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首董建华在「七一」大游行后,曾表明会约见社会各界团体,听取他们对23条立法及政府施政的意见,董建华至今已见过工商界、社工、政党及立法会议员,可是却迟迟未见反23条的骨干团体民间人权阵线及基本法23条关注组,最近特首办更去信民阵,表明特首暂时不会见民阵代表,讨论23条立法问题。 苹果日报报导说,民阵发言人蔡耀昌对特首办回覆感到失望,并批评特首有心拖延,他指董建华是整个23条立法的关键人物,所有修订都要由他拍板,政府现在要就23条立法进行谘询,他不但应该约见民阵,听取反对立法的声音,更应站出来与广大群众对话,听听市民意见,而非只听一些支持政府的声音。 特首决定押后23条立法后,随即分批会见立法会议员、政党、商界人士、亲北京社团以及社会福利界代表,了解他们对政府施政的意见,以及对新一轮23条立法谘询的意见,可是特首约见名单中,却始终看不见「七一」五十万人大游行的主办单位民间人权阵线,以及为23条立法提出近二百项修订的基本法23条关注组。 民阵上月二十五日曾主动去信特首办,要求约见特首,讨论23条立法等事宜,可是一直未获回覆。直到上周,行政长官助理私人秘书覆函民阵,表示已收到民阵信件,并再次强调政府决定为23条重新进行广泛谘询,务求令条文内容尽可能得到广大公众理解和支持,至于民阵要求和特首见面,信中指特首办会尽快处理,稍后会给民阵具体答覆。 特首办发言人则表示,由于特首工作繁忙,暂时无法安排与民阵及基本法23条关注组成员见面。蔡耀昌表示,民阵会再去信特首办,希望特首不要再拖延,尽快安排双方会面。 本身是资深大律师的民主党立法会议员李柱铭表示,特首不肯见23条关注组,因为关注组成员全部是大律师及资深大律师:「□最怕见律师,政府成日话十个律师,有十个法律意见。」他指特首连日会见不同团体的表现,显示他「只系想听一部份支持意见,唔系全部意见。」他又说特首已开始忘记了「七一」大游行市民对政府的不满,「□话「七一」晚□得唔好,我谂□家会得好好」。 城市大学公共及社会行政学系副教授成名认为,特首不肯见民间民主派团体,主要是「唔想掂两个最棘手问题:第一个系23条、第二个系加快民主进程」,他指特首在这两个问题上也「话唔到事」,所以只好透过打经济牌,又或要一、两个民望低落的官员辞职,企图消解市民对加快民主进程诉求,避免正面和民阵等组织讨论加快民主化。 星岛日报则报道,立法会早餐派议员向特首董建华反映,不少中产人士参与「七一」游行,是因为觉得政府不重视中产声音,亦不满加税去支持政府高成本服务,及政府推销政策的手法令社会怨气不减反增。董建华回应时首次承认,过去只重视经济等宏观问题,往后会更关注与市民贴身的问题。 早餐派六名议员十三日与董会面约一小时,早餐派召集人李家祥于会上指出,「七一」游行后,很多专业及中产人士都感不满,认为政府只重视工商界及基层声音,对中产阶层的意见却未有真正考虑。中产阶层在经济不景下仍要加税,支持政府高成本的服务,加上负资产,怨气自然多。 陈智思则指出,这么多市民参与「七一」游行,主要是不满政策的推销,未必全是不满《基本法》23条立法,保险界最不满的也是政府及问责官员推销政策的手法,问责官员推销这些最不受欢迎的政策时,不但没有减少市民怨气,反令怨气加深。 而自由党主席田北俊辞去行政会议成员一职后,自由党十三日首次与中央驻港联络办公室副主任邹哲开会面,田北俊引述邹称,中央政府十分关注香港社会的稳定的问题,认为香港最重要是搞好经济。田认为,要社会稳定必须从政治及经济手,除要减少负资产及降低失业率外,政府推行各政策时要与市民有良好的沟通,对社会稳定才有帮助。 东方日报报导说,自田辞去行政会议成员一职后,有传中央不满田的做法而拒绝接见自由党,「七九」集会后,自由党亦未如部分政党获安排上京。田北俊解释,自由党一直不爱打党的名义上京,只会以个人身份与领导人安排会面,又指他上月中曾私下与邹哲开共晋晚餐,当时已解释其决定是为了中央、特区政府及特首董建华好,更认为随市民对官员的评分上升,相信「七一」游行衍生的问题已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