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ijing Spring 欢迎光临 北京之春   快速通道 月刊首页 - 《北京之春》月刊 - 资料文集 - 北春新闻中心 - 订阅与支持 - 首页

 推荐新闻
· 周晋:也谈“亚投行”与.
· 专访香港占中学生领袖周.
· 《纽约时报》中国权贵家.
· 张千帆:寻衅滋事、刑法.
· 严家褀: 胡锦涛的青年时.
· 1933-1934年:共产党员�.
· 共産完了是共妻--必须.
· 新矛盾论:矛盾律的科学.
· 中国人的“爱国”怪现象
· 流亡的良心:从索尔仁尼.
· 余晓平: 中共高官为自己.
· 茉莉: 经典给我的馈赠
· 中巴经济走廊是令中国纳.
· 1万亿!中国央行“放水�.
· 余英时:习近平统治系统.
· 梁京:高瑜的噩梦能否成.
· 中国股市面临史无前例的.
· 丁子霖: 高瑜案的警示
热点新闻
<> 胡平在为刘晓波获诺奖举行的酒会上的讲话
<> 中国经济退潮速度远超预测
<> 胡平:“六四”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
<> “阴谋论”流传 王乐泉“阴谋”新疆75事件
<> “六四”遗孤已长大成人
<> 胡平:柏林墙的随想
<> 胡平:也谈李庄案
<> 胡平:温家宝高调纪念胡耀邦说明了什么
<> 村民走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
<> 谁是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
  图片新闻


四川维权人士陈云飞被批准逮捕


网友质疑黑龙江庆安县火车站警察击毙旅客


丁家喜夫人代领第一届“公民力量奖”的答谢词


台湾达赖喇嘛基金会为尼泊尔地震受难者办祈福法会


缅甸果敢战斗持续政府军被指抢掠奸淫妇女


《中国未来版图》吓死人


新疆六维族人被指涉恐被射杀 五一前反恐大清查


尼泊尔地震后,中国旅客记录撤离真相


广东上千工人劳动节游行遭千警镇压


“良心犯”子女将在美成立属于自己的公益组织


外逃加拿大前中共高官之子程慕阳正申请“难民”身份


习近平温家宝家人 投资王健林细节曝光


广东东莞数千工人游行示威


泰国再度发生维吾尔人逃亡事件 仍有8人在逃


第十届族群青年领袖研习营新闻特稿


4·29全国各界人士追思祭奠林昭遭到当局管控打压


尼泊尔地震致数名西藏难民死亡多人受困

新闻首页 > 网络文摘

 

綦彦臣:读清史稿,评刘晓波
日期:12/29/2009 来源:新世纪 作者:綦彦臣

綦彦臣


【新世纪特稿2009年12月29】由于通俗历史写作之故,我对晚清历史算是稍有研究。中华书局竖排繁体简装48册的《清史稿》,是不可或缺的书目。读到第38册上《文祥传》时,让我想到了《零八宪章》,想起了这个文件重要起草人之一的刘晓波——那个为此而失去自由但必将改写历史的伟大人物。

我没参与签署活动,也无意与晓波分担“罪责”,尽管我曾被反对刘晓波的“异议左翼”人士列为刘在笔会内的铁杆盟友,甚至在铁杆盟友中名列余杰之前。但是,非签署人的视角让我可以慢思细品,留下些文字为历史作证。此非牵强附会,而是学术比较范式内的必然收获。那么,究竟《清史稿》与《零八宪章》有什么样的比较关系呢?

依个人阅读经验而言,可品评者有两点:一是,晚清洋务运动以来,中国现代化道路走了近一百五十年的时间,制度效率与制度伦理的关系至今未解,仍陷于体用之学的窠臼,因此,中国经济发达而社会濒于解构;二是,中国知识分子虽然公共性大减,但是,在少数人那里,他们还是承接了传统的道义责任,而无须区分他们的体制内或外的生存身份。之于后者,我相信:《零八宪章》签署群体是传统知识分子道义情结的承担群体,尽管他们当中许多人并没有知识分子的身份标签。

《清史稿》里的文祥是高级贵族、朝廷重臣,也是洋务运动重要推动人之一。他虽然不如汉员李鸿章、张之洞有名,但作为满洲旗人,他的政治开放观点在当时却远远超过了李张诸汉族大员。用现在话说,他对普世价值的认知是非常清晰的。光绪元年(1875),他以新任武英殿大学士(正一品)兼军机大臣与总理各国事务大臣的身份,给新君主(实际上是慈禧太后)写了一封密信。信中总结帝国国际关系的诸方面得失,尤以借鉴西方民主政治为恳切之言,他写道:

“说者谓各国性近犬羊,未知政治,然其国中偶有动作,必由国主付上议院议之,所谓谋及卿士也;付下议院议之,所谓谋及庶人也。议之可行则行,否则止,事事必合乎民情而后决然行之。自治其国以此,其观他国之废兴成败亦以此。”

这段话当中的“谋及卿士”与“谋及庶民”,是标准的本土化表达,它们来自儒家政治经典《尚书》。《尚书·洪范》当中,两个“谋及”的表达场景是西周开国君主武王向殷商遗老箕子请教政治学问。在这个历史学术背景下,来看文祥的政治民主主张,它是有强大的传统资源支持的。尽管晚清没有搞成民主政治,但是开明人士与高级知识分子当中确实有人认可了普世价值。文祥这位二十八岁考中进士的满洲贵族,认可并试图推行西方民政治时已经五十八岁,从政三十年。他的总结并非出于沽名钓誉的动机,而是三十年政治历程之反省。为了不致于引起巨大震动,他采取了密奏的形式。同时,他把民心向背与国际政治联起来,写道:“外国无日不察我民心之向背,中国必求无事不惬于民心之是非。”

文祥的建言并未招来任何政治处分,慈禧仍然信用他,在第二年他逝世时,慈禧以光绪皇帝的名义下诏公开表扬他“清正持躬,精忠谋国”并给予“入祀贤良祠”的高规格身后荣誉。

中国文化是一个以历史为宗教的文化,读史鉴今总会给人以信仰的支持。我相信:倘使文祥地下有知,也会对《宪章》运动的参与者们抱以敬意,也会在更沉重的历史中与比他名声更著的历史巨人刘晓波会面。

文祥在历史留下青名,其原因之一端在于他的政治改革愿望,尽管仅仅是愿望而未得以实现。我相信:民国期间撰编清史稿的大家们对他是怀有无限崇敬心情的,尽管他是民国的“历史仇敌”家系中的一员。《清史稿》卷386、列传173的总结(即“论曰”)说:“文祥尤力任艰巨,公而忘私,为中外所倚赖,而朝议未一,犹不能尽其规略;晚年密陈大计,于数十年驭外得失,洞如观火,一代兴亡之龟鉴也。”


相关新闻
冯正虎的每日纪实12月29日
王超华:人民需要刘晓波恢复自由
重刑吓不倒中国人的良知
刘晓波在看守所渡过54岁生日
郭泉终审判十年剥权三年
冯正虎的每日纪实12月28日
崔卫平就刘晓波事拷问中国文人
Copyright ©《北京之春》编辑部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bjs201022@gmail.com webmaster@bjzc.org manager@bjzc.org
地址:BeijingSpring,P.O.Box520709,Flushing,NY11352 USA
电话:001-718-661-9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