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闻
热点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首页 > 网络文摘

 

胡平先生的“好坏论”及香港“占中”
日期:1/28/2015 来源:网络 作者:一平

1

香港占中運動已經結束了,但是有關胡平先生提出的見好就收,就壞就上的爭論還在繼續。其實此論,胡平先生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提出,當時是對八九運動經驗的總結。

 

凱源先生髮表文章說:“‘見壞就上,見好就收的策略,是胡平在1990年初總結八九民運的經驗教訓的文章中提出來的。當時尚未出現互聯網,海外的媒體對 中共鎮壓八九民運的報導和評論,幾乎是一面倒地批評中共和老鄧的血腥殘忍,推崇學生及其領袖的英勇鬥爭精神。胡平大概是海外第一個對八九民運的學生及其領 袖所採用策略公開提出批評的人說實話,當時我亦不理解胡平的此一批評。我當時以為八九民運發展到六四鎮壓,學生完全沒有責任,罪責全在中共,胡平的 說法有為中共開脫之嫌現在事情已過去二十多年,我的看法有所變化,覺得胡平的批評有道理。八九民運未必一定導致六四鎮壓。如果學生,尤其是學生領 袖,在政治上更成熟一些,鬥爭經驗更豐富一些,及時地主動撤離廣場,八九民運可能導致另一種結果,趙紫陽未必下台,至少不會有這麼多學生和一般民眾死 亡。(注)凱源先生所言很是中肯。今天,我們回看八九運動,大概都會同意他的說法。

 

https://images-blogger-opensocial.googleusercontent.com/gadgets/proxy?url=http%3A%2F%2Fbig5.minghui.org%2Fmh%2Farticle_images%2F2003-5-1-ny-meeting-sars-6.jpg&container=blogger&gadget=a&rewriteMime=image%2F*

胡平先生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提出好壞論

 

胡平先生提出的好壞論,其實是生活常識,不僅是於政治,在現實中做任何事情都是如此。世界各種文化中都有諸多近似的諺語、格言,過猶不及適可 為止欲益反損”“進退得度”“迎難而上”“赴湯蹈火堅韌不拔更好是好的敵人目標太高反而失敗不要向惡運低頭等等。 論無非是說,人生處世一方面要有勇氣不懼艱險,另一方面要理性、適度、量力而為。再者,胡平先生的好壞論只是個通俗化比喻說法,並非是嚴謹的理 論。

 

胡平先生提出好壞論是針對中國民主運動的鬥爭方法、策略而言的,但是許多批評者卻將之作為立場問題,生拉硬拽批評胡平站在中共一邊,為之說話脫罪,瓦 解民運。好壞論作為一種思想見解,可以討論;群眾運動中何為好何為壞,更可以討論;但是將之硬扯為擁共反共之立場,甚至指責胡平先生是敵人、抓他 特務,事情就到了荒謬的地步,彷彿回到了文革。由此,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共產革命中會不斷進行殘暴的肅反清洗。可以預料,如果 這批革命家取得政權,其第一要事就是鎮反,因為中國有幾千萬特務,而胡平也將作為一個新布哈林被槍決。要警惕啊,共產革命的毒素源遠流長,滲透幾 代人的血液。千萬別以為,換了主義共產革命就沒了。

 

2

天安門母親在談及六四時,多次說到:政府有罪,學生領袖有錯。罪和錯是不一樣的問題,前者要追責審判,後者要反省,汲取經驗(大意)。胡平先生當初提出好壞論是對八九運動的一個經驗反省,目的民眾抗爭運動如何減少犧牲,而取得更好的結果。

 

一般來說,群眾運動,尤其是自發的群眾運動都有情緒化非理性的成分,運動規模越大越激烈,其情緒化非理性的成分也越大,也越容易失控。見好就要,見壞就躲 是人性的弱點,因此群眾運動自然也就常常是見好就衝,見壞就散。因為人在順利、取得勝利的時候,容易衝昏頭腦,忽略事物不利的因素,會冒進;而且在勝利的 激情中,人們彼此影響會更加情緒化,運動的要求、目的、理想會隨之不斷地拔高、放大,因此自發的群眾運動往往會走上極端化,不顧後果;但是當運動受到挫 折、失敗、恐怖來臨的時候,人們又容易灰心、恐懼,一鬨而散。正是針對群眾運動的這一弱點,胡平提出見好就收,見壞就上,這無非是說,在運動順利取得 進展的時候,要強調理性、節制、把握住獲得最大成果的機遇,恰當地妥協,避免勝利衝昏頭腦,錯失時機;反之,當運動受到挫折、失敗、被鎮壓的時候,要有勇 氣、有意志、有擔當、能堅持。

