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的一次警务活动仪式中警察查看要销毁的仿制枪支。中国实行枪支管制,过去上海警察巡逻不带枪
华盛顿 — 上海近日开始实施警察佩枪巡逻,首批可佩枪巡逻的派出所警察共有1000多名,他们获准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开枪。一些民众对此发表了不同看法。
上海警察4月20日开始在中国率先实行警察佩枪巡逻,距离上海警察上次佩枪巡逻已时隔60年。中国媒体对此作了大量报道。
东方早报网指出,上海警方专门为基层巡警佩枪巡逻制定了《民警佩枪执勤工作规范》,对警察训练、领枪、佩枪、用枪、还枪等各个环节都做出具体规定:明确规定警察只有在发生暴力危及生命安全案件等15种紧急情形下方可开枪;规定佩枪执勤警察当班期间枪不离身;警察每次拔枪,不管开没开枪,事后都要写报告说明情况。
一位市民在中国央视播出的专题报道中说:“现在社会进步了,应该给警察武装起来,给老百姓一种安全感。”另一位市民认为,实行警察佩枪巡逻以后,他感觉“好像胆子大了,不怕了。”
不过,美国之音在随机打给十多位上海市民的电话中发现,当地一些民众对警察佩枪巡逻这个话题不感兴趣,还有几人在美国之音记者表明身份后马上挂断电话。
2014年1月上海街头警察在雾霾中戴口罩
中国官方公布的中央政府各部委发言人电话中有公安部发言人武和平的电话号码,但是美国之音记者将这个号码拨过去后接通的却是传真机。
上海维权人士崔福芳对美国之音表示,今天在上海市政府附近看到了流露出她所说的“霸道眼神”的带枪巡警。这位曾在“黑监狱”和劳教所关押过的上海市民说,她觉得警察荷枪实弹在上海这样的城市上街巡逻没有必要,本来应该帮助民众扶危济困的派出所民警令人望而生畏,有站在老百姓对立面的感觉。
她说:“因为现在不像过去马路上没有监控摄像探头。现在马路上、商店里面都有摄像探头的。好像针对这种暴力分子应该说概率是很小很小的,除非你不给老百姓生存了,那么老百姓才能够(采取)暴力。一般是不会的。”
在河北邯郸的社会问题学者田奇庄对美国之音表示,他注意到了上海警察佩枪执勤的消息,但是中国其他地方目前还没有出现常态化的佩枪警察巡逻。
他说:“北京好像也有,但是好像普遍的还没有出现。只是好像遇到重大节日的时候,持枪巡逻的人多一些。平常好像便衣比较多。到处都是持枪的情况还不多见。包括前一段,我注意到,昆明事件出现之后,一些地方的县城,一些城市,就是防暴警察,武装巡逻,都比过去有所增加。”
这位评论人士表示,他认识的一些警察私下议论时甚至都表示不愿意持枪。
他说:“不愿意持枪,认为这是个负担,认为这个事弄不好,还得招来风险。若是有人抢枪怎么办?社会这么乱,带枪的多了,而且有些民警内部矛盾也挺严重,争权夺利这些事情也挺严重。民警内部滥用枪支发生械斗、内讧这样的事过去也是时有发生,而且这些事往往闹得都比较大,所以说,公安对民警有一个枪支严控管理。”
田奇庄表示,他从多方面来观察中国警察持枪上岗巡逻这件事。首先,他认为保卫人民和公共安全是警察的天职,他们应该持枪上岗。
他说:“这是他的职责,保卫这个社会安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这是你的天职。因为你徒手不可能办到这些事情,一旦遇到歹徒,你手无寸铁,那你跟普通民众有什么区别啊?你不可能履行你的天职,你的职责。”
与此同时,田奇庄也指出,当今中国社会矛盾空前尖锐紧张,迫使迟迟不肯实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当局让部分城市的警察拿起枪杆子,进行武装巡逻常态化。
他说:“国内有些暴动群体性事件多了,这又迫使他们拿起枪来。这说明了社会有些矛盾积聚得越来越多。这种矛盾由于不能通过法律以和平方式妥善得到解决,使这些矛盾激化,又迫使民警拿起枪来。我觉得,从这个意义来讲,这是社会矛盾激化的一个产物。”
田奇庄表示,表面上,警察持枪上岗执勤对不断反抗压迫的访民群体等底层民众是一种震慑,给垄断和滥用权力者撑腰壮胆,但是如果社会上积聚的严重矛盾不能以法治轨道获得妥善解决,单靠这些在街上巡逻的持枪警察来延缓社会矛盾的爆发,最终仍无法阻止矛盾激化。
在3月1日昆明火车站发生被指可能源于民族矛盾和仇恨的多名维族人持刀砍人血案以后,中国的部分城市街头出现了警察武装巡逻。
人民日报旗下的环球时报21日发表的一篇社评认为,警察佩枪是与时俱进的一步,但该报不无忧心地指出,“这一步必须迈得更平稳,决不能让由此带来的问题,比要解决的问题更多。”
该社评称,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其国内问题以人民内部矛盾为主,因此中国警察使用枪支的慎重程度应当高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
这篇评论虽然坚称“近年中国社会治安总的来说呈不断向好之势”,但也含虚地承认,“极端事件增多,尤其是个人以报复社会为目的的极端犯罪增多,”认为警察佩枪能提高处置这类犯罪的效率。
由于社会对警察持枪执勤尚未形成广泛而坚定的共识,被认为可能反映北京高层意见的环球时报社评告诫说,警察佩枪巡逻这一探索应从警察平均素质高的大城市做起,不要急于推广,各地切不可一哄而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