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政治、文学和哲学性期刊《现代》2010年第657期发表一篇有关中国对非洲刚果投资引发国际争议而被迫缩减规模的分析文章,作者是法国非洲问题专家、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合作研究员梯耶里•维尔古隆。维尔古隆曾就职于法国外交部、欧盟及经合组织并担任国际危机组织中部非洲项目的负责人。
文章的标题是“中刚合作成众矢之的--剖析一起国际争端”。所讨论的是有“非洲世纪合同”之称的中国与刚果民主共和国在2007年签署的两项巨额合作协议。这两项协议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对非洲投资最受争议的项目。其原因不仅由于其金额高达90亿美元和100亿美元的空前巨大,同时,所签署的时间前后仅仅相差几星期,突改中国多年对非投资一贯审慎低调的做法,凸显了中国对非洲投资飞速发展,由此产生的反响,无论在刚果国内还是在国际社会都具有爆炸性的效果。
第一个项目采取的是以货易货的贸易形式,具体讲就是中国企业集团为刚果建造道路、铁路和医院等基础设施,换取对该国铜矿和钴矿的开发权。这一由中国国有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投资的“矿产换基建”项目,预计资金总额为90亿美元,而刚果方面将提供40万吨的铜矿和1万9千吨钴矿生产作为投资回报。
第二项协议是由中国发展银行参与投资的多领域合作协议,主要内容是建立一个金融平台,为刚果包括医药健康、农业、环境与基建等多领域建设提供投资。其规模预计在100亿美元。由于该计划的内容相对模糊,公布的时间较迟,因此它所引发的关注和反响相对于第一个协议而言减少和泛泛了许多,刚果国内及国际上的批评之声集中在第一个矿产换基建的协议上。
而在所有西方国际的批评之中,尤以比利时的表现最为直接。中国对刚果的协议直接威胁到西方企业对刚果矿产的开发权。驻刚果首都金沙萨的比利时企业首先向刚果当局表达了对中刚协议的不满。但一贯对国家民族问题敏感的刚果也立即给比利时同样强烈的回应,并将该事件与刚果受比利时殖民地时的奴役受控相联系,批驳比利时干涉刚果的决定是对非洲的新殖民主义。与此同时,其他西方国家及国际性金融组织虽然也对中国与刚果的这项协议签署持有异议,但却采取与比利时不同的、相对技术性的表达手法,避免公开表示反对。他们从协议本身的合法性、透明度、中国企业的资质以及协议是否缺乏对刚果环境和社会保障的考虑等等提出疑问,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巴黎俱乐部也提出该协议将会进一步加重刚果的负债问题。除此之外,虽然刚果政府并未向任何一方提出要求,但多个国家和组织纷纷就平衡中刚关系为名向刚果提出提供专业咨询。
比利时利用外交途径向中国政府提出审视其协议的要求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而刚果方面,其国内反对党将该协议称为“本世纪最大的抢劫”,在刚果议会随后组织的特别评估中,对该协议的有利性评估得出的结论是“并没有100%的保证”,这一寻求新合作伙伴的话题,同时也成为2008年刚果投资方的热点议题。
文章随后写道,在经过两年的变化不定和力量较量之后,有关中国与刚果90亿美元协议的争端终于有了缓解,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压力下,刚果和中国于 2009年5月最终宣布同意对原协议做出修改:取消其中对30亿美元采矿项目的政府担保,取消两笔30亿美元基建资金中的一笔,从而将协议的整体规模削减至60亿美元。而作为一种对抗性的象征行动,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翟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访问刚果之后不久也前往刚果,并带去了一项价值五千万人民币的道路建设合同。
文章分析说,有关中刚协议的争议虽然得到了缓解,但各方矛盾误解不仅没有平息,相反却有恶化上升之势。对金沙萨和北京而言,西方所持的反对态度反应出明显的恶意,是有意阻挠南南合作。
纵观整个事件的发展,除去中国对刚果的大规模基建项目建设及刚果对矿产开发权的重新分配等具体议题之外,作者认为争议的关键是被称为富国支援穷国的 “南北合作”模式与被称为是穷国间合作的“南南合作”模式二者能否兼容并存的问题。对前者而言,债务问题已经日益突显,而后者还未涉及还款问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此次刚果议题上的反应,首次清晰地表明了优先重视负债国减少债务问题的观点,反对北京对非洲以矿产为抵押的大举投资。而刚果问题的意义,也就体现在中国与大多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大多数成员国之间在援非模式的对立和不同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