 

反省八九運動,假如學生更成熟更有經驗更有組織性,那麼六四慘劇將有可能避免。如胡平在最近的文章重讀趙紫陽5∙17書面講話中的分析,如果 學生們抓住趙紫陽“5.17”講話的機遇,見好就收,那麼這場運動將是另一種結局,以趙紫陽為代表的黨內改革派不會遭到清洗,學生以及民間的進步力量 也可避免遭到全面鎮壓。即使學生們失去“5.17”講話的機遇,那麼學生們在其後還是有諸多機會,作出妥協,撤出廣場,從而避免政府的血腥鎮壓。

 

八九運動的慘烈結局,其教訓是沉重的,當然當局的殘暴是本因,這是不言而喻的,全人類都有共識,但是面對這樣的政權,民眾社會抗爭運動如何繼續?要不 要堅持?該如何汲取教訓,總結經驗,調整策略?當然,從不同的角度,人們可以得之多種認知、經驗和教訓,而胡平先生的見好就收,見壞就上正是有益的經 驗之一,彌足珍貴,特別是他提出建立群眾運動的推出機制,更是有建設意義的。當然,你可以批評這不全面,更需要建立的是推進機制。其實,群眾運動一旦發動 起來,便有自身推進的慣性,在群眾運動中更困難的是有序、不失控和把握住進程和尺度,而鼓動是表面的、容易的。

 

3

見好就收,見壞就上是簡單通俗比喻性說法,期望胡平先生將之完成為一系統的理論學說,並設計出一套適於群眾運動的退出機制,這將更有說服力,也更有利於中民主運動的推進。

 

八九運動是自發的社會群眾運動,是國人淤積幾十年的憤怒和希望的突然爆發。就直接的效果為而言,大多自發性群眾運動都會失敗,因為其沒有組織性,達不 成共識,沒有領導中心,缺少一致的行動,不能自我管控,而被情緒化、盲目性所推動。還有一層困境,就是群眾運動之興起總是為了某種公正和道義,否則不可能 成為公共事件,不會聚集大批民眾參加。而只要該運動形成規模,並產生社會影響,那麼其便形成公共價值,而在群眾的激情和奮爭中,該價值便被不斷地放大和拔 高,而誰最能代表它,誰就是運動的中心,為了爭奪運動的中心權力,各路人傑便競相放大嗓門拔高聲調——廣場上喊聲最大的就是中心,即人們一向所說的革命 比賽,於是運動便被逼向極端。這是群眾運動的一般規律。

群眾群動的進程是不斷激進化,直至極限,因此實際上,其做不到見好就收的。在此運動中,絕不缺少明智之見,但是誰聽呢?人們被情緒被高調所左右 所推動,明智之見必被邊緣化。再者,就算大多數人明智,但是如果該運動中有十分之一的人堅持極端化,整個運動也將被綁架。

 

八九之後,許多學生領袖也都多了反省,認為當初應適當妥協,提前退出廣場。這是事後說,但作為自發性的群眾運動,極端化則是不可避免的,即使此批學生 領袖理智地決定撤出,但還會出來另一批領袖激烈要求堅持,而最終將是後者取代前者,成為運動的中心,將運動繼續推向極端。八九學運的現場狀況正是這 樣,諸多領袖,諸多總部,而願意妥協、撤出的則被邊緣化,而最激進者成為中心,直至政府開槍鎮壓。因此,群眾運動最重要的是組織化,有組織方有秩序,方有 合法的領導中心,方能一致行動,方能理性,方能掌控運動。

 

因此,於民眾抗爭運動,比退出機制更重要的是建立組織機制,組織化的群眾運動才可能是理性的,秩序的,可能做到進退得當,最大地凝聚力量,同進同 退,爭取最好的鬥爭成果。也就是說在組織機制的管轄之下退出機制才是可運行的。民主政治是政黨政治,而非群眾政治、人民政治,其根本所在即,政黨 政治是有組織的民眾政治。當下,中國民主運動的關鍵所在是組織化。

 

但是,於大陸,民間抗爭完全沒有組織化的可能。組織是中共當局的大敵,必見萌芽而滅之。按說,以許志永為代表的新公民運動,將事情做到極致了:有 一批有理想有共識,獻身公義的核心成員,關注民眾現實切實的問題,具有現代文明的知識,理性、和平、循法、建設,並且身體力行,構成了鬆散團體——走向組 織化,他們代表了中國的希望,是中國公民社會的先導,也將可能是中國最大最有力量的公民團體。他們如此高尚如此理性如此溫和如此節制如簇有能力,但是仍被 當局連根剷除,關鍵所在就是當局懼怕其形成組織,有行動的力量。

