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闻
热点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首页 > 人权与民运

 

六四夜烛光 今年更明亮
日期:6/3/2009 来源:开放 作者:开放

岁月易逝,六四血案转眼已过二十年,八九年的婴儿已长大成人。但人们对六四的记忆并未淡忘,今年香港与海外纪念六四气氛的热烈,甚至超过了一九九九年的十周年。

气氛比十周年更热烈

早在去年,海内外华人社会已开始著手筹备“六四”二十周年纪念活动,各方跃跃欲试,准备大干一场。今年元月支联会“我要回家运动”出版新书《回家》,三月支联会主席司徒华副主席蔡耀昌巡访北美,沿途演讲、座谈、会晤六四流亡者和民运人士。及后以王丹为首的“纪念六四事件委员会”于四月二十六日,即中共将学潮定性为暴乱的人民日报“四二六社论”发表二十周年,发表《民间六四白皮书》,揭开了纪念“六四”二十周年的序幕。

在香港,进入四月初,纪念活动已开始被媒体热炒。四月十五日中共总书记胡耀邦逝世二十周年,香港苹果日报罕有地以多个版面大幅报导,随后以专辑形式每天一个版面连续报导,重现当年历史。而《明报》也开始每周一个对开版面高调回顾六四。由于港大学生会长陈一谔企图淡化六四被罢免,曾荫权特首在立法会答问大会上谈六四失言,以及赵紫阳的录音回忆录公布,一个事件又一个事件,一波又一波的高潮,令全城争说六四,将纪念六四事件的气氛推向空前炽热。不少媒体记者都说,记得六四十周年、十五周年气氛都没有这样热过,他们估计今年五月三十一日的六四纪念游行及六月四日的“维园烛光追思会”的参与人数都会超过以往数年。

香港不少青年纪念六四

往年纪念六四,搞手主要是支联会,社会各界是参与者。但今年一个显著特点是,在支联会外,有许多青少年和文化艺术工作者主动参与,他们以青年人的热情、独特的创意推出各种别出心裁的纪念活动,效果意想不到的好。这些青年大多活跃于网上,在著名社交网站Facebook就有多个“纪念六四的网络群组”,发动青少年参加纪念。在香港网络论坛高登讨论区,一名二十二岁的网友阿泉以前从未参加过维园集会,这次看到香港电台节目的六四镜头忍不住落泪,遂设计了八款六四T恤在网上征订,因为设计新颖,网上认购热烈,到五月中旬已卖出一千四百件,盈余三万一千元,一半捐支联会,一半捐天安门母亲。

在高登讨论区出没的青少年,主要谈年轻人喜欢的话题,与政治无关,但随著六四.二周年日子临近,有关六四的讨论也越来越热烈,一些对六四所知不多的青少年反要到讨论区找资料,了解真相。有位八九年出生的网友经高登讨论区感染,决定发为六四静坐绝食运动,五月二十九日开始,直到六四当日。另一位高登讨论区青年网友King在网上发起筹款及征求广告设计,在苹果日报刊登全版广告。

四月中旬,香港、九龙、新界不少街头出现印有六四的罗马数字(VIIV)贴纸,引发社会很大好奇,原来是一群青年艺术家设计人用这种故弄玄虚的方式,为他们五月十一日推出的六四漫画造势。

二十年前在澳洲悉尼读中学的Andrew,激愤于特首曾荫权自称代表港人忘记六四,作歌一首,“那夜发生的事......毋忘六四”,放到网上与朋友分享,歌词动人,歌声悠扬,一夜之间在网上广为流传,两天就有两千人点击,许多人“感动得想哭”。

今年四月初,一群二十来岁的文艺青年组成“八○后六四文化祭”,以音乐会、读书会、艺术展览、街头行为艺术等一系列方式纪念六四。他们说“在我们眼中,六四不只是一个等待平反的历史事件,它更是一种可以承传给下一代的态度......”五月二十三日在牛棚艺术村举办的“六四野餐读书会”请了多位香港作家和人文学者分享后六四的阅读经验,和六四事件在个人知性、感性探索的道路上有何影响。然后挑选因六四而阅读过的文本,与现场参加者阅读讨论。

