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两个非常不同的作家,一个被共产党视为座上宾,一个曾经是共产党的阶下囚,他们最近都获得著名的国际大奖。图为廖亦武(左),他获得今年的德国书商和平奖。(Ralph Orlowski/Getty Images)
纽约时报:三个奖项 三种看待中国的方式
文学不是拳击比赛,但是有时候它产生的两极化的狂热有点像拳击比赛。最近几天中国的情形就是这样。《纽约时报》10月17日报导说,两个非常不同的作家,一个被共产党视为座上宾,一个曾经是共产党的阶下囚,他们最近都获得著名的国际大奖。
其中一个是莫言,他上周四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共产党中宣部部长李长春说,这“反映出中国文学的繁荣和进步,以及中国增强的影响力。”
另外一个作家是廖亦武,他获得今年的德国书商和平奖。他周日在法兰克福接受了这个大奖并且发表一篇灼热的讲话,主题是“这个帝国必须分裂”。
廖亦武所指的帝国就是指中共极权政府。他说为了中国和世界的自由,这个专制体制必须灭亡。廖亦武因为他的文章在监狱里度过四年,在经过了数十年的政治迫害之后,去年他逃离中国,现在居住在德国。
*莫言和廖亦武代表两个阵营
报导说,这两个男人被广泛描绘成代表两个对立的阵营。一个是体制内,一个是异议人士,他们一起定义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边界。
规模庞大的中国政治,就像它巨大的人口和经济一样,可以遮盖其他独立的中国传统的微弱声音,比如民主社会台湾和香港,诗人和学者梁秉钧说。
“大陆像是一个自主自足的宇宙,没有其他文学可以在中国一争高下。”出生于香港的梁秉钧说。
特别是在西方,“人们对于中国文学的概念真的很有限。当他们谈论中国文学的时候,要么是莫言,他代表着来自大陆的(当局)可以接受的主流作家,要么是廖亦武,他代表着异议人士。”
“如果你来自于比如说德国,你可能认为中国人都是生活在高密的农民。”高密是莫言的农村家乡。“或者要么是异议人士。”
*两个阵营之外的作家
报导引述梁秉钧说, “有些东西被错过了。就像一个光谱,这是一个不完整的图谱。”梁秉钧说。他的里程碑式的有关香港的诗歌集“时代边缘的城市”刚刚再版。
为了帮助完成这个图谱,我们可能可以看看第三个中国作家,他本月刚刚接受一个大奖—台湾诗人和学者杨沐,他10月5日被授予中国文学纽曼奖。十月份对中国作家来说是一个丰收月。
“如果我必须评价今天谁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我要说是杨沐。”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教授和评奖委员会的评委之一的米歇尔•叶(Michelle Yeh)教授说。
“这个奖项是有关谁对中国语言作出最大贡献,杨沐的工作迄今作出了惊人的贡献。”叶教授说。
“现在许多人不知道这一点,因为他们不读他的作品。”叶教授说。大陆的作家经常发现他的作品“太精致和文学”。
杨沐最出名的是他的早期罗曼蒂克的诗歌和他挑战固定历史叙事的兴趣。
“基本上,他在说,‘我位于今天的中国文学主流之外。’”叶教授说。
“他的角色模式是过去的学者-作家,就像苏东坡一样。”叶教授说,“他是一个彻底精通古典文化传统的作家。莫言拥有这个吗?我不这样认为。坦白说。”
*大陆作家最大的资产是1949年后的经历
报导说,但是叶教授也对莫言表示敬佩。她说, “来自于大陆的现代小说作家,他们最大的资产是他们在那片土地上的经历,他们在1949年之后的经历,他们经历的一切,他们的父辈经历的一切。这是他们的现实。”
叶说,而这些现实的许多东西,是根植于政治动荡。
但是仍然,“我认为他们对中国的抓取大多局限在20世纪,特别是20世纪下半叶。”叶说。
因此这三位作家获得的三个大奖告诉我们一些什么?
叶指出,“不同中国作家有着截然不同的现实,有关中国,有关中国语言。”
“莫言是一个寻根作家。廖亦武对于他所作的充满激情。他只能做他自己。我对他经历的一切感到敬佩。杨沐对于我而言是最好的艺术家,他连系着文化和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