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卫方
在石河子安顿下来,一转眼,到达石河子已经是第五天了。石河子大学将来支教的外地老师安排在一个毗邻校园的新建居民楼里,由于要使用电信宽带,头两天网络未通。昨天看到了网络上对我动向的许多议论,许多网友表达了热情的牵挂和祝福,甚至激发了不少朋友的诗意----我看到的就有二十首以上了,令我感激不已。赶快在这里把情况简要地汇报一下,以免过多的担心。
石河子大学是以原来的几所学校合并而成的大学,其中农学与医学都是很有势力的学科。传统上,石大一直与内地的高校有着密切的合作,学校教师中有外来支教的“常规军”。前天晚上副校长宴请本年度在这里的老师们,我见到来自北京、上海、重庆、成都、杭州、无锡、武汉等地高校的近二十位同行,大家在这里生活得都很快活。那天学校刚开完教代会,主管工会事务的副校长专门跟我们这些“外来和尚”聚一下,感谢之余,也听取大家对于学校的意见和建议。
关于石河子这座独特的城市的风貌,大家可以通过网络了解不少。我最强烈的感受是街上人少,不存在堵车的可能性。空气清新,不过近年在近郊建了一座大的化工厂,据说对于空气质量有了负面影响。但跟北京相比,还是清新多多。这里的水也很好,沏出的茶味道很纯美。城市由军垦而建,因此居民----包括石河子大学的老师们----籍贯遍及全国各地,让这座不大的城市有一种特别包容和大气的性格。我读杨玉圣教授写的文章,“据说石河子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是热情好客的山东人”,此说是否属实,待考。饮食品种丰富也许正是人口来源多样化的折射。就在我住处周边,除了清真菜馆外,还有湖南菜馆湘君府,云南过桥米线,山东的一家饺子馆,重庆火锅店,其他各种地方小吃店不胜枚举。对于我这个好食之徒,真有天堂之感。
到来后第二天,突然接到老同学龙宗智兄电话,他听说我在石河子,说要来看我。吓我一跳,以为他专程从四川来呢。原来他是到乌鲁木齐出差,下午便驱车赶了过来。在这里能够与老同学相见,心中很是温暖,也感叹现在的交通如此便利,从前笼罩着远行者的那种悲凉苍茫的气息也都消失了。这也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临行前朋友调侃说让我努力做边塞诗人,且不说自己压根儿缺乏基本的格律训练,也没有多少诗才,单是今天这样的“朝发北京黄沙间,万里西域半日还”的交通和各种即时生动的通讯手段,从前旅人的那种磅礴诗情已经无从产生了。我的一首给朋友短信传去的打油体七字一句的信给好事者在网上传播,引出某君嘲笑,甚至上升到传统文化衰落标志的高度,不免让我惭愧。不过,还是很感谢那位批评者,自己是需要稍微学习点格律诗的常识,免得贻笑大方。
本周开始,我就该上课了。每周六个学时,先讲“司法制度导论”,后面还会上“法理学”。多年没上法理课了,还需要好好准备一下呢。
2009年3月15日于石河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