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时报》李江琳专稿:影片《八九点钟的太阳》重现了我们不堪回首的青春
去年,一位朋友在纽约电影节观看了《八九点钟的太阳》这部记录片之后,给我发来电子信,说片子“棒极了”,建议我在法拉盛图书馆举行放映会。我在网上搜索,找到不少关于这部电影的评论,有说好的,有说糟的,我把文章打印下来,去找我的主管,皇后区公共图书馆国际资讯中心的主管艾伦·瓦格那先生。说服瓦格那先生批准无需努力,因为,我很幸运,我的洋老板是学中文的,对文革这段历史十分熟悉,一听说这是一部有关“红卫兵”的记录片,他立刻批准了。我随即去联络卡玛,经过一番努力,卡玛从安排得满满的时间表中挤出一天时间,接受了邀请。
本中心将与《多维时报》和文心社举办《八九点钟的太阳》放映会的消息公布之后,几周来,我们每天都接到来自美国各州的电话,甚至有人从香港、墨西哥、加拿大打电话来,询问与这部片子有关的情况。作为项目协调员,到目前为止,我已经策划并主持过100多场节目,其中不乏争议性较强的讨论会和讲座,但是,没有一个节目引起过如此大的反响。可见这部片子确实触到人们心中一个敏感的部分,或许是一个“痛点”。
我自己也常被问到:你为什么要举办这个节目?为什么选择这样一部记录片?作为皇后区公共图书馆国际资讯中心的项目协调员,我的宗旨是为社区提供资讯服务,节目的选题主要围绕社区所关注的问题。《八九点钟的太阳》这部电影,自从问世以来,一直是社区谈论的话题之一,选择这个节目是很自然的事。同时,对我个人来说,这部电影还有某种特殊意义:我本人正属于经历过文革的那一代,虽然当时年龄还小,没有资格参加“红卫兵”,但是,至少在我成长的那座城市里,红卫兵所做的一切我不是曾经经历过(比如抄家),就是曾经目睹过(比如中学红卫兵两派间的武斗)。在我长大,有了更多的人生阅历之后,回想起文革,有一个问题一直萦绕于心:“当小人物遭遇大时代时,作为个人,究竟要不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放映会上,不少观众热泪盈眶。30多年了,面对当年记录片的片断,我很难想像,这一切曾经发生过,而我曾经经历过这一切。
《八、九点钟的太阳》中的红卫兵,表现的是中学时代的那批人。文革开始时,这些红卫兵只是一批年约16、7岁的大孩子。以现在的眼光看来,当时这些大孩子的“革命热情”,以及那热情转化的暴力和破坏力真是十分惊人。表面看来,周遭的世界如同一个巨大的黑洞,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你都会被身不由主的吸入黑洞之中。然而,即使在当时,人们也不是完全没有选择的:你可以选择不参与;即使参与了,你至少也可以选择不打人,不参与武斗。
隔着30多年的时空来说这个,似乎有“站着说话不腰疼”之嫌,正如影片中采访的一位前红卫兵杨瑞说的那样,在当时,作为红卫兵,在批斗自己的校长或老师(那时是“阶级敌人”)时,当别人都在痛殴“阶级敌人”,自己选择不去动手打人,需要强大的良心和道德勇气。然而,时隔三十多年之后,当年的红卫兵们都已年过半百,已经为人父母,有的已经为人祖父母了,回想当年,他们对自己当时的行为,当时的选择,有没有后悔呢?当年的红卫兵们,有没有想过自己的所应承担的那部分责任呢?如果,我们把一切都推给“四人帮”,推给毛泽东,是否就能推卸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轻飘飘的一句“受蒙蔽,受欺骗”是否就能彻底解脱自己?在动汤失序的年代里,什么是我们最基本的底线?我们怎样才能保持最基本的底线?
电影里,当年红透半边天的两位红卫兵领袖骆小海和宋彬彬都没有提及这一点。他们只是强调,自己并没有支持过武斗,也没有动手打过人。我所读过的不少文革回忆也没有提及这点。也许,即使隔了30多年,曾经殴打过自己师长和其他无辜者的前红卫兵们,要正视自己当年的行为,仍然需要极大的良心和道德勇气?
我非常不喜欢“青春无悔”这句话。我不知道,在我们这代人之中,有多少人能理直气壮地“无悔”。我们这代人,不幸有过“火红的青春”,对一部分人来说,“火红”不仅仅是个比喻,他们的青春的确是“火红”的,“火”是他们亲手点燃的“破四旧”之火,火舌吞掉了大量的古书,庙宇等文化遗产,“红”的是鲜血,是他们棍棒皮鞭之下无辜者洒下的鲜血。有过这样的青春,怎能“无悔”?岂能“无悔”?
人类历史曾经经历,正在经历,而且还将继续经历许多人为的灾难,我们的父辈经历过战争,包括外族入侵和内战,我们这代经历过大饥荒和十年文革,我不知道,我们的子孙将要经历什么。也许,能减少人为灾难的办法之一,是曾经作出过错误选择的人们,带着悔恨,教给自己的儿孙们一个朴素的道理:即使在天翻地覆的时代里,个人还是要对自己的选择,自己的行为负责的。如果,我们的后代子孙们能从我们的悔恨中学到一点教训,我们的民族或许不再会有这样的灾难。我想,我举办这场电影放映会,也是为了看看,我自己能从那不堪回首的青春年代里学到什么。
谢谢卡玛,她的影片《八九点钟的太阳》重现了我们这代人的青春,原来,它竟是如此的不堪回首。感谢许多从各地以及外州赶来的观众们,谢谢你们参加本中心举办的节目,也谢谢你们与我一同回顾我们曾经共同经历过的,不堪回首,而又难以忘怀的青春时代。
(李江琳:皇后区公共图书馆国际资讯中心项目协调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