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闻
热点新闻
即时新闻
孙庆余:台湾的尴尬时刻
日期:10/10/2003 来源:中国时报 作者:孙庆余

每年双十国庆都是台湾的尴尬时刻。蒋介石时代,大陆明明已经丢失,中华民国国号明明已被取代,国庆却要大喊反攻必胜,建国必成。蒋经国时代,台湾明明已是国际孤儿,外交明明四面楚歌,国庆还要喊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李扁时代,两岸分立确定,统独之争跃上台面,国庆又变成检验总统忠诚的重大仪式:李登辉不喊「统一」就是台独,阿扁不喊「中华民国」就是台湾共和国。

国庆仪式如此虚假,源于国家对自己的虚构。孙中山推翻满清、朱元璋推翻蒙元,过去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现在却说成「五族共和」、「五千年历史」。当一个国家只准一个「国族」时,所有不接受国族标准,强调多元主义及「新国族」的人,必然被打成「数典忘祖」、「卖国」,完全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而在「国族」偏见下,历史自动或被迫迎合统治哲学,也属司空见惯。许多立足台湾「唯一国土」,长期漠视台湾史教育的人,现在看到高中历史课本即将出现「台湾史观」(相对的,中国近代史将被编入世界史),马上群情激愤。另一些高谈「五十年家国」,感叹台湾人「海洋胸怀」不够的人,亦是将陈仪放入二二八纪念馆,公然在台湾人最伤痛政治受难殿堂羞辱台湾集体记忆的人。

这种霸道的历史观及伪善的历史责任,对真正该被负责却遭「匿名」的中华民国国民(二千三百万人而非十三亿人),无异另一种「东方主义」。而这些人满口说教的话语,也令人想起海明威《战地春梦》的一段话:「我总是被神圣、光荣、牺牲这些字眼弄得非常疲惫。已经很久了,我却没有见过一件神圣的事,光荣的并不光荣,牺牲也像芝加哥屠宰场的牺牲。」

国家对自己的虚构事涉国家性格。美国学者柯迪维拉的《国家性格》一书更指出,政权性质塑造并决定了国家性格。有华盛顿,才有美国式的总统制。有何梅尼,才有创伤、复仇式的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有斯大林,才有苏联体制,一旦后继者动手拆解斯大林体制,苏联的崩溃立即开始。同理,有蒋介石才有台湾虚构的大中国体制,必须到后继者完成改革,民主派完全获胜,整个虚构才能正式落幕。

因此,蓝营在今年国庆前夕大唱「中华民国颂」,对抗「台湾地位未定论」,或以「一中各表」对抗「一边一国」,以「捍卫中华民国宪法」对抗「催生台湾新宪法」,表面看似反台独与台独之争,其实也是「反改革」与「改革」之争,「是虚构」与「反虚构」之争,甚至是「绝望」与「希望」之争。

一九七二年国庆,中华民国经历了退出联合国到台日断交的最黯淡一年,我在台湾大学《大学新闻》〈国庆特刊〉社论评析危疑震撼中的两种反应:「绝望的人经常放弃自由,接受摆布,投向一些『错误的偶像』,或寻找卑怯的退路,希望的人却经常选择自由,担负命运,分秒的准备迎接那些正在到来的,和那些在我们生命中未曾出现但还不至完全绝望的,并且随时促成那些『将发生』的。」三十一年后的今天,绝望与希望的纠缠仍未结束,台湾的尴尬时刻当然也仍未结束。


相关新闻
陈水扁称2006年催生新宪法
洪哲胜:民进党的中国政策
王丹:一份值得深思的民调
台湾大游行 要改国号
金钟:港台一国两制大论战
陈长文:遥想金门协议
美国会报告分析美中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