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闻
热点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首页 > 人权与民运

 

记述赵紫阳 探寻中国出路
日期:5/26/2011 来源:德国之声 作者:文山

1989年5月19日夜,赵紫阳前往天安门广场向学生发表讲话。这是他最后一次公开露面。

距离“六·四”二十二周年纪念日还有不到两周的时间,一本名为《赵紫阳的道路》的新书近日在香港出版。10位作者参与撰写此书,深入研究赵紫阳的生平及思想,探寻正处转型瓶颈期中国的未来出路。
 
参与撰写这本新书的10位作者,分别是鲍彤、蔡文彬、严家祺、吴国光、辛子陵、丁东、张显扬、陈子明、胡平、冯崇义。他们中,有的是赵紫阳当年的部下,有些是当年的赵紫阳智囊团成员,有些是赵紫阳的故交。其中,既有体制内的共产党人,也有从事中国转型问题研究的资深学者及海内外著名异议知识分子。

在这本新书中,10位作者力图完整地记述赵紫阳的改革生涯和改革道路,记录这位遭废黜的中共中央前总书记的民主言论和践行,系统地论述整理赵紫阳晚年的思考和探索。该书旨在凸显"赵紫阳路线"的温和与理性,以期为转型困境之中的中国提供些许参考和鉴照。书中引述了赵紫阳的一段话:

只有(上层)改革者首先有新的精神,能容忍对自己的种种约束,才会出现新的制度变化;这一新的精神气质就是容忍精神,不能把批评者当作敌对势力和阴谋破坏。

该书的导言对此分析说:

一方面,这反映了一位软禁中的政治家对国家前途的深深忧虑和思索,他不希望当政者囿于一党私利拒不改革,最终导致天下大乱;另一方面,这也说明赵对转型力量的思考兼顾到了两个方面,官方的和民间的,只有两者的互动,才能成就转型的大业。

本书作者之一严家祺,80年代曾任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是赵紫阳"智囊团"的成员。他在书中写道:


在中共党内,几十年来从未有过一个领导人像赵紫阳这样,对共产党的理论和实践,做过如此深刻的批判性思考。

严家祺在接受德国之声专访时说:

"我们主要是想为赵紫阳说公道话。为什么说起'赵紫阳的道路'呢?就是想向国内外、特别向中国国内传达一个基本的想法,赵紫阳究竟是什么道路,赵紫阳究竟要把中国引导到什么地方去。"

严家祺还强调,赵紫阳是历届中共领导层中,第一个提出要实现议会民主的高层人物:

"在我看来,赵紫阳的道路可以简单概括为:在经济上走市场经济道路,在政治上走民主政治道路。赵紫阳实际上指的是议会民主的道路。"

而该书的另一名作者、中国异议知识分子、现旅居美国的《北京之声》杂志主编胡平则指出:

"赵紫阳坚持反对用武力对付和平抗议的民众,我觉得他做到这一点非常了不起。因为共产党的专制,说到头来,他就需要不断地镇压人民,一旦他放弃了镇压,那这种制度马上就解体,马上民主转型就会开始。而赵紫阳正是因为坚持了这最基本的人道人性的立场,因此他的做法实际上是促进中国民主转型非常正确的立场。"

赵紫阳在1989年前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六四学潮期间,他被党内保守派指责为同情学生;此后,又因坚决反对使用武力镇压示威而被解除总书记职务,并遭软禁,直到去世。十六年软禁生涯中,他对中国社会经济政治进行了深入思考。


报道:文山
责编:馨月


相关新闻
北大教授遭警告 禁穿白衬衣悼六四
六四临近 北大教授夏业良遭当局警告
六四22周年前夕 学者呼吁走赵紫阳道路
北京防六四气氛紧张
纪念“六四天安门事件”的纪录片“流亡”在东京首映
吴国光:青春的记忆有力量
张小刚:90后的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