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闻
热点新闻
即时新闻
反封建还是要反专制
日期:3/17/2006 来源:悉尼时报 作者:冯崇义丘岳首

《悉尼时报》社评:反封建还是要反专制

冯崇义 丘岳首


《亚洲周刊》前期程帆文章指出:中宣部新闻阅评组连腔调口吻、逻辑推论也是文革遗风,被批者从无辩解权利。中宣部新闻阅评组今天检查新闻报道及出版物,可说跟文革年代一样不学无术,一样蛮不讲理,连腔调口吻、逻辑推论也惟妙惟肖。

其实,比这种“文革遗风”更加可怕的,是中宣部新闻阅评组知识结构和观念的陈腐。以刊载于3月1日冰点恢复之日、由思想极为陈旧僵化的官方史学代表张海鹏操刀的驳袁伟时文《反帝反封建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为例,该文的“在近代中国109年的历史进程中,由中国的革命政党推动的包括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组成了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主旋律”;“反帝反封建,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主题。在基本上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后,在人民掌握了国家的主权后,国家的现代化事业才能够比较顺利地进行”等论调,完全沿着中国官方史学的代言人胡绳的套路,继续兜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人类文明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人类社会发展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五个发展阶段”等等老朽教条。

胡绳在八十年代中国学术界权倾一时,所著《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正是根据上述教条论证中国在经历了“封建社会”之后,从鸦片战争开始进入相当于资本主义阶段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这个阶段的历史以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三个“革命高潮”为主线,交织着半封建半殖民化的过程和中国人民的反抗的过程这“两个过程”的较量;结果证明“旧民主主义革命”和“资本主义”的道路走不通,最后便让位于后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的胜利。

胡绳曾力推李慎之复出,但李慎之坦言与胡绳有不只是对近现代史一些具体观点的分歧,而是整个历史观与历史体系方面的差别的“道不同”。李慎之认为,胡绳笔下的中国近代史,如果不是捏造、至少也属歪曲。因为,中国的“封建社会”最迟到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便结束了,从那以后便是人类各民族历史上最漫长的“专制主义社会”,一以贯之直到今天,“半封建”说无从谈起。按鲁迅的说法,古来中国只有“吃人”(吃和被吃)的历史,只有“做稳了奴隶”和“求做奴隶而不得”这两个时期。之所以是“吃人”,之所以是所有中国人都做奴隶或求做奴隶,原因就在于专制主义的统治。在“专制主义社会形态”之中,不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是“专制主义”这一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专制主义的邪恶力量不断地扼杀对该社会形态构成威胁或可能构成威胁的新经济因素、封杀对这种社会形态构成威胁的新观念、残杀对新制度进行试验的机遇和活力。中国专制主义是使中国社会长期停滞、妨碍中国社会向现代转型的黑暗力量。专制主义的天敌是自由主义,专制主义在西方被自由主义击溃了。因而,真正有意义的中国近现代史,只能是专制主义和自由主义对抗消长的历史。

李慎之在历史观上彻底摆脱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决定论和人类社会五个发展阶段论,认定中国最迟从秦始皇统一中国时起便已进入“皇权专制主义”社会。长期的“皇权专制主义”统治使中国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专制主义文化传统,“深到不易认识清楚,深到不能真的触动的程度”,因而即使形式上的帝制被葬进了历史的坟墓,专制主义的传统仍然变相延续下来。较早提出这一观点的有中国古代思想史著名专家刘泽华等人,而且已形成新生代历史学者的基本共识。

为此,李慎之专门著文《‘封建’二字不可滥用》,因为“封建”与“专制”不只是概念的不同,更是历史观的差异。“封建”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形态,在中、西方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都早就成为历史。“专制”则依旧存在于当今的中国社会,阻碍着社会的进步、破坏着人们的幸福追求,与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贸易自由化等世界潮流背道而驰。



相关新闻
严家祺:读李洪林编[争鸣之音]
维护左派在党天下办网的权利
张中行:绝不宽恕
沙叶新:知识分子能感动中国吗
胡平:评温铁军福建宁德讲话
陈奎德:中国政治转型的诱因
[十六大]以来宏观经济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