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农民工在城市里不能享受城镇居民的福利,成为“二等公民”。
中国当局星期三(7月30日)就颇具争议的户籍制度宣布大规模改革措施,计划到2020年让一亿农民工在城镇落户。
官方媒体报道,中国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户籍制度的渐进有序的改革。
文件提出,政府将完全取消建制镇和小城市的落户限制,但是将“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
对于像北京和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文件提出要严格控制人口规模,解决户口迁移中的“重点问题”。
新的改革措施还包括建立城乡统一户口登记制度,居住证制度,并改进人口信息的管理。
对于农民工在城市受到的多方面歧视,国务院的改革文件提出要保障农民工在城镇落户后的合法权益。
这包括改进农村产权制度,减轻在城市落户的农民对农村土地所有权的担忧。
文件还提出要保证新落户的农民工能享受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和住房保障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
中国当局2012年初宣布,根据统计数字,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
去年底,中国当局就如何推进城镇化举行高层会议,为户籍制度改革确定方向。
中国现行户籍制度可追溯到1958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该条例确立了一套严格的户口管理制度,严格限制公民出行。这种做法是与中国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户籍制度弊病越发凸显,因为各个城市对落户作了严格限制。
面对越来越多人口流动,暂住证应运而生。1984年,深圳率先实行暂住证制度,之后被许多城市效仿。
暂住证制度限制了农民工和流动人口在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权利。
在中国,户口制度引发了越来越大的争议。许多人呼吁取消户口制度。
但是,看来当局公布的最新改革文件仍然是要保留在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基本制度。
(撰稿:董乐/责编:尚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