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5月19日拂晓,赵紫阳与温家宝到天安门广场看望绝食大学生。
五四了,幸福了,中国“影帝”到北大看望孩子们啦。
“上午9时55分,温家宝在北京大学南门外下车,步行走进学校。”(引自新华网《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温家宝总理与北大学子共度“五四”青年节纪实》,下同)你秀我也比着秀:上午竟然不上课,“……学生们自发组织的几十个社团正在举办着各项活动”。
你“仰望星空”,我“脚踏实地”——“总理和学生互书”。知行合一,没有知焉有行。可是,别说了解脚下的土地,就是对北大的历史、真正的北大,经过总理们的“和谐”,学子们又知道多少?林昭——这位中华圣女的名字,北大百年校庆纪念册上没有,更别说八九六四等时期那些践行自由、民主、科学精神的北大人。此北大已非彼北大。脚下无实地,何以望星空。
“北京大学图书馆是亚洲大学中藏书最多的图书馆。10时30分许,温家宝走进北京大学图书馆阳光大厅……”这里“是亚洲大学中藏书最多”,但是否品种最多?有无与21年前“六四”有关的海内外书籍、光碟?还有更多的被党列为“和谐”对象的禁书?学生可否自由借阅?在这里上网是否不受网络“柏林墙”的阻拦?当年在这里任图书馆主任的中共创始人之一李大钊被杀的复杂内幕,可否让在这里读书的学子们知道?(参看《张作霖杀害共产党创始人李大钊的复杂内幕》等)……否则枉称“大学图书馆”。没有开放的资讯,在对比中选择、判断,何来“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环境”(温家宝语)。
“没有对国家和人民深深的热爱,无论是学习和实践都做不好。”真正的“热爱”基于自由选择,有各种方式,不是“被”权力以各种名义夺去自我权利的“热爱”。不知温家宝说的“热爱”,是否包括林昭那样坚守良知、爱憎分明的热爱。
“要让学生去想去做那些前人没有想过和做过的事情,没有创新,就不会成为杰出人才……”不知旧,安知新?创新从传统的扬弃开始,对于“被”失去记忆的民族,还是从恢复记忆开始,从打破权力对历史记忆的垄断开始。
既然温家宝说:“我是带着一颗真诚的心来和同学们交谈的。真诚的东西才会是永恒的。”那么还是请温爷爷务实一下,五四之后是六四,先从21年前的那件大事讲起,跟孩子们讲一讲那年的北大,那年你和谁来到天安门广场见静坐绝食的北大等校的大学生,他们为何那样做,后来发生了什么,那件事好像消失了,可为何还活在今天……
当孩子们开始听温爷爷讲那过去的事情,就是华夏类人孩们开始长大之时。
朱欣欣
2010年5月5日于石家庄望云楼
作者为独立中文笔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