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闻
热点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首页 > 国际新闻

 

前东德:波澜不惊二十年
日期:8/15/2009 来源:经济观察报 作者:金雁


但我却想,当年的东德执政党又何尝是完全按照马克思主义行事呢?而在今天的德国,为了独揽大权什么事情都可以干的势力还能存在吗?今天这些左派人士凭着那些“落伍”的理念能否赢得选举并掌权,固然难说,但起码他们的真诚能赢得一部分选民。如果他们毫无原则,还有谁会把选票投给他们?从另一方面讲,在今天的德国,用不着看谁的脸色讲假话,只要是自己真信,又不强迫别人,“教条”一点又何妨?

来到前东德地区,我的一个发现是,这里在“剧变”后,并没有像一些国家(如俄罗斯)那样,发生大量更改地名的事。除了萨克森州的“卡尔·马克思城”恢复了开姆尼茨的传统城名,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的发祥地萨克森-安哈特州的维滕贝格前面加了个“路德城(路德施塔特)”的前缀(现在该城正式名称为路德施塔特-维滕贝格)之外,其他前东德时期带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的地名都没有改。我们下榻的勃兰登堡州小镇克伦马克瑙就有一条卡尔·马克思大街,我们住的酒店门前是托马斯·闵采尔大街(闵采尔是16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德国农民战争领袖,是一位受前东德意识形态推崇而与西部的主流价值观并不契合的人物),但是剧变之后这些街名都没有变。进入柏林东部,保留下来的地名就更多了:如卡尔·马克思大街、马克思恩格斯广场、倍倍尔广场、李卜克内西大街、卢森堡大街、蔡特金大街等,如今都保持原名。马克思恩格斯广场上的马、恩大型塑像也仍然耸立,接受左翼民众的瞻仰。甚至洪堡大学主楼正厅内也仍然镶嵌着马克思的名言:“哲学家的任务是解释世界,而重要的是改造世界”,俯视着来往楼内的莘莘学子。当然,这些左派名人都是德国人,外国人就未必受到这样的待遇了。东德曾经有一个“斯大林城”(斯大林施塔特),现在叫做艾森许滕施塔特,不过那是赫鲁晓夫时期就改了名,不是剧变后改的。如今,即便在社会主义国家,似乎也没有以斯大林命名的地名了,倒是在“资本主义花花世界”的巴黎,现在还有一个斯大林格勒广场。

我们的一些朋友看到这些地名,大概又会惊呼起来,引为前东德人民“怀念过去”的证据了。但是我们还是有点平常心吧。曾经的极权体制下,左派上台就要消除右派痕迹,右派上台就要消除左派痕迹,这都是不知哪个年月的老黄历了。今天的东柏林当然仍有马克思主义的信奉者,“新欧洲”各国也都是如此,也许他们有朝一日也会通过选举“重新”上台执政,但是他们不可能再像在1953年6月17日那样对工人搞“专政”了。——这就是我在从“马克思大街”走到“6月17日大街”时的感想。

(作者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 原载: 经济观察报

此新闻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相关新闻
克林顿旋风,让美朝“双赢”
军人独裁下的缅甸反对党
金正日用对抗中共换取美国支持
克林顿访朝救记者内情
奥巴马的外交胜利与胡锦涛的末世帝王心态
美议员关切中国维权律师被取消执照
平壤高调接待美国前总统克林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