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民進黨立委蕭美琴在本次采訪中談及臺灣民主的經驗,對中國(大陸)的民主運動有著重大的歷史意義。
采訪:趙岩
首发于《博讯》杂志11月号
采訪地點:立法委員辦公大樓(臺北)
海外臺灣人為了臺灣的民主,出錢出力,大陸人做的不足
蕭美琴:看看臺灣的美麗島雜誌,應該好好研究早期的臺灣人,在美國多數是留學生,畢業後,因為講了或做一些事就回不來,就像你們的黑名單。他們也 沒多少資源,他們出錢出力,就是為了臺灣的民主。他們也不要求有些什麼回報,就因為一個理念、因為一個價值而已。當我看到一個經濟條件比較差,卻願意奉獻 金錢的人時,我會覺得不好意思。因為這種感動人的力量會渲染、會影響更多人。我們在民運界有沒有看到這樣的人呢?我相信少數幾個是有的、是很堅持的。
(討論:十萬拿六四綠卡,但看不到支持民主。蕭:那時我同學中,有些人也是如此)
現在你們在美國成千上萬的中國人,有從商、亦有在學界作研究,並非所有人都要看中國政府的臉色的。可是卻看不到你們為了國家的前途與改革,願意出一點錢、出一點力量,似乎沒有一個這樣的運動存在。在臺灣人,我們沒有放棄,我們還是願意出錢出力為臺灣的生存而努力。
插話:失敗過一次現在還沒有吸取過教訓還在原來的狀態下運行怪怪的。
蕭美琴:但我覺得不只是國家的存在與生存,還有民主的價值。我們決定臺灣的未來,不管這個政府是好是壞的,我們堅持主權在民。
怎麽看香港占中
問:您怎麽看香港占中、普選還有反對澳門立法就是照顧官員的立法。
蕭美琴:其實我覺得有一些元素,香港其實和臺灣是一樣的。有政治權利爭取的問題,但也有社會不公平及階級壓迫問題的存在,我們看香港其實就是一個 警訊。有些人看香港在表面上覺得它好像很繁榮,整個人均所得高、高樓遍佈、國際金融中心林立、、、但在這些表象的背後,香港人的生活方式是不是也改變了, 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當我們在臺灣討論服貿問題時,同時我們也在思考,難道我們也要變得像香港一樣嗎?人與人之間的關懷,和傳統的生活模式到哪裏去了,像你 沒有辦法在香港的大街上再找到傳統的麵店,或者是傳統書店也都不存在。房屋租金昂貴到只有國際級的財團才有辦法在香港的重要街道上生存。一般庶民百姓的生 活都已被擠壓到邊緣,這個是社會經濟面的。另外是有能力的、會講英文的、有國際金融、財政訓練背景的,或許可以生存的很好,但多數的香港人他的夢想是什 麽?要做什麽?他的社會公平和正義在哪裏?
這次事件的導火線在公民權利的爭取,普選權利的爭取,但中國卻又在此時提出白皮書,我個人認為這是種挑釁。這個白皮書指出權利是由我(中共)賦 予,你有多少權利是由我(中共)決定,不是你(香港人民)決定,它就是這樣告訴香港人。對臺灣人而言,我們沒有辦法接受這種父權,澳門也是如此,他就是一 種政經裙帶關係。幾個月前,經濟學人中有一個排行榜,政治經濟結構是由少數一群人在壟斷的情況,臺灣是全世界排名第八名。這個影響力和比例是非常高的,所 以我覺得臺灣的社會有很多的不滿,包括現在連勝文的處境為什麽這麽困難。政治跟經濟力量相互交錯所形成的一個社會影響力,在臺灣已經成為一個包袱,因為人 民的不滿已經累積到一定程度。我覺得一樣的現象在香港和澳門其實都存在,香港和澳門又多了一個連基本選舉的權利、基本的公民權都被剝奪的問題。我們當然很 關心,很多人都想要去香港,可是我們知道我們不可能拿到簽證。我認為臺灣人都應該好好的關心和關注在香港公民權益到底是進步還是衰退。在一國兩制的看板之 下,香港人的生活到底有怎樣的改變,而且我們不能只看表象,不能只看他們展現出來的繁華那一面,我們要了解多數香港人的感受。
趙:謝謝!
(根據趙岩採訪錄音整理,限於篇幅,內容略有刪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