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闻
热点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首页 > 网络文摘

 

中国经济的软肋
日期:11/22/2008 来源:网络 作者:何清涟

中国经济的软肋:三个不可持续

何清涟


早在奥运之前好几个月,中国经济就险象环生,股市在下跌通道中惊险起伏,房市直线下跌,企业破产潮难以遏止。最让中国政府头痛的还不是失业人员骤增,而是财政收入连续几个月"跳水"。

尤其是房地产业的萧条,使支撑地方财政半壁江山近十年之久的"土地财政"濒临破产,各地政府不得不向中央政府发出"SOS"信号,求垦中央批准地方政府发行债券以渡难关,保证公务员的工资福利、教师工资等不致断流。

重新包装的措施

在此情况下,中国政府慨然许诺今后几年拿出4万亿拯救中国经济,并将以往实行过的种种政策重新包装成"十项大政"推出。其实这"十项大政"不是以往实行多年的旧政(如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就是每年都要重弹的老调(如加快安居工程等的建设,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等。

而"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更是多年未竟的事业,甚至为此于今年初推行"两税合一"政策,但结果是技术密集型的外企未曾进来,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却大批倒闭。

对十项救经济措施的效能,地方政府心知肚明,但它们只关心如何"跑部进钱",让中央将漫天钱雨撒向自己领地。而中央政府找钱的措施无非三条:增加税收、发行国债、增发货币。加税已经列入"十条大政",即全面调整增值税(类于美国的消费税);发行国债日前也由财政部公开明示。只有增发货币,历来属于能做不能说之事,以免引起通胀预期恐慌。

因此,这"十项大政"的推出,与其说是救经济,还不如说是救信心。

不可持续的困境

由于中国经济模式本身的问题,中国的经济增长早已陷入三个不可持续的困境:

第一,中国的经济增长是以透支生态环境为代价,其资源供给注定不可持续。自2004年中国越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以来,对中国来说,是能源对外依存度大幅度增高。中国的环境状态更是危机毕显,水污染与空气污染已经成为中国人健康的两大杀手。从2006年以来,平均每两天就发生一次水污染事件。

第二是中国经济对国际市场的倚赖程度过高。中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即进出口贸易占GDP的比例)越来越高,2000年还只有44.5%,2004年就已经升至69.9%。此后一直维持在这一水平,远远高出西方国家14-20的平均水平。

尽管中国出口的大部分属初级工业品和日常生活消费品,这两类产品基本不受世界经济波动导致投资骤降带来的需求大幅萎缩的影响――因为经济萧条时,多数人会削减享受性开支,但不会削减基本的日常消费。但从2007年3月以来,中国制造却因质量与安全性隐患而受到各国质疑,导致出口下降,今年三鹿毒奶粉事件更是给"中国制造"致命一击。

上述因素导致出口增速放缓。而中国目前头痛的是国内需求尚不足以取代美国市场需求对中国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中国13亿人去年的消费额约为1.2万亿美元,而美国3亿人的消费额就达到了9.7万亿美元。

第三是几大张力的不可持续。其一是投资张力,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是投资,而其中效益最高的是境外投资,而外资现在已经不再将中国视为投资福地。而政府投资的结果是"政绩工程"频生,重复建设,浪费极端严重,十条大政无非是重走当年旧路。

其二是内需张力过小,占人口80%左右的底层群体收入低下,购买力严重不足。高达2.5亿的失业人口几乎没有什么购买力;而中产阶级因房地产与股市导致其资产严重缩水,失业的隐忧也使他们看紧自己的钱袋。所以那"内需"是无论怎样努力也难以拉动多少。

作为宣传策略,中国政府可以将经济危机归咎于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但如果将中国经济"体质"过于虚弱全盘推给外界影响却是自欺欺人之举。无论是中国的实体经济还是虚拟经济,早就隐含种种危机隐患。这时候与其用旧政挽救信心图一时政绩,还不如改弦易辙,为中国的政治经济重新谋划,另开新局。

可以断言,这是中国最后一次战略机遇,如果错失,后果"真的很严重"。


相关新闻
“四万亿经济刺激方案”大起底
中国模式“辉煌”的沉重代价
中国模式 随时可能猝死
经济放缓导致中国政治风险
中国经济急速衰退远超专家预测
4万亿救市计划在国内受到质疑
G20大宴 胡锦涛为何画饼充礼