 

因此,中國的前景非常渺茫,所有積極、健康、建設的力量都被當局扼殺了,當局唯一不能預測、控制的就是突發性群體事件。官方所謂的突發性群體事 ,其實就是地方民眾自發性群體抗爭,如果是暴力的,就是當代地方民眾起義。整體看,中國的突發性群體事件的發展,有幾個趨勢:頻繁、普及、暴 力化。如果這幾個趨勢持續下去,連成一片,那麼中國就將陷入崩潰性暴亂。

 

中共集團就像一夥劫匪,總之這個山頭是搶的,國家、社會、民眾都被其綁架了,誰也別動,誰動滅誰,大不了全完。至於他們之後的國家、社會、民生,全不在其考慮之中,其政權就是一切。

 

4

 

如果大陸的政權和體制不變,香港將不可避免地大陸化。香港的民主化,退一步說是保護香港的過去,唯在大陸的政體變革才有可能。香港占中運動,如果其設 定的目的就是實行真普選,那麼此運動於起始便是無望的。北京可以不惜毀掉香港,港人能夠做到嗎?在政治中,道義是一回事,力量的對比是另一回事。

 

但是,是否說香港占中就是白辛苦、無意義嗎?不是。港人治港、實行真普選是港人維護自身權利的旗幟,這面旗幟需要高高地舉起來,但是要有長久鬥爭 之準備之堅持,不能指望於占中之一場戰役即實現。占中能舉起這面旗幟就是勝利,數十萬走上街頭,本身就是勝利,是了不起的事情。而港人的這場抗爭 也必將鼓舞大陸民眾的民主期望和鬥爭,或是促使大陸當局的政治變革。香港的民主、繁榮必與大陸的民主、繁榮相關,相促相進,唯此才可能有香港真民主真繁 榮。在如此龐大腐敗的極權政體之腳邊,香港想保有一角獨立之體是沒有可能的。

 

從整體從大處從長久而看,胡平先生提出香港占中在港府首次提出談判之時,見好就收是有道理的。因為要求人大改變決議,落實真普選是沒有可能的,在 此情況下,堅持長久鬥爭,繼續高舉真普選的旗幟,保住鬥爭的道義性和民眾支持、信心,及鬥爭氣勢就是占中的勝利,可謂不勝也勝。

 

當然,如果抱定主意,要通過占中,一舉實行真普選,進而引發內地革命,推翻中共,那麼胡平先生的見好就收不僅不可接受,簡直就是可惡的,是為虎作倀。因此,胡平先生也就成了敵人特務和討厭的教師爺

 

現實地看此次占中運動,其結果不甚理想——本可以取得更好些的結果,其失有三:1、由於占領的時間拖的過長,過多的影響到香港普通人的生計,使近半民 眾對之反對,造成港人的分裂;2、由於未顧及普通港人的生計,致使占中的道義性部分流失,失去相當一部分的人心;3、由於拖延時間過長,亦未達到目 的,而發起者也呼籲占領撤出,致使參與者有挫折感、失敗感,折損了自方的信心和氣勢。

 

但是,由此可以說占中失敗了嗎?我以為,可四六分,四分失敗,六分成功,或者一半一半。畢竟在面對龐大的極權政體,香港彈丸之地,開展了如此一場浩大 的抵抗運動——抵抗北京政權控制香港;舉起了港人治港、真民主的旗幟;和平地啟動,和平地結束;特別是喚起了整整一代香港年青人,喚醒了他們向北京政權爭 自主、爭民主的意識,而青年,如他們自己所言:香港的未來是我們的。

 

重要的是,香港不同於大陸,香港不是民主社會,但是自由和法治社會,港人有堅持抵抗和鬥爭的可能和空間。由此,港人更有必要總結此次占中的經驗,組織力量,調整策略和方式,不屈不撓,將抗爭堅持下去,更有效地爭取港人的政治權利。(《大事件》第41期)


相关新闻
港前特首曾荫权涉贪或遭检控
中港政府干预传媒 港媒弃守编辑自主
梁振英拒见英外交官 英国愤怒
港律师会“红色阴霾”扩大
梁振英林郑拒见英外交官 施维尔感愤怒
香港占中三名发起人前往警察总部接受调查
清场66日後仍然坚持 旺角鸠呜继续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