兼硦灏斿湴闇囪嚧鏁板悕瑗胯棌闅炬皯姝讳骸澶氫汉鍙楀洶
2010年7月3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撰写的节日“颂歌”《八一赋》【1】。这篇洋溢着谥美之词的“盛世宣言”,充满了意识形态的谆谆教化和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无比正确的“钦定逻辑”,83年军队的血腥史被描绘成了如诗如画的功德史。与李诗人今年4月发表的那首《玉树参天赋》【2】堪称情感姊妹篇,抒发的是一样的大国气象和盛世豪情。两篇御《赋》皆完美地实现了文学和权力的苟合,文学被强行注入了金戈铁马的豪迈,暴政被温情地赋予了美轮美奂的诗词意境。 李东东在搜肠刮肚的为执政者做精神按摩的同时,是否想到你所标榜的那支莽莽铁军,历史上承诺要为谁打江山?今天又是谁在坐江山?回顾中共历史上的每一次路线斗争,都伴随着军队指挥权的血腥争斗,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猴王逻辑”已经堂而皇之的成为“执政法宝”。国民党和共产党,谁代表人民?枪回答;民主体制和专制体制,孰优?枪回答;真理还是谬误?还是枪回答!人民供养的军队党领导,这个因果关系,在李大才子的辞赋中找不到一点合法依据。仰望执政者脸色增删的军史,在创作上不能被认为是艺术的升华,而只能被理解为知识分子良知的泯灭和道德的沦丧。 御用文人是专制社会读书人追求人生价值的最高境界。帝王将相时代,一些寄居在宫廷、府衙的猥琐文人,每日里察言观色地揣摩主子的喜好,适时地当面吟诵或背后呈送那些歌功颂德的阿谀之作,讨得主子的欢心。为了能踏入御用文人的行列,多少苦熬寒窗修成正果的学者在仁义道德和朱门显贵的十字路口,待价而沽,期待完成人生的“华丽转身”。 文人柳亚子在遣词造句恭维领袖的能力上就独领风骚。1950年,国庆观剧上即席朗诵的《浣溪沙》【3】中有一句:“不是一人能领导,那容百族共骈阗”,就讨得毛泽东龙颜大悦,使柳亚子在所有的文人中间脱颖而出,获得了南书房行走的资格;文豪郭沫若更是经常诗兴大发,不失时机地谄媚毛泽东和江青等权贵。卑微、乞怜的诗歌意境把郭大诗人的道德尊严降低到人类的水平以下,最终他的历史形象也如同他的献媚诗歌一样,随着中国政局的跌宕起伏,沦为后人茶余饭后的笑柄。 在野的准御用文人也深谙凭借文章“思想投靠”的要领,经常利用各种机会向执政者“表忠心”、“抛媚眼”。 著名作家余秋雨就曾经在汶川灾后适时地在博客里发表了情真意切的《含泪劝告请愿灾民》【4】一文。余大作家这篇大作与其说是写给灾民的,不如说是写给执政者的。利用自己的名人效应,把当政者想说又不方便说的“硬道理”讲得合情合理。尽管余大师的“道德文章”遭到了民间的唾骂,但他苦口婆心付出的“真诚”,自然有人领情。 同样是汶川地震,给许多寻找思想投靠,苦于没有机会的形形色色文人提供了创作的素材,奥运召开前,山东作协副主席王兆山在《齐鲁晚报》上发表了媚词《江城子•废墟下的自述》【5】,给执政者欲在丧事中办喜事的复杂、矛盾、急切的心情,找到了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理由。 中国无德文人的无耻、可恨之处就是喜欢把民众的苦痛调制成幸福的素材,并按照统治者的逻辑去思考,去创作,把谄媚执政者当做写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而对底层小民的心理承受能力总是抱有足够的信心,对于被定义为“后富起来的”那部分人群遭遇的不幸、受到的迫害总是能够漠然视之并且畅然释怀,并高调发表一番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观点。 一位受人尊敬的作家,应该用独立的思想研究真实的历史,剖析社会发展中的现实矛盾,不回避人类的苦难。其作品应该反映人性的光辉,鞭挞现实中的丑恶,而不是从官方的“正史”中寻找素材,按照执政者的思路去演绎钦定的题目。一个历史上拥有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近代却一直没有孕育出诺贝尔文学的王子,缺少的恐怕不是有才华的文人,而是文人的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 如果有一天,御用文人不再是读书人的最高理想。读书、写作只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种需要。无论什么观点的作品都只是人们表达心情的一种形式,并不会为此因言获罪。官办的媒体上既能发表《八一赋》,也能容忍《访民赋》、《民工赋》、《求学赋》、《看病赋》的存在,中国才真正是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文明国度。 参考文献:【1.】《八一赋》:http://www.leiyang.gov.cn/main/xwpd/szyw/tt/e7f6f7a2-0c51-40b2-be23-8622756c1439.shtml【2】《玉树参天赋》http://society.people.com.cn/GB/11465496.html【3】《浣溪沙》http://www.cctv.com/history/special/C11298/20031119/100328.shtml 【4】《含泪劝告请愿灾民》http://vip.bokee.com/20080610549772.html【5】《江城子•废墟下的自述》http://www.qlwb.com.cn/display.asp?id=309216 二〇一〇年八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