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人的穷途末路已经显现,中国文人的潇洒与风流只留存在文物中。
理想中的中国文人,应该是这样的:善于读书,不负花月,不脱酒盏,不离山水,不绝美人,行天下路,著风流文。
现实中的文人偏偏与理想中的文人有着极大的差距,鼎盛的是历史,衰落的是现在。
我曾经无比崇拜的巴金先生正在走向百岁,我却不忍心对这位常说自己“是一个废物”的中国二十世纪著名文人说三道四。11月25日,在上海华东医院著名的高干病房,庆祝生日的巴金该是如何的痛苦,是谁忍心对他进行这样的肉体与心灵的折磨,是人?是鬼,还是其他魔力?
巴金早已不是实际意义上的作家了,他的存在更是令中国的文人们惭愧,难道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巴金,难道无数个巴金都死了,都早早夭折了。
我知道,巴金先生目前还是中国作家协会的连任主席,可这位主席大人无法继续行使职权了。他只是常年躺在上海的病床上,随时等待医护人抢救衰老的生命。
巴金先生,不能讲话,也不能写字,多年前就与外界联系中断。他曾多次向家人及医生提出希望安乐死。不知道是谁签字做得主,医院里没有人接受他的请求与建议,没有人关心这位老人为什么不想活着,为什么不能死。
有一首歌名字叫“让爱做主”,爱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可对于巴金,为什么不能“让爱做主”呢?爱他,就让他死;恨他,就让他活着。
早在1994年,巴金就提出安乐死,当时91岁的他,由于饱受胸椎骨折之痛,他向家人提出安乐死。第二次,他又提出了安乐死,当时是他的朋友夏衍去世。有人谈到,夏衍家人实在不忍心看到他受苦,主动要求医院不要抢救,拔掉身上的管子不久,夏衍就停止呼吸。默默在旁听着的巴金,此时忽然对女儿小林说,“我以后也要这样,不要抢救,安乐死。”
在西方信奉基督教的国度,死不是一个悲痛的事情,而是对生命的一种解脱与安慰,死者的光荣是他可以到天堂安息。还有一种说法是,死是一种生命的延续方式,关于死亡的哲学也是生命的大智慧之一。
死亡之神对于巴金是不公平的,尤其是庆祝巴金百岁生日更是对巴金老人家的打击。巴金曾经多次对女儿小林(上海〈收获〉杂志主编)说要安乐死,还为此发过脾气,指责小林不听他的话,不尊重他,不把他当人看,不让他安乐死。
巴金不能死的悲剧,导致他的一句“长寿是一种惩罚”成为经典名言。巴金年轻时曾在一篇文章中说过,他希望能活到四十多岁。等他活完第二个四十岁,迈向第三个四十岁的时候,他无奈地说“自己是一个废物”。除了不能死外,让活着的他最难受的事莫过于孤寂,因为亲人、朋友都先他而去。巴金的妻子萧珊早已离他而去,到了天国,而我们善良的人们,偏偏不让他们夫妇在天国见面,于心何忍,于心何忍。
中国文人,当读好书,不负花月,不脱酒盏,不离山水,不绝美人,行天下路,著风流文,是何等的洒脱和风流。
可是,我们的作家协会主席巴金老人,不能活着享有这一切,又不能选择死,是何等的痛苦呀。
所以,面对这样一种“伤天害理”的事,我只能说,叫声巴金太沉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