他们还在牛棚艺术村从五月十六日到六月十四日举办一个月的《风雨飘摇爱国时──年青艺术家六四展》,展出近二十位青年人以六四为题材的艺术创作。

除此之外,香港各社团、政党、大学生组织也各自有不同的纪念活动推出,如天安门母亲运动的街头音乐表演、话剧、诗歌朗诵、行为艺术等。一个叫“六四舞台”的自愿团体在六月五至七日于创意书院多媒体剧场演出六四二十周年纪念话剧《在广场上放一朵小花》。

欧美澳洲的纪念活动

而在欧美、澳洲也有众多纪念活动,如杨建利的“六四公民万里行”,久未露面的天安门学生领袖柴玲也到场演说。“六四公民万里行”由多位民运人士以骑自行车方式从波士顿出发,六月四日抵华盛顿举行六四纪念活动。该日上午流亡海外的六四学生领袖将集体亮相见记者,下午有流亡人士、民运人士及各界人士参与的盛大集会。五月三十一日华府的华盛顿纪念碑前则举行“毋忘六四”的烛光晚会。

同时,中国异议人士发起的“公民网络议政──全球纪念六四二十周年大会”从五月四日起召开多场全球网络会议。流亡巴黎的八九民运广场学生纠察队长张健、流亡学生王龙蒙及盘古乐队于五月十五日在巴黎人权广场驾车出发,展开“纪念六四欧洲万里行”,经法国第戎、尼斯、经义大利、德国、荷兰、比利时等国多个城市,沿途展览六四图片、演唱六四歌曲,征集支持六四民运签名。

最令人们高兴的是六四时用鸡蛋掷污天安门毛像的两位湖南义士喻东岳和余志坚,继鲁德成后,最近也经泰国逃离中国大陆,获得美国政治庇护。三人将于六四当天在华府出席六四二十周年纪念活动,及劳改基金会的新闻发布会。

此外,在中共铁腕高压下的北京,除天安门母亲举行了“六四死难者的祭奠”活动外,还首次有学者举行了六四讨论会。

此外,大量有关六四的权威内幕史料纷纷出笼,包括赵紫阳的录音回忆录《改革历程》、海外天安门学生公布的《六四白皮书》、流亡学者吴仁华撰写的《清场和戒严部队的研究报告》,新华社高级记者张万舒的《六四事件全景实录》,以及在北京的六四参与者、独立中文笔会副会长江棋生五月中旬公布的《六四受害者状况民间报告》。江棋生的报告全文六万字,内容包括六四屠杀六四后的人权灾难、大抓捕、大清查的资料、天安门母亲六四死难者家属和伤残者名单、已出狱及仍在狱中的六四良心犯名单,以及六四受难者的现状等。江棋生今年春节开始撰写这份报告,因此两度被公安传唤抄家,报告手稿也两度被抄走。

今年还有不少关于六四的纪录片推出,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最早推出的纪录片是《一九八九:记忆的呼唤》,元旦凌晨在互联网上出现,每周一集,直到六四。最新的是纪念胡耀邦、赵紫阳的基金会“中华发展基金会”、“中华学人联谊会”筹划制作的大型历史纪录片《历史的震撼──天安门事件实录》,总策划人是流亡美国的前赵紫阳智囊陈一咨,于五月二十四日正式推出发行。此外,香港电台的铿锵集也一连推出四集《六四二十周年──走过二十年》,朱耀明牧师发起的《我要回家》运动拍的纪录片《流浪的孩子》、香港民间制作的《八九民运实录》共五集,分广东话和普通话两个版本,广东话旁白由公民党毛孟静录音,普通话由流亡巴黎的张健录音。也有许多港人自制录像和歌曲上网,如“哭六四”、“六十四卦”等。

历史事件逢五逢十周年纪念规模都会大一些,但今年二十周年如此热烈,显示虽过二十年,人们对六四这场波澜壮阔的民运及被中共血腥镇压的结局不但未忘记,反而随著一年又一年的纪念活动,将记忆强化下来。而且在中国经济崛起之时,中国人民对八九民运的民主诉求再次感到迫切。或许,六四二十周年纪念的热潮预示中国又一个新的民主运动高潮已开始孕育。


相关新闻
“六四”主题 不容转移
陈一谘:纪念六四 争取人权
港台法界共同声明
丁子霖:还我们自由
夏业良:明天我们都是白衣人
八九民运逐日记(6月4日)下
八九民运逐日记(6月4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