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拿最近的北京财富全球论坛(Fortune Global Forum)来说。在中国举行的三次财富论坛,中国高层领导每次都有出席。我还没发现这些领导人出席过哪怕一次国内私营企业家的类似聚会。虽然人们可以吹捧外国直接投资的好处,但只要简单算一算都能看出,国内私企的经济贡献使外企相形见绌。2003年,在城市里,国内私营企业雇佣了大约4800万名工人,而外企仅雇佣了860万。外来直接投资基本上尚未触及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而中国的农村企业家已创造了另外1亿个非农就业岗位。
有利外国投资者的政策倾斜真实而且程度不小。2002年,国有银行系统向在华运营的外企发放了1720亿元人民币贷款,而就在同一年,它向国内私营企业发放的贷款仅为392亿元。政府如此不公平地对待自己的企业家,这在其它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不可想象的。然而,即使是一些着名的西方经济学家也不将机制改革视为中国的当务之急。他们在其它地方的经验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观点。这些经济学家中,很多人都处理过拉美或非洲国家陷入经济灾难的问题。相比之下,无论其机制缺陷有多严重,中国的表现都显然是出色的。他们会承认中国的机制是不好,但已经足够好了。这种观点可以理解,但存在缺陷。首先,中国农村的私营企业家不会在每天早晨起床时庆幸自己没有活在非洲。对他来说,重要的是他的企业极度渴望得到资金,而且腐败和官僚作风还让他白白错失商机。中国机制缺陷的成本之所以高,正是因为它的经济和社会基本面非常良好。没错,中国的成就是实实在在的,但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阿尔文杨(Alwyn Young)等学者的细致分析表明,中国的增长“令人敬佩但决不是卓越非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