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替
我在想,假设赵公在最后日子里写了遗嘱,我是说假设。在落笔时,他应该意识到,此刻写下的每一笔,都落在了未来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上,20年后每个中学生都必须熟背于心。他手头的这支笔太重了,一笔一划都直接刻进了历史,仿佛时间之门在瞬间向他敞开,一切的阴翳,一切的绝望,都被清晰可见的未来图景冲击殆尽。
读史书,读到国父孙中山先生最后岁月:1925年2月24日下午,孙中山肝癌恶化,国民党高层催促先生早立遗嘱。汪精卫婉转表达党内意见,中山先生答:“我病如克痊愈,则所言者甚多,设使不幸而死,由你们任意去做,又有什么可说的!”
汪氏再劝,先生再拒:“我若留下话给你们,诚有许多危险。当今无数敌人正在围困你们,我死后,他们更会向你们进攻。甚至必有方法令你们软化。如果你们不被敌人软化,强硬对抗,则又必将被加害,危险甚大,故吾仍以不言为佳,则你们应付环境,似较容易。如我必定说出,汝等将更难对付险恶之环境!如此,我还怎么说呢?”
汪氏三劝,先生三拒:“吾已著书甚多!”最后汪氏四劝,先生才答应立下国事遗嘱、家事遗嘱和给苏联政府的英文遗书。其中著名的国事遗嘱全文如下: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
先生此嘱,在中华民国之台湾,学生基本人人会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大陆,被简化成“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也是家喻户晓。无论后来红色政权或是国民政府如何争夺对中山先生的解释权,但国父遗嘱,经过汪精卫四劝,已经通过时间之门影响了整整八十年的台海两岸中国人的政治。汪精卫,这个颇具历史感的漂亮才子,却最终因为无法理解中国历史的深刻逻辑,成为罪人,遗臭万年。
西方人有宗教感,在世上一切作为,不是出于使命,就是荣耀上帝。我以前常常痛恨中国人没有宗教感,无所敬畏,什么都敢做,所以也能毁灭一切价值。不过近年读书才体会到,中国人头顶的天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令就是历史。历史好公平,受困16年换来时间之门打开,补偿义人一个不可磨灭的地位。
我请求大家和我一起读一下圣经传道书以下章节,这可能是圣经中最美的章节之一: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务都有定时。生有时,死有时。栽种有时,拔出所栽种的也有时。杀戮有时,医治有时。拆毁有时,建造有时。哭有时,笑有时。哀恸有时,跳舞有时。抛掷石头有时,堆聚石头有时。怀抱有时,不怀抱有时。寻找有时,失落有时。保守有时,舍弃有时。撕裂有时,缝补有时。静默有时,言语有时。喜爱有时,恨恶有时。争战有时,和好有时……我心里说,神必审判义人和恶人。因为在那里,各样事务,一切工作,都有定时。”
……我心里说,我要好好活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