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珀鲍姆 著 杨莉藜 编译
[作者简介] 安•爱珀鲍姆(Anne Applebaum)是《华盛顿邮报》编辑兼专栏作家。对共产主义体制和东西方文化与意识形态等深有研究。她的作品《古拉格历史》(GULAG: A History)荣获2004年的普利策非虚构作品奖。
1949年,乔治•奥威尔写成了一部揭露乌托邦式社会空想的巨著——《一九八四》。书里他给主人公温斯顿在真理部派了一件差事。温斯顿的工作就是一天到晚剪裁政治上有问题的书报,然后把它们塞进气力输送管里,再塞进忘怀洞烧掉。在他的办公室隔壁有一位妇女,负责查寻并销毁那些已经从人间蒸发了的人们的名字。他们的办公室,奥维尔写道:“有五十来个工作人员,还只不过是一个科,可说是整个纪录司这个庞大复杂的有机体中的一个细胞。”
如今,再打开奥维尔的书去读,感觉有点怪怪的,因为他半个多世纪前所作的政治预言仍然没有过时。今天的世界上还有很多政府依然像《一九八四》里的老大哥那样,处心积虑地要控制公民的所读、所思、所言。不过,奥维尔预想的那些技术现在看来有点过时了。纸张、气力推进管和在隔间里办公的人员……现在都不再是必不可少的,那些工作都可以进行电子化处理。若是现在的中国政府,则可以去寻求美国的大公司的帮助。
无疑,中国的互联网过滤,正如哈佛大学法学院伯克曼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Harvard Law School's Berkman Center for Internet and Society)最近发布的报告所言,是“世界上最为复杂的工程”。过滤系统包括“成千上万的个人和团体所使用的”博客网志过滤、搜索引擎过滤、聊天室过滤和电子邮件过滤。微软方面在中国政府的封网行动中也在为虎作伥,某些中国博客在上个月已经指出了这一点。从6月初开始,中国博客如果试图在网志上张贴含有敏感词汇(如“达赖喇嘛”、“民主”)的帖子,就会收到一条警告信息“该信息含有非法字词,请删除。”看来,微软是按照中国政府的要求改变了网志汉语版的工具,并修改了MSN的个人空间。比尔•盖茨(Bill Gates)说起非洲的贫困总是滔滔不绝,但对中国的言论自由看来有点漠不关心。
但也不能全怪盖茨。雅虎公司早和中国政府签订了《中国互联网自律公约》,用雅虎的搜索引擎根本搜索不出所谓的“政治敏感”词汇。另外一家美国公司思科系统公司(Cisco Systems Inc.)向中国出售了价值数亿美元的设备,用来封堵网络,那些设备既可以整体封掉某个网站,有可以有选择地封掉某网站中的某些网页。
迄今为止,这类公司中大多数都在为自己辩护,说他们和中国政府间的合作给互联网使用者带来了好处。微软的一位发言人说:“我们帮助千百万中国人进行交流,分享文学作品,图片,建立人际关系。”还有的公司借口他们无法控制技术的使用,所以和中国政府的封网行为无涉。思科公司的一位发言人告诉我:“我们卖给中国的设备,跟卖给美国的图书馆用来封堵色情网站的设备是一样的东西。”此外,“我们怎么说也没犯法。”
然而,随着美国公司越卷越深,加上技术的不断发展,上述这些公司的辩护越来越没有说服力。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前政治犯、人权活动家吴弘达一直在追踪西方公司和中国警方的合作以及国家安全问题,特别是中国一个叫“金盾工程”的项目。该项目是一项高科技监控系统,在过去的五年里一直在加紧建设。吴弘达说,虽然思科公司不承认,但该公司驻中国的代表曾经跟他讲,思科至少和中国的31个省区的公安机关签订了供货合同,向他们出售网络监控设备。其中有的技术和著名作家、商人伊坦•葛特曼(Ethan Gutmann)在他的新著《失去新中国:美国商业、渴望和背叛的故事》(Losing the New China: A Story of American Commerce, Desire and Betrayal)里描述的十分相似。思科公司对于葛特曼的描述大为不满,该公司的发言人抱怨说:“书里附会的东西太多了!”葛特曼声称他曾经参加了上海的一次交易会,看到思科在那里为自己的产品大做广告,说他们公司有能力“把司法系统、边境安全和纵向警力网络整合在一起,”处处表现出一种希望参与金盾工程建设的意愿。
要说这不犯法,似乎有点说不过去。1989年天安门大屠杀之后,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国出售“犯罪控制和侦破”设备。在1989年,这类设备指的是警棒、手铐和控制暴乱设备。这样的指涉难道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得到更新?我们不久就会得到答案。几天前,众议院对外关系委员会(House Foreign Relations Committee)议员丹•巴顿(Dan Burton)致函贸易部希望他们就此问题给出答复。不管结果如何,现在是该就此问题争辩个明白的时候了。当然,也有别的解决方案,例如,采用反过滤技术来突破中国政府对网络的封锁。
无疑,在法律之外还有道义。不管美国国会今天做什么、怎么做,历史的审判将比他们的作为更有意义。二战结束六十年之后,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依然官司缠身,被指控为纳粹提供了使大屠杀“成为可能的技术”。从今天算起六十年之后,微软、思科、雅虎,会不会重蹈IBM的尴尬覆辙?
── 原载《华盛顿邮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