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闻
热点新闻
即时新闻
在盛装[连胡会]的背后
日期:5/5/2005 来源:观察 作者:刘晓波

刘晓波


2005年4月的中国,似乎提前进入了盛夏,不是大自然的季节错乱,而是外交政治盛夏的燃烧,一极是烧向日本的仇恨火焰,一极是拥抱台湾的国共热恋。

然而,在全世界媒体的瞩目下,第一台反日大戏还未达到最高潮,反日斗士们也意犹未尽之时,舞台监督便迫不及待地拉上大幕,制造了令观众们目瞪口呆的怪诞剧场效应:民众愈加高涨的爱国热情却遭遇恐怖严寒,“高压水龙头”对准了那些正在筹备的反日游行,冷水兜头泼过来,狂跳的爱国心被冰冻在半空中。在对反日风潮的全国性压制中,上海当局的表演无疑最为丑恶,不能不让人想起百年前昏庸的慈禧太后对“义和团”的先利用后镇压。

在反日风潮刚刚被官方强行压制下去之后,紧接着开演了另一台爱国主义大戏,半个世纪之后的“国共握手”,煽起了新一轮爱国热潮。过去,北京政权主要以“反台独”来煽动民族主义情绪,李登辉和陈水扁成为主要的攻击目标;现在,中共为了弥补“反分裂法”造成的负面影响,突然不再以打压台湾的方式来宣示爱国,而是充分利用岛内的政治分裂,以优待“蓝营”和孤立“绿营”的统战手法,把民族主义情绪由反日引向两岸关系。

虽然,对于具有太多历史恩怨的国共两党来说,断绝了六十年后的直接对话,总比继续对立、隔绝要好。但纵观连战整个大陆行,令我吃惊的是:两个互为仇寇的老党,1949年前的大部分时间是战场上的兵戎相见,1949年后是半个世纪的相互隔绝,现在又分别生活在民主和专制之下,两岸关系也处在“政冷经热”的跛足僵持之中。然而,被中共现政权恩准的国民党党魁的首次大陆行,却如同失散多年的兄弟突然相见,全不见任何历史恩怨、现实隔膜和制度对立,而只有相见恨晚的痛惜,同根同源的亲切,寻根拜祖的怀乡,两兄弟(两党魁)握手的激动,回乡游子对故土的感念和赞美。

今天,连战走了,带着想再次来大陆的表白走了,留下千恩万谢和毫无分寸的赞美。因为,在大陆的八天里,连战所到之处,都是最高规格的接待和欢迎;他的所言所行,都是离别的感伤、还乡的心悦、手足的深情和良好的会谈。

前脚送走连主席,后脚就是中共国台办的新闻发布会,宣布送给台湾的三项大礼:一对熊猫,开放大陆人赴台旅游,免除台湾几种水果的关税。

如此和谐的“胡连会”,堪称完美的“统战秀”,大陆媒体把高得离谱的评价献给“胡连会”,被连战定义为“和平之旅”的大陆行,却被大陆媒体渲染为“统一之旅”的完美开端,但稍微注意一下细节,就会发现完美得虚假。

尽管,连战大陆行的整个过程和所谈议题,完全由北京掌控主动权,连战更像个只会唱赞歌的“朝圣者”。“胡连会”的新闻公报也写入了中共最想要的“九二共识”和“反台独”,而对国民党也反对的“反分裂法”和“部署导弹”却只字未提。显然,胡锦涛政权想要得到的全都得到了:1,借此向台湾民意、美国、欧盟表示:“反分裂法”仅仅是针对扁政府代表的台独势力,以弥补“反分裂法”的负面影响。2,介入岛内的党争,用礼遇“泛蓝”来打压“泛绿”,提前为“泛蓝”赢得下次大选拉票。3,进一步凝聚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用“外交政绩”来巩固政权。

即便如此,我仍然注意到连战大陆行所坚守的低线:决不在任何场合提及“统一”。南京祭“党祖”,西安祭“家祖”,北京“胡连会”,上海“连汪会”,以及在北京、西安和上海的一系列公开讲话,连战都有意回避“统一”二字。与此默契配合的是接受大陆媒体采访的大多数台湾人。

由于连战大陆行完全在中南海的主导之下,所以,大陆媒体对连战之行作了破天荒的全程直播,中央电视台的多个重要栏目邀请了台湾的国民党人士、新闻人、商人和在北京读大学的台籍学生出席,或作嘉宾,或当听众,但这些面对大陆观众的台湾人,无论属于哪个阶层,也无论他们多么高调肯定“连胡会”,多么强调两岸的和平、稳定和双赢,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也像连战一样,全都回避“统一”二字。

由此可见,台湾民意的主流不是统一而是“维持现状”,选择“维持现状”不是基于民族认同,而是基于现实的无奈选择。换言之,现在的台湾,压根就没有所谓的“统派”。蓝绿之争,除了为执政权的党争之外,其大陆政策之争,绝非“统独之争”,而是“维持现状”和“改变现状”之争。大陆政权及其爱国者们眼中的所谓“台湾统派”,要么是自作多情或自欺欺人,要么是内政需要的宣传策略。

扁政府第一任内的一系列动作,即以“去中国化”为核心的两岸政策,之所以得不到“泛蓝民意”的支持,就在于扁政府正走在“改变现状”的危险道路上,改变现状很可能导致战争,所以,国民党在立法院选举中获胜。

同时,台湾的最大靠山美国,其两岸政策也维持现状前提下的和平谈判,既反对可能引发台海局势不稳定的台独,每当扁政府采取推动台独的措施时,美国必然对扁政府提出警告;也反对北京不放弃武力统一,高调反对“反分裂法”。岛内民意和美国施压,合力促使扁政府开始改变大陆政策,把两岸对立界定为“民主与专制”的企图,两岸对话的前提是“民主、和平、平等”。

在我看来,受到北京如此高规格接待的连战及国民党高层,在大陆赚了大把银两的台商,就读于大陆名牌大学的台湾年轻人,他们之所以共同回避“统一”二字,其潜台词是一种“无奈”,是台湾意愿与国际现实之间的巨大不对称造成的“台湾悲情”:我们台湾人的所想所愿,却处处遭遇到严酷现实的瓶颈,我们现在又无力改变这一现实。

1,我们是事实上的主权独立国家,但在国际法上却得不到承认,大陆不承认,世界主流国家也不承认;我们在国际上被大陆孤立,而残酷的国际政治又无法帮助我们摆脱孤立。

2,我们生活在自由社会,你们生活在独裁社会;我们享受着普遍富裕的生活,你们的人均收入远低于我们,还有许多的前现代落后地区和大量极为贫困人口。这样的政经差距下,我们不想统一而想独立,但我们实力有限,很怕打仗,怕对准我们的几百枚导弹,怕“反分裂法”的“非和平方式”。

3,我们已经独立存在了半个世纪,与大陆的分离也一个世纪以上,对大陆没有民族认同,但我们在无力谋求到独立的无奈中,也就只能选择“维持不统不独的现状。”

面对民主台湾的主流民意,此次“胡连会”的正面意义在于:借助弥补“反分裂法”的契机,北京当局为了扭转“文攻不足以收其心,武吓不足以降其志”的僵持局面,开始转变其对台的传统方式,而转向收拢台湾的在野党和民意之心的新方式。所以,北京开始以“直接对话”代替“隔岸喊话”,连战大陆行的高规格接待和全程直播,既是作给大陆人看的,更是作给台湾人看的,以便使北京的对台政策“入岛”和“入心”。

然而,只要尖锐的制度对立现状得不到渐进的改变,只要中共不放其在国际上围堵台湾,不放弃武力统一,不撤出导弹,就是再高规格的礼遇、再珍贵的熊猫和再大经贸利益,也不足以改变台湾的主流民意。

2005年5月3日于北京家中

《观察》首发


相关新闻
连战在大陆最该说的一句话
王军涛王丹批评[连胡会]
连战北大演讲全文
回到胡适:连战的北大演讲
胡平谈中共对台搞统战转移危机
我们的自由开始溶解
胡平:时间会站在谁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