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闻
热点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首页 > 华人社区

 

海内外学人在纽约回顾中国民主历程
日期:6/29/2009 来源:自由亚洲电台 作者:紫荆

为纪念从三十年前的西单民主墙、二十年前的六四延续至今的民主运动,6月26号到27号,海内外几十位学者和民运人士在纽约城市大学的史坦顿岛学院召开「中国宪政民主化国际研讨会」,回顾不同阶段的民主历程,并提出摆脱中共的话语系统,争取心灵自由。

研讨会召集人、普林斯顿大学中国学社执行主席陈奎德博士介绍,原本打算在六月初纪念六四的日子召开这个研讨会,但是担心中共阻挠国内学者出镜,延至六月底。仍然有两位学者被跟踪围堵,未能前来。

陈奎德:“一个是张祖化先生,他是被严厉限制出境。而且他现在楼下还有很多国安的卫兵在守候。另外,崔卫平教授,她已经做好了各种准备,而且从市内到她在郊区密云水库的住所,准备出国,但是被两辆国安的面包车跟踪到了她在密云水库的住所,不让她出境。”

谈到本次会议的主旨,他说:“当时八十年代末期的有些学生也不大清楚自己的先辈在79年,10年前做的事情。这中间有一代一代的断裂,有一代一代的隔绝,我们要打破这种断裂和隔绝。”

与会者在第一天的会议中,介绍了1979年西单民主墙时期活跃的思想、在高压下的表达、民间刊物的创立和被查禁。

中国民主党海外总部主席徐文立讲述了1979年星星美展为争取展览空间,自发组织在十一上街游行获得成功的事例。经过几十年政治运动的暴力,为什么人们还敢上街与警察面对呢?

徐文立:“中国永远不缺乏对於中国社会、民族有深切的责任感的士人,不管这个社会黑暗到什么程度,总会有一些人站出来,会不惧怕。他不把一个国家的当政的领导人,他的政权有多大,他的权威有多大看的很重。中共是命如薄纸,在我的眼里就是如此。”

70年代写出「论言论自由」的胡平表示, 言论自由是民主的基础。来自瑞典的独立中文笔会作家陈迈平则提出,争取心灵的自由, 从摆脱中共的话语系统开始。

陈迈平:“如果你的心灵不自由,就是给你言论自由也没什么用。我发现我开始要来解构,要避免或反抗这种语言了。如果说,你用了还不知不觉, 那就更糟糕了。如果你用了还马上意识到,那么你在语言上就有一种自由的希望。”

作家盛雪表示,对此知识分子有责任:“当你去沿用它的话语系统的时候,实际上你是在它的一种给你已经规范好的轨道里面去思考。知识分子应该有这样一种自觉性,开始去摒除它的那样一种话语系统,去跳开它的传统的思维惯势。”

唯一从大陆赶来的77岁的原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研究员姚监复,在会上朗读了称他为舅舅的查建国写的文章,文中说: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人为的扩大阶级矛盾,强化阶级仇恨。在中国大陆成长起来的几代人由於长期接受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共产党文化熏陶,越仇恨革命性越强,对敌斗争可以不择手段。而非暴力的原则是博爱, 是每个人都有善的一面。

姚监复:“这种思想,坐了九年牢,我提出跟你博爱,不要对敌斗争观,还抓起来。我的外甥不能来,而由他的舅舅,77岁的人来这儿讲,我觉得既可笑又悲哀。”

中国问题专家、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林培瑞教授和许多与会者都是旧相识,他说六四的经验是很多人生活中的转折点,会上所谈的是他们一辈子的经验。

他说:“知识分子的思想和老百姓的不满能够联结在一起,那真是中国有更大的希望。但是关键是中国政府反对这个,它一看到有任何结社,任何组织,任何有系统的力量它马上就压制。”

他看到互联网是一个希望。

林培瑞:“因为网络上你可以不组织而组织,你可以有一种cyber组织。而且我们已经看到这现象。”

研讨会为期两天,出席会议的还有原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所长严加其、公民力量发起人杨建立、中国宪政协进会理事长王军涛、纽约市立大学教授夏明、纪录片《河殇》的撰稿人之一谢选骏、六四参与者张郎郎、学运领袖封从德、王超华和历史学者吴仁华、来自法国的张伦、英国绍江等。


相关新闻
中国宪政民主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纽约闭幕
向宪章派宣战堵死政治和解之路
中国当局阻止张祖桦和崔卫平参加纽约研讨会
关于成都秋雨之福教会被取缔的声明
佩洛西:六四20年后中国人权无改变
杨逢时 执著的风追不散的云
声明:警惕中共秋